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海龙 | 五十年前的中学奖状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五十年前的中学奖状

     作者  李海龙

     整理旧物,发现了中学时期的奖状等物件,让我浮想连翩。

     我的中学是在河北省定县(现定州市)上的,初中在二中,高中转学到一中。

     1972、1973年在定县二中的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那时都是9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记得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是高景阳,数学老师陈跃弟,化学老师刘占琴,物理是王老师,英语是王老师,农业基础是孙老师,音乐是杨老师,体育是王老师。

      照片是我们初中的四位同学:刘伟、刘明辉、牛卫东和我。当时因何原由去照相已记不清了,不过我们四个是好朋友这是真的,我们一起打蓝球、打乒乓球,少年时期的情景历历在目。照片背景还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当时定县的照相水平也不低吗。

   我的入团介绍人是崔晗、刘海军两位同学。

     初中很多同学的名字都还记得,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了。

     奖状是钢板腊纸刻后套印的。落款还是学校的党支部、革委会。

 1973年的奖状是彩色的,还有九大口号: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当时在定县的中学放假是不分寒暑假的,而是叫“麦假”(收麦子)和秋假(种麦子)。到了放假时期,我们学生都要到农村的生产队去,帮助收麦子和种麦子。为此,我还得了奖品和奖状。

     
     下面的笔记本是1973年到清风店区西南合公社西仝房大队参加劳动的奖品。当时,我们学生都住在老乡家,就餐吃派饭。印象最深的农活很累、农村很苦、农民很朴实。吃得最香的是贴饼子(当年的玉米面)和麦粒饭(刚收的新麦子)。


  
在定县二中时,因为是学校蓝球队的,有两次下乡没去,学校蓝球队组织集训。

下面的奖状是在定县一中时,到东亭区,大羊平大队劳动。还成了三夏标兵。记得大队请我们喝地瓜干酒,带队老师喝醉了,我喝了一口,呛得我十分难受,以后再也不敢喝地瓜干酒了。

  下面的奖状是在定县一中时到东亭区史村下乡劳动的奖状。

  1974年在定县一中时,正赶上了“黄帅日记”反潮流、河南马振扶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和辽宁"张铁生交白卷"等事件,学校上课不考试,老师不敢管,因此,作为当时的学生基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年底我就报名参军了。

      每年两次的支农劳动,使我们这些城里的学生了解了中国农村最底层的生活,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使我们切身实际增加了生产劳动知识,如,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还有一些农谚,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种地不施粪,全是瞎胡混”等。当然,我们还有农业基础知识课,记得我们在学校还搞玉米人工授粉,当时植物催长剂“920”十分有名;农村的劳动也使我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我们和农民(当时叫公社社员)一起收麦打场,一起人工拉犁,一起拉合子浆麦子,一起拉车拉粪等等。支农劳动也解决了我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还使我们进一步认知了中国农村农民的最淳厚、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

     50多年前的事历历在目,历史应当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经历和记忆。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