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旦”是我参军的日子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我参军的日子,特别好记,每年的元旦,就是我参军的纪念日。1970年元旦,是我参军的日子,而2020年元旦,则是我参军日,50周年的纪念日。这个日子值得怀念、值得庆贺。

入伍前的我

还记得1969年夏季,原38军113师师长裴飞正,来沈阳开会,会后顺便来我家看望我父亲(父亲当时没在家),母亲同老首长说,何斌要当兵,你给领走吧?裴师长问过我的情况,说孩子还小,怕受不了苦,过1-2年再来吧,随后裴叔离开我家去了父亲的单位。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这是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广大青少年追求的梦想。那为何急于当兵,因71年我将初中毕业,面临选择是、(三个面向、工厂、农村、边彊)。当知青也好,关键是打小要当兵的愿望将成泡影。我从小生长在部队大院,耳濡目染父亲23年的军旅生涯。对军人、军营有深后的情感和理解,总是念念不忘。虽然父母亲己先后转业多年(父亲1964年转业)。后来母亲提笔给朱月华副军长写信,说家中长子要当兵,朱月华副军长回信写到,男孩子来吧,女孩就不要来了。

有了首长的明确答复,父亲通过在沈阳市武装部工作的熟悉领导,领了一张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并带我到其局属职工医院,进行体检,身体条件合格,填好表交给那位领导。第二天,也就是1970年元旦,我的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就盖上了,沈阳征兵办公室的大印章。
父亲原打算让我,先在沈阳周边当兵。待去了抚顺某装甲兵部队,当时领导看我年龄小身体单薄,说还是换个兵种吧,或者过2年在来。然后父亲对我说,还是去老部队吧。

那时在地方上,能参军入伍是个大事。不向在军队大院,或某些机关大院,同学间奔走相告,生怕人家不知道。而在我们这,都是靜悄悄的走,甚至走了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才知道某同学去参军了。记得我班第一个参军的是名女生。而我是第二个参军的,待参军走以后,由家长告知学校。如果把参军的消息提早散发出去,一但要走不了,当不上兵怎么办?后来听说我班有个男同学,曾在当兵后,被学校给弄了回来,原因是该同学的爸爸,在文革期间,曾經被打成走资派,但是后来还是当兵了。在我班同学中,住我院共有10人(5男5女),其中参军的就有6人,父輩都是由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抗日老战士。

一切准备就续,父亲给我买了张,由沈阳始发(晚间),經由北京到河北于家庄的車票。当时我外衣穿了一套,已經洗白了的军旧装,肩挎绣有为人服务五个大字的草绿色书包,兜里放着父母给的几十块钱,只身前往。

那时从沈阳乘火车到北京,需要12个多小时,到北京还得中转签字,排队人特别多,签字排队都要1-2个小时。由北京到于家庄还得3个小时的车程。在北京开往于家庄的火车上,我对面座位是一位30来岁的军官,在闲聊中,他看我穿着一身洗白的军装,且是四个兜的,年龄轻轻,就问我是做什么的,到哪里去,我回答是去38军113师当兵的。他告诉我113师部以迁往保定市五四路,正因为这一句话,让我少跑冤路,不然我到了于家庄,还得折返回来,真得是感谢这位解放军叔叔。

入伍后第一张照片

下午3点多,我来到保定市五四路,113师师部门前,向卫兵说明来意,并走进师部传达室。当时是苗科长值班,问过我的情况,并问我父亲叫什么名?我回答是何世举,苗科长说认识,何参谋长啊,并告知我裴飞正师长和宋树仁政委在外地开会,问我还认识其它首长吗?我回答认识,如祝再馨副师长、丁長儒副政委,张玉良主任,(这几位叔叔在父亲转业前,都是337团在位的团首长。我说苗叔,我找的是裴叔裴飞正师长,苗叔这时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给师长夫人佟瑞宫阿姨。不到10分的功夫,佟姨和陈茂槐阿姨来到传达室。
我的父亲何世举、母亲兰芳都是38军转业干部

俩位阿姨见到我后,问长问短,相当热情,聊着聊着快5点了,佟姨说咱们走吧,去师招待所,临走前我将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交给传达室待为保管,然后佟姨领我到师招待所住下,食宿免费,待裴叔开会回来在安排。

几日后,裴叔外出开会回来,见到我,问我想当什么兵,我说当步兵,裴叔说好,那就去337团吧。并安排车将我送到337团军务股,到军务股后,军务股长给2营主官打了一个电话,然后由2营部派位通迅员,来接我到2营部。当时接待我的是2营副营长王富润(营长是王世君)并简单问下我及我父亲的情况,当得知我父亲是何世举时,王富润副营长说,他刚当兵时(55年入伍),我父亲就是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并鼓励我要好好干,然后我被分配到337团2营6连。

然而到6连后,在近一年时间内,我的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迟迟不见寄来。后来我曾去师部传达室找过,传达室人员说确实找不到了,十分抱歉,让我在补办一份。可想而之,当时我的心情十分不爽(再补一份谈何容易)。当我把此事写信告诉父亲,父亲来信说别急,再给补办一份应征青年登记表。后补办的那份应征青年登记表,时间是1970年12月18日。后办的应征青年登记表,照第一份整整差十来天,就是一年时间。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先前存放师传达室那张应征青年登记找到了(据说信封掉在俩个大写字台缝隙间)。师传达室于1971年春节后寄给了我。而后补办的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则一至由我保管这,留作纪念吧。

提干后第一张照片

总之,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有过一段当兵的历史,而且是在38军万岁军当兵,一輩子都感到光荣和自豪。

三三八团二连英雄事迹
当兵过程
父亲的一生
战友聚会随笔——337团六连
邯郸战友聚会,终身难忘

父亲在万岁军成名仗中负伤

庆祝元旦来临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