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着情趣讲道理

 hab图书馆 2023-02-16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确,一个有情趣的人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他的行事方式与谈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能够带着情趣讲道理,寓理于趣、以趣驭理,让话语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01

黄永玉90岁时接受《新民周刊》记者专访,记者说他虽然90岁了,却依然年轻。黄永玉说:“90岁再说年轻,可能就不像话了,我常开玩笑说我死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我确实死了,不要我还没死透,就把我送到火葬场去。你可以挠我痒看我笑不笑,或者拿根针扎我一下,不然送到火葬场电炉里,我想敲门都来不及了,哈哈哈!”

人生的大道理一句没讲,却将对生死的了悟付诸几句笑谈,这正是黄永玉的过人之处。一般人都是喜谈生、讳谈死,黄永玉对死亡却毫不忌讳。一番“死亡调侃”寓理于趣,让人们既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珍惜,也能感受到他活得畅快肆意,还能体味出“幽默是对抗死亡最强大的武器”。

02

一次书展活动中,有个读者问作家林清玄:“人生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林清玄说:“有一次,我在香港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陶器。女售货员用大纸箱给我装起来,陶器放中间,四周都塞满碎纸和揉成团的破报纸。她对我说:'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去也不会破。’第二天坐飞机,我觉得带这样一个大箱子太麻烦,去机场前就把纸箱、碎纸和破报纸都给扔了,直接用手提袋拎着,结果登机后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椅子,我的陶器就碎了。我心里后悔没有听女售货员的话,更悔自己把纸箱丢弃。坐在飞机上,我越想越觉得,对一个珍贵的陶器来说,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一样珍贵的。我们不能只想保有珍贵的陶器而忽视那些看来无用,却能保护陶器的东西。”

一般人买一个珍贵物件,若是打碎了,恐怕只会唉声叹气,甚至怨天尤人,而林清玄则不然,他还能痛定思痛,寓理于趣,生发感悟出一番趣味哲理来:有些东西看似无用,其实与那些有用的东西一样珍贵。其实,人生也是如此。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也是在保护着我们视之为珍贵的东西,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了才感到其珍贵。

03

一次学位论文答辩会后,几位博士生与指导他们的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陶德麟老师一起聚餐。席间,平易近人的陶德麟笑话不断,在场的学生们也不再拘束,渐渐“放肆”起来,竟然开始排起各自的辈分来。有位师从陶先生但年龄很小的女生,要一位年龄较大的男生叫她“师姑”,那位男生就请陶先生评理。陶德麟笑道:“这个问题前贤早就给你们解决了,韩愈不就说过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吗?还有,常言道,能者为师。业高者、闻道先者、能者为师。老师不必方方面面都强过学生,学生也不一定样样不如自己的老师。谁是老师、谁是前辈,不是看年龄,更不是看你在跟谁学。”一番话说出,众人皆觉十分精辟。

哲学家穆勒说:“人的情趣就像他的观点和钱袋,是他自己特有的东西。”陶德麟不以年长学高自居,更不端导师的架子,不但以笑话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更能情趣盎然地传递“学无长幼,能者为师”的道理,让学生们更好地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能者为师,以善者为范”的思想,取长补短,成就更好的自己。

04

培根说:“有什么样的情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学识和见解,就有什么样的谈吐。”做个富有情趣的谈话者吧,相信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喜欢你!(发于《演讲与口才》2023年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