分享

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主题初探(全文)

 置身于宁静 2023-02-15 发布于浙江

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主题初探

摘要:自从米兰・昆德拉进入中国之后,对他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他的研究包括人物形象、文本研究等等多方面。本文是选取米兰・昆德拉的存在主题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存在主题、态度、自我、爱人、社会

中图分类号:I52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米兰・昆德拉的生平

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当过工人、爵士乐手、电影学院教授,一度还曾出任过捷克作家协会机关报(文学报》的领导成员之职,后因参加政治活动,倡导思想解放,被开除出党。1975年起流亡法国,由于他的文学声誉日益增高,被法国总统特别授予了法国公民权。

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玩笑》(1967)、

二、存在主题

在这部作品中存在主题有三个关键词:轻与重、灵与肉、媚俗。轻与重指的是生命的重量与意义,让我想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是对自己的态度;灵与肉指的是爱情观,有的人可以将性和爱情分开,灵与肉分离,就像托马斯;而有的人,如特蕾莎,却始终只能坚持灵肉合一,性和爱情密不可分,这是自己的爱情观,是对爱人的态度;媚俗这个词在昆德拉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昆德拉在作品中说:“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引申意义讲,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这是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是对社会的态度。轻与重、灵与肉、媚俗分别代表了个体对自己的、对爱人的、对社会的态度。

昆德拉在作品中对轻与重有一段很值得回味的话:“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可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das schwersteGewicht)的缘故吧。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变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诚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托马斯在逃避责任之轻与背负重任之重选择中,依靠着他身上仍然冲动着人的意识和人的价值观念,扛起了生命的重量,虽然,托马斯最后死于偶然,但是他也做到了坚持自我,无愧内心。试想,如果托马斯没有死于非命,也许他会恪守着人生的积极意义,在轻与重、正与负的两极间找到使他继续向前的力量。

特蕾莎,确切的说是特蕾莎的爱――对托马斯的忠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帮助了托马斯成长,在托马斯进行轻与重的选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蕾莎一直坚持灵肉合一,虽然在这期间她和一个工程师发生了关系,但是在那之后她险些爱上那个工程师,说明她还是不能做到灵与肉的分离。她在这部作品中是唯一一个对爱情、对爱人忠贞、坚持灵肉合一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她的身上有很多女性的优点:美丽、忠诚、勤劳、富于同情心(对待一切小动物都很有耐心),是个小女人,她和萨比娜不同,显然更多的人喜欢萨比娜,但是特蕾莎在爱情、灵与肉的态度上,我觉得特蕾莎更值得我们看重。昆德拉在作品中塑造了这么一个与萨比娜相反的人物,是不是也是想更突出特蕾莎对于灵肉合一的坚持的肯定?但是,昆德拉在作品中还借托马斯之口说了这样一段话:“跟一个女人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关于灵与肉,作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还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品味和探究。

在灵与肉问题上与特蕾莎站在对立面的另一个女性就是萨比娜,在作品中她是一个特别独立、非常具有背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她最开始是背叛自己的父亲(学画和结婚),后来背叛整个社会,“她一生都宣称媚俗是死敌”。在前文我提到,昆德拉认为“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么可以说,萨比娜背叛的是人类都接受的事物。那么作为一个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是不是真的能够背叛媚俗到底呢?答案是不能,即使坚决如萨比娜,她有时候也会被世俗的事情所打动,在她看到伤感影片中忘恩负义的女儿终于拥抱无人关心的苍苍老父,看到幸福家庭的窗口向迷蒙暮色投照出光辉,她都会从内心中升腾出想要有个家的渴望。媚俗不是那么容易好背叛的。萨比娜一生都在背叛,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在这种背叛的风险中她体会到了激情与欢乐,但最终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已经背叛了,她还剩下什么呢?在卸去了生命的负担后,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一种生命中无法承受的“轻”。“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作者是同意萨比娜背叛的精神和做法的,虽然萨比娜最后陷于是虚无主义的痛苦,那是因为作者在作品的最后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出路,但是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宁愿因为反对媚俗而痛苦,也不愿媚俗的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