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要想高产量,有两个门道,实践得出的经验才是王道

 新用户5011TzoE 2023-02-16 发布于四川

#春耕进行时#柑橘水果市场行情现在已经很火爆了,主要就是今年的爱媛、耙耙柑果子价格翻了一番,特别是耙耙柑橘的地头价更是从去年的二元多到了今年的五元左右,让柑橘幼苗的价格也跟着涨了不少。

今年的柑橘市场上销售比较火的品种主要还是以爱媛、耙耙柑、丑柑、沃柑等少数的几个品种为主,其中的爱媛与耙耙柑销售地头采摘价格居的要数蒲江周边的柑橘种植区了。

农人殷殷作为这个柑橘种植区的一个果农,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凭借在果树的日常种植管理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对于柑橘果树如何通过一些栽培模式获得高产的方法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柑橘的栽培模式

现在的柑橘栽培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一种是稀植方式,一种是密植方式。其它的高低种植、套种、大棚种植等方式也是基于宽窄行模式的演变。

柑橘稀植适用于一些果树生长旺盛的品种,如春见耙耙柑、丑柑不知火、清见等大果型的品种,小果型的柑橘不适宜采用稀植的方式来栽培。

以前柑橘种植都是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来进行了,一般的行株距在2*3米或3*4米左右,这在现在的种植模式看起来应该算是密植栽培模式了。

现在对于大果型的柑橘果树都是以等行株距来栽种的,一般都在4*4米或更高,这些种植模式也是果农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柑橘果树高产的秘诀

柑橘要想高产并不是单位面积上种的果树越多产量就会增加,果树能够高产的秘诀还是以果树单棵能够承载的挂果量来决定的。

密植栽培的果树单棵产量是没办法提升的,而稀植的果树单棵产量提升是有很大空间的,因为稀植的柑橘果树可以开放出更多的结果空间和层次,而密植的果树在到达成年树后,结果空间除了了外围结果外,内堂结果枝组都不空间抽发出来,光靠顶端优质的密植果树产量远没有稀植方式的果树产量提升空间大。

柑橘果树虽说密植通过对应管理可以提前进入结果期,但稀植的果树一旦进入挂果期后,产量就会碾压密植栽培方式的果树了。

柑橘果树宽窄行栽培方式的认识误区

许多人也包括有些果农们也可能认为,通过宽窄行栽培方式,在果树长大假如出现相互影响时进行间伐,这样方式既能保证果树提前投产又能在适当时间变成稀植方式,是一种两全齐美的办法。

现在准备种植柑橘果树的人也可能都会有这种想法,先密植后改为稀植,前期满足了早投产早收益的现实问题,后期又可以变成稀植模式实现单棵高产目的。

这种想法虽好,但经过实践效果一般,这是因为先期的密植管理主要是以果树早投产为目的,各种农事管理也是朝那个方向去的,就会忽略了果树丰收树型的培养。

提前进入挂果的柑橘幼树,果树的树势生长会受到较大影响,改为稀植后也不容易改变果树营养生殖转化为生殖生长模式,失去了稀植果树增产的目的。

柑橘果树的丰产不能兼顾,栽培模式以稀植为主

作为种植管理了多年柑橘的农人殷殷来说,比较认可4*4米以上的行株距,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减少了许多投入,比如柑橘幼苗的成本投入,每年的农事管理及用肥、用药投入。

二是密植栽培方式的果树其实就提早一至两年的时间,收益与各种支出成本相比没有多少悬殊。而稀植方式栽种的柑橘一旦进入挂果期,其产量是密植方式所不能超越的。

至于小果型的柑橘品种可以适当采用密植方式来进行栽培管理,达到提早挂果实现单位面积内丰产的效果作用。

柑橘稀植栽培模式的用肥管理与密植栽培方式是不一样的,稀植的柑橘用肥以高氮元素肥为主,主要在柑橘抽梢期前冲施、撒施相结合,让果树尽快完成树势生长,达到丰产树型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