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吴岱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作用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纪念38军入朝参战70周年(九十六)

编者按:今天吴岱少将离开我们24周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吴岱少将。吴岱少将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始终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后代学习的榜样。
本文参考《统领万岁军一一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

一、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激发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要保障。

一次战役中,38军虽然取得了歼敌46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战绩,但没有达到志愿军总部(以下简称“志总”)的要求,受到司令员彭德怀的严厉批评。

“梁兴初军长返回38军军部,其他军首长迎出门来,梁兴初没好气地便往屋里走,一屁股坐到地图前,嘟着个嘴盯看起来。铁青着脸说:“我梁兴初的娘都被骂了,38军成了'鸟主力'。”梁兴初把杯子使劲往旁边一推,水溢出来,洒了一桌子。  “凭什么?就算煕川、球场没有打好,可也决不是因为临阵怯战!”梁兴初立起身来,焦躁不安地在原地转了个圈,进到里间屋去了。

几位军首长心里明白了,开始分析起原因来。纷纷说“咱们还是从主观上找找原因。虽说咱们在座的都没人怯战,可就整个部队来说,怕飞机轰炸,甚至有的吓傻了,也还是有。” 

吴岱接口说,“确实是这么回事。仗还得靠部队来打,因此,在整个部队中强调不怕苦不怕死,发扬革命英雄主义是当务之急”。“从红军时期到抗战,又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咱们军打了那么多硬仗好仗,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决不当孬种,革命英雄主义一直是一根精神支柱。”吴岱看了看大家,又道:“天津战役的时候,咱们搞过开展'三好连队’的活动,效果很好。这回,咱们也可以在部队中开展个什么活动,把上上下下的劲都给鼓动起来。”

“我看就开展个创造'英雄部队’的活动,真正打出38军的威风来!”军长梁兴初从里间走出来,接口说,“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骂我梁兴初可以,小瞧38军不行!”

“就这么办吧。”政委刘西元对吴岱说,“老吴,政治部先拟一个开展创造'英雄部队’活动的具体办法,下次开会,咱们议一议”。 

根据吴岱的提议,军党委迅速作出部署,在全军开展“创造英雄部队”活动,号召38军全体指战员,以坚决的作战行动响应志愿军党委号召,在今后战斗中,百倍努力,创造大批的英雄单位与个人,为祖国争光,为38军争光!向毛主席报捷。

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证部队完成作战等各项任务,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入朝作战期间,各级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适时地开展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坚持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思想来教育和鼓舞全体指战员。出国之前,各级党委根据部队即将执行的任务,针对一部分同志在的“怯战”、“畏难”、盲目乐观等思想情绪,深入地进行了抗美援朝和“仇视、蔑视、鄙视美帝”等思想教育,使干部战士认识到出国作战不仅是支援朝鲜人民,同时也是保家卫国,它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具体体现,是义不容辞的崇高义务;美帝及其帮凶发动的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完全可以打败这只“纸老虎”的,从而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入朝以后,还根据任务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如针对朝鲜惨遭敌人烧杀淫掠的事实,组织部队控诉美帝暴行,使干部战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来作战,祖国人民就可能遭受同样的苦难,美帝国主义就更会在世界的东方称王称霸。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把它打得低下头来,正义才能得到伸张,和平才能得到保障。

吴岱少将给英雄连队授旗

开展创造英雄部队和立功创模活动,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第二次战役开始前,38军党委发出了在全军开展创造英雄部队的号召,得到了部队的热烈响应。各部队根据军党委提出的英雄部队的条件在部队中进行了深入的动员,很快形成了一种争当尖刀、争挑重担、争当功臣模范、争创英雄部队的浓厚气氛,为部队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活力。经历四个战役之后,在朝北休整期间,全军评出了3个营、12个连队为英雄部队,并将郭忠田、曹玉海、徐恒禄、方新等英雄事迹在部队中进行巡回报告和展览,部队上上下下开展了学英雄的活动。入朝两年零九个月,全军涌现的功臣模范就有上万人之多,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获得朝鲜人民军红旗团1面、朝鲜人民军红旗连1面、攻守兼备7面、屡战屡胜5面、英雄部队15面。共有29面。

给英雄回国巡讲送行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如组织回国人员作报告,介绍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自制文娱器材,自编节目,活跃部队文化生活;组织机关、文工团员带着慰问品和节目上阵地开展慰问活动等,都使部队的战斗热情受到极大的鼓舞。

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作战指挥不断线。在整个抗美援朝,特别是第一至四次战役期间,我军参加的战役战斗大都十分残酷,部队伤亡较大;在防御作战、构工筑城等期间,环境也极其艰苦。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旺盛的战斗意志。各部队每当大的战役战斗之前,基层党组织都号召党团员、干部英勇作战、模范带头;连、排、班、组长都预先指定代理人,做到及时调整组织,确保指挥不断线;适时开展火线入党和立功活动,激发团员、青年的战斗热情;有的党支部为了加强对分散班、排的领导,还建立了党的分支部。这些做法,使部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党的领导,从组织上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旺盛和持久。实践证明,越是现代化的战争,越要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鼓舞官兵的斗志,焕发其聪明才智,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蔑视困难,不畏强敌,前仆后继,敢打必胜。

