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妮·弗兰克:一个少女日记,表达“纳粹”占领下的恐怖行为

 历史探奇 2023-02-16 发布于河南
安妮·弗兰克(生于安妮莉丝·玛丽·弗兰克;1929 年 6 月 12 日至 1945 年 3 月)是一名犹太少年,她在二战期间躲藏在纳粹占领的阿姆斯特丹的秘密附楼中两年。
当她 15 岁死在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时,她的父亲幸存下来并找到并出版了安妮的日记。她的日记自此被数百万人阅读,并将安妮·弗兰克变成了在大屠杀期间被杀害的儿童的象征。
内容图片
  • 知名人士:犹太少年,其日记记载了躲藏在纳粹占领的阿姆斯特丹
  • 又名:安妮莉丝·玛丽·弗兰克
  • 出生:1929 年 6 月 12 日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 父母:奥托和伊迪丝·弗兰克
  • 卒于:1945 年 3 月于德国卑尔根附近的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 教育:蒙台梭利学校、犹太中学
  • 出版作品安妮·弗兰克日记(又名安妮·弗兰克:少女日记
  • 著名引述:“我没有放弃我所有的理想,这真是一个奇迹,它们看起来如此荒谬和不切实际。但我坚持它们,因为我仍然相信,尽管如此,人们的内心是真正善良的。”
内容图片
安妮弗兰克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是奥托和伊迪丝弗兰克的第二个孩子。安妮的姐姐玛格特贝蒂弗兰克比她大三岁。
法兰克人是一个中产阶级、自由派的犹太家庭,他们的祖先在德国生活了几个世纪。
法兰克人认为德国是他们的家,因此他们在1933年离开德国并在荷兰开始新生活,远离新掌权的纳粹的反犹太主义,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内容图片
在那个年代的孩子们,都受尽了苦难,很少有存活下来的。
在与伊迪丝的母亲一起搬到德国亚琛后,奥托弗兰克于 1933 年夏天搬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以便他可以建立荷兰的佩克塔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和销售果胶(一种用于制作果冻的产品)的公司)。
弗兰克家族的其他成员紧随其后,安妮是最后一个于 1934 年 2 月抵达阿姆斯特丹的。
法兰克一家很快就适应了阿姆斯特丹的生活。当奥托·弗兰克专注于建立自己的事业时,安妮和玛格特开始了他们的新学校,并结交了一大群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朋友。
内容图片
1939 年,安妮的外祖母也逃离了德国,与法兰克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 1942 年 1 月去世。
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国进攻荷兰。五天后,该国正式投降。
现在控制了荷兰,纳粹很快开始颁布反犹太人的法律和法令。除了不能再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去公共游泳池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安妮也不能再去非犹太人的学校上学。
内容图片
纳粹的到来让犹太人面临绝望。
1941年9月,安妮不得不离开她的蒙特梭利学校去上犹太中学。1942 年 5 月,一项新法令强制所有 6 岁以上的犹太人在衣服上佩戴黄色的大卫之星。
由于荷兰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德国早期对犹太人的迫害极为相似,法兰克人可以预见他们的生活只会变得更糟。法兰克人意识到他们需要找到逃跑的方法。
由于边境关闭,弗兰克一家无法离开荷兰,他们决定躲避纳粹的唯一方法就是躲藏起来。在安妮收到她的日记前将近一年,弗兰克夫妇已经开始组织一个藏身之处
内容图片
对犹太人的单方面制裁,只能被迫找能藏身的地方,开始了猫捉老鼠。
躲起来
在安妮13岁生日(1942 年 6 月 12 日)时,她收到了一本红白格子的亲笔签名册,她决定将其用作日记。
在她躲起来之前,安妮在她的日记中写下了她的日常生活,比如她的朋友、她在学校的成绩,甚至打乒乓球。
弗兰克夫妇原计划于 1942 年 7 月 16 日搬到他们的藏身之处,但当玛戈特于 1942 年 7 月 5 日收到征召通知,将她传唤到德国的劳改营时,他们的计划发生了变化。
内容图片
收拾好最后的物品后,弗兰克一家于第二天离开了他们的公寓。
他们的藏身处位于王子运河 263 号 Otto Frank 公司的后上部,安妮称之为“秘密附楼”。梅普·吉斯、她的丈夫和其他三名员工都帮助养活和保护躲藏起来的家庭。
内容图片
那个年代的犹太人,整体过得东躲西藏的生活,没有一天是安慰的。
附件中的生活
1942 年 7 月 13 日(弗兰克一家抵达附楼后 7 天),范佩尔斯一家(在安妮出版的日记中称为范丹恩一家)抵达秘密附楼居住。
范佩尔斯家族包括奥古斯特范佩尔斯 (Petronella van Daan)、赫尔曼范佩尔斯 (Herman van Daan) 和他们的儿子彼得范佩尔斯 (Peter van Daan)。
躲在秘密附楼中的第八个人是牙医弗里德里希·“弗里茨·普费弗(在日记中称为阿尔伯特·杜塞尔),他于 1942 年 11 月 16 日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内容图片
安妮从 1942 年 6 月 12 日 13 岁生日开始一直写日记,一直写到 1944 年 8 月 1 日。日记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狭窄和令人窒息的生活条件,以及躲藏在一起的八个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安妮还写了她与成为青少年的斗争。在安妮住在密室的两年零一个月里,她定期写下她的恐惧、希望和性格。她觉得自己被周围的人误解了,并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内容图片
一个13岁的孩子,长年在这种环境下,经历了哪些恐惧?