二、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立了“头功”

一次战役后,38军进行了认真的战役总结,分析战役过半后我军战力下降的原因,后勤供应跟不上无疑是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保障部队人员不足和组织上欠经验,加上遭敌机轰炸,全军129辆运输汽车,战役后只剩下62辆,大量的物资弹药送不到作战部队, 才出现如飞虎山守备战多数部队弹尽粮绝的情况。

1950年11月初,志总部署第二次战役,要求在运动中将多路敌军诱至预定战场反击歼敌,这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军党委决定对此作为重点研究落实。

军长梁兴初决定开个常委会专门研究后勤问题。开会前,副军长江拥辉突然昏倒。经医生检查,是由于长期伏在“瓦斯”灯下阅电报、批文件,长时间缺氧导致窒息。这下可把梁兴初急坏了,本打算会后叫江拥辉去抓后勤工作,现在突然病倒了,梁兴初急得直转圈子。政治部主任吴岱看出了军长的心思,就说:“老江病了,我去协助后勤工作。你说吧,有什么要求。”梁兴初既高兴又不放心地问:“你能脱开身吗?战前政治工作的任务也很重。”政治委员刘西元说:“老吴可以去,政治工作有我和王树君就行了。”

吴岱十几岁当指导员,22岁任团政委,对后勤工作虽不生疏但不是“行家”,但他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尤其善于面对困难复杂的局面。此次负责起全军战役后勤保障,吴岱迅速狠抓两件事:一是调整机构,减少层次,充实人员,组建起适应朝鲜战场情况的从后方到前线、从主干到支线的物资保障体系。二是广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发动群众想办法,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的基础上明确落实各自分工配置。

1.第112师后勤在瓦洞(朝鲜地名的洞,与中国的村、庄相同)遭空袭伤亡较大,吴岱立即从军内各单位抽调人员予以补充,恢复其指挥能力。把各单位因车辆被空袭炸毁的无车司机集中编成两个徒手司机排,分别派往第113、114师随部队行动,做好在战场上抢开缴获敌人的汽车的准备。在志总和军党委的支持下,吴岱组建了多支运输队,保证物资的人工输送。

2.组织调整就绪,吴岱亲自动员:“38军朝北反击作战没打好,受到了彭总的批评,全军团以上干部开会,各团都表示要豁出一切打好第二次战役,打出志愿军的威风,打出38军钢铁部队的本色。战斗部队劲头很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我们后勤。只有保证了部队所需的粮食和弹药,才能夺取战斗的胜利。后勤的同志们,我们应该怎么办?”数千名后勤指战员齐声高呼:“我们也要豁出一切,保证部队供应!”      

3.对后勤保障机制充实调整马上就见成效,吴岱首先组织第一兵站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将留于华山洞、江界、别河里等地的物资转运到黄镜站、花坪站,共为战役储备了148万斤粮食,7000斤副食,两个基数的弹药。紧接着又组织第二兵站将黄镜站接收的10万斤粮食、近万斤副食和16万发子弹、炮弹及若干手榴弹,冲破敌机封锁运送到了基层部队。圆满保证了战役准备任务,受到军首长的表扬。

4.在二次战役进行中,吴岱率领军后勤保障力量根据部队运动作战的任务和特点,A采取梯次部署,靠前配置,接替保障,以提高机动保障能力;B充分利用战缴物资,辅以自力更生、就地筹集等措施,以弥补后续补充不足和战斗消耗;C充分利用夜暗条件进行补充给养、手术治疗、接送伤员等工作,以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D通过加强自身防卫,避开敌封锁破坏,以确保后方安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办法,及时有力地保障了粮秣弹药等物资供应和伤病员的及时救治转运,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完成。

军长梁兴初非常满意战役后勤保障工作,高兴地说:“吴岱真行,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当时在38军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也称赞道:“吴岱为二次战役立下了头一功!”

本作品版权归“38军子弟后代”所有

征文:万岁军满载辉煌战绩,凯旋回国

征文:开赴东北边防,万岁军装备大调整

征文:万岁军跨过鸭绿江前的厉兵秣马

征文:朝鲜战局恶化,38军誓师出征

征文:熙川扑空、球场创敌

征文:坚守飞虎山,掩护主力集结

征文:38军从初战不利到名冠三军

征文:毛主席用“大胜利”来评价的德川之战

征文:嘎日岭,联合国军美梦破灭的伤心岭

征文:飞虎师鏖战三所里

征文:浴血坚守龙源里

征文:烽火燃烧的松骨峰战斗

征文:三十八军荣获“万岁军”美誉背后的故事

征文:毛泽东主席力推的“38军二次战役的作战经验”

征文:万岁军未雨绸缪迎战“三次战役”

征文:除夕进攻,突破三八线

征文:朝鲜战场38军烈士永垂不朽
征文: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记全国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
征文:休整颁纪,进行思想教育
坚守汉江南岸,配合友军反击
《万岁军从硝烟中走来》一书已经面世

本期编辑:祝华

38 军 万 岁!

收录于话题 #纪念38军入朝参战70周年征文

85个

上一篇下一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