被发现和逮捕
安妮躲藏时13岁,被捕时15岁。1944年8月4日上午,一名党卫军军官和几名荷兰安全警察在上午10点或10:30左右将车停在王子运河 263 号。
住在密室的八个人全部被捕并被带到荷兰的韦斯特博克集中营。安妮的日记躺在地上,当天晚些时候被米普·吉斯收集并妥善保管。
1944 年 9 月 3 日,安妮和所有躲藏起来的人都被送上了离开韦斯特博克前往奥斯维辛 集中营的最后一班火车。
内容图片
奥斯威辛集中营,到底恐怖到什么什么程度。
被捕的生活
犹太人、吉普赛人(罗姆人)、同性恋者、反社会者、罪犯和战俘被聚集起来,塞进火车上的牛车厢,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
当火车停在奥斯威辛二号:比克瑙时,新来的人被告知将所有物品留在车上,然后被迫下车并聚集在被称为“坡道”的铁路月台上。
一起下船的家庭很快被残忍地分开,因为一名党卫军军官,通常是一名纳粹医生,命令每个人排成两列。
内容图片
大多数妇女、儿童、老人和那些看起来身体不适或不健康的人都被送到了左边;而大多数年轻人和其他看起来足够强壮可以做苦工的人则被派往右翼。
两条线的人不知道,左边的线意味着立即死在毒气室,右边的意味着他们将成为集中营的囚犯。(大多数囚犯后来会死于饥饿、暴晒、强迫劳动和/或酷刑。
内容图片
一旦选择结束,一组经过挑选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犯(“加拿大”的一部分)收集了留在火车上的所有物品,并将它们分类成大堆,然后存放在仓库中。
这些物品(包括衣服、眼镜、药品、鞋子、书籍、图片、珠宝和祈祷披巾)会定期打包运回德国。
内容图片
战争时期的俘虏,每天盼着能活下来就行,看着让人心疼。
被派往左翼的人,也就是到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多数人,从未被告知他们已被选中处死。
整个大屠杀系统都依赖于对受害者保密。如果受害者知道他们将走向死亡,他们肯定会反击。
但他们不知道,所以受害者抓住了纳粹希望他们相信的希望。被告知要被送去上班,当被告知首先需要消毒和淋浴时,广大受害者相信了。
内容图片
受害人被带到一间接待室,在那里他们被告知脱掉所有衣服。这些男人、女人和孩子们赤身裸体,然后被带到一个看起来像大淋浴间的大房间(墙上什至有假淋浴喷头)。
当门关闭时,纳粹分子会将旋风分离器B颗粒倒入一个开口(在屋顶或通过窗户)。一旦接触空气,颗粒就会变成毒气
毒气杀得很快,但不是瞬间的。受害者们终于意识到这不是淋浴间,他们互相攀爬,试图找到一块可以呼吸的空气。其他人会用手抓门,直到他们的手指流血。
内容图片
一旦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死了,分配了这项可怕任务的特殊囚犯 (Sonderkommandos) 就会让房间通风,然后移走尸体。尸体将被搜查以寻找黄金,然后放入火葬场
尽管奥斯威辛一号集中营确实有一个毒气室,但大部分大屠杀都发生在奥斯威辛二号集中营:比克瑙的四个主要毒气室,每个毒气室都有自己的火葬场。
内容图片
这些毒气室中的每一个每天都可以杀死大约 6,000 人。
那些在斜坡上的选拔过程中被送到右边的人经历了一个非人化的过程,把他们变成了集中营的囚犯。
他们所有的衣服和任何剩余的个人物品都被拿走了,头发也被完全剪掉了。他们得到了条纹监狱服和一双鞋子,但通常都是尺码不对的。
然后他们被登记,在他们的手臂上纹上一个数字,然后被转移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一个集中营进行强制劳动
内容图片
新来的人随后被扔进了残酷、艰苦、不公平、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世界。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第一周内,大多数新囚犯发现了他们被送到左翼的亲人的命运。一些新囚犯再也没有从这个消息中恢复过来。
在营房里,囚犯挤在一起睡觉,每个木铺三名囚犯。营房里的厕所由一个水桶组成,通常在早上就溢出来了。
早上,所有囚犯将在外面集合,进行点名。在点名时在室外站几个小时,无论是在酷热还是冰点以下,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内容图片
点名后,囚犯将被带到他们当天工作的地方。一些囚犯在工厂里工作,而另一些囚犯则在外面做苦工。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工作,囚犯将被送回营地进行另一次点名。
食物很少,通常只有一碗汤和一些面包。有限的食物和极其艰苦的劳动是故意让囚犯工作和饿死的。
内容图片
死亡
1944 年 10 月底,安妮和玛格特被送往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次年 2 月底或 3 月初,玛格特死于斑疹伤寒,几天后安妮也死于斑疹伤寒
卑尔根贝尔森于1945年4月12日获得解放。
内容图片
遗产
安妮的家人被捕后,米普·吉斯 (Miep Gies) 保存了她的日记,并在奥托·弗兰克 (Otto Frank) 战后返回阿姆斯特丹时将其归还给了他。“这是你女儿安妮的遗产,”她边说边把文件递给他。
奥托认识到日记作为见证纳粹迫害第一手经验的文件的文学力量和重要性该书于 1947 年出版,已被翻译成 70 种语言,被认为是世界经典。该书已被成功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
内容图片
《安妮·弗兰克日记》(又名《安妮·弗兰克:一个少女的日记》)被历史学家理解为特别重要,因为它通过一个年轻女孩的眼睛展示了纳粹占领下的恐怖。
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兰克之家博物馆是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它让全球游客更接近了解这段历史。
作者观点
根据犹太人的惨状,可以看出他们的卑微,活生生一条条人命就这样牺牲,他们去哪说理。不由让我想起日本对我们国家的伤害,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留下来,愿“以后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安妮·弗兰克:少女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