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体育说课稿
2023-02-16 | 阅:  转:  |  分享 
  
体育— — — 《弯道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体育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弯道跑》,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情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

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运动中基本学会弯道跑技术,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水平三教材的第一课时。通过情境导入,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环境,设置疑问、提出假

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弯道跑的动作技术,尝试弯道跑的运动乐趣。通过体验、观察、解疑、小组讨

论、探究来完成学习目标,再通过“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弯道跑的学习兴趣,以达到

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目的。

通过游戏“穿越障碍跑”,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参与的运动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挑战自

我、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初步学会弯道跑技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弯道跑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发展

弯道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积极参与、团结协作、互学共进、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设定这个学习目标是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目标适

应千差万别的学生,而不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去适应一个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协调。

教学难点:克服向心力。

(四)教学必备场地、器材

场地:20×25平方米的操场或平地一块。

器材:画图4张、呼啦圈10个、体操垫5张、标志物10个、接力棒5根、录音机一台。

三、说学情

(一)有利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平时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心理素质好,通过我

自编教材,采用情境和游戏的教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二)不利因素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差,自控能力也不强,加上性别、个体、运动水平

1

的差异,可能会为本节课带来一些困难。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体验法”“情境设置法”“观察法”“导学法”“互学法”等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弯道

跑的练习中产生运动的兴趣,培养自学、互学、合作的精神,来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活,练得活,对课

产生新鲜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目的,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五、说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尝试法、观察法、互学法、解疑法、合作讨论法

和分组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进行抓小偷比赛的游戏。再通过“穿越障碍跑”来提高弯道跑技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六、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准备部分;第二环节为基本部分;第三环节为结束部分。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强调安全。

2.热身活动

(1)螺旋跑,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做准备运动。为什么第一环节要进行热身运动?是根据人体活

动的基本规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游戏:跑数字。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跑0、1、3、6、8数字,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直道与弯道跑的

对比感觉,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

本环节分为五点:(1)激趣导入;(2)在观察中发现;(3)在指导中感知;(4)在体验中理解;(5)在玩中

应用。

(1)激趣导入: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让三位学生自愿担任不同角色,在湖边追捕小偷,

学生观察看到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出“怎样才能在弯曲的湖边以最快的速度抓小偷”的思考来揭示弯

道跑的课题,让学生说一说在游戏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抓到与抓不到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激趣导入部分采用“警察抓小偷”的情境导入课题?是根据水平三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

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去组织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体育锻炼与生活息息相

关,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更专注地投入学习,掌握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2)在观察中发现:请两位学生沿湖再跑一次,其他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位学生跑时的上体及手臂动作。

让领先的学生说一说自己跑的感受,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再跑、再观察是把学生的原始思考引导

到技能、技巧上,使学生在说议的交流中有所发现,为要领的学习做好铺垫。

(3)在指导中感知:请同学们把“议”的说一说,老师再通过讲解弯道跑的要领,质疑解难。为什么要让

学生“议”? “议”是给老师的教学传递了最能启迪学生的信息,老师可根据学生思维的偏差去指导学生更好

地掌握要领。质疑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回答的优良品质。

(4)在体验中理解:分组进行“警察抓小偷”活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抓的小偷多,教师巡视指

2

导,根据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为什么要分组活动?这有利于突出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技能技巧的建构。

点评则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

(5)在玩中应用:游戏— — — “穿越障碍”就是让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三个障

碍物加速往返跑。为什么采用“穿越障碍”的游戏?目的是再次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乏味的讲解通过学

生的“玩”去把握技术要领。

(三)结束部分

1.身心恢复:放松舞蹈,在优美的旋律、宽松的氛围中,师生随着音乐一起做放松运动。这一部分的主

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心律、运动状态基本恢复到课前的水平。

2.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根据学生“跑”的情况科学地评价,再次把要领重申。并希望同学积极参加

体育锻炼。

3.宣布下课,收回器材,师生再见。收回器材则是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最后

师生再见,再次拉近师生的距离,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3

体育— — — 《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初中体育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下面开始我的

说课。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循序渐

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

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并得到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水平四教材的第一课时,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

于衔接防守与进攻。学好传球是今后学习排球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所学的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动作,同时发展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动作,掌握其动作要领,并能够理解在生活实践中的现

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审美观、思维创造能力、

集体荣誉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手型和击球点。

教学难点:全身的协调用力。

(四)教学场地、器材

场地:排球场2块。

器材:排球40个、录音机1台。

三、说学情

现在的初中生天性活泼、求知欲强,但意志能力不够坚定,对于传统技术要求过多的“说教”式体育课容易

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相反,他们对于直观的、趣味的、易于模仿的、能自我创新

学习的体育课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强调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排球的兴趣。

四、说教法

(1)分组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解教学法:让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技术。

(4)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传球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说学法

(1)尝试法: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

(2)展示法:通过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就感。

(3)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传球技术。

(4)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科学结合,为有的放矢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充分享受体

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②师生问好;

③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④教师安排见习生;

⑤教师强调安全。

目的: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教学任务,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2.热身活动

①慢跑;

②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1.热身激发兴趣阶段:①情境教学:教师用语言激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内容上安排小

游戏:“砸龙尾”游戏(强调游戏的安全性)。

2.提高兴趣阶段:热身运动结束后,教师示范基本动作→一抛一传→自传球等练习,学生集体先进行徒手

模仿练习,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分组,两人为一组相互对传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各个场地进行巡回辅导,

同时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发挥其个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知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

3.保持兴趣阶段:①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示范。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分组进行练习。 ③学生在

各组练习后,可以根据自己对一个组别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自由选择到另一个组别进行练习。

4.展示自我阶段:①按能力由学生进行分组。例如:A组,传球过网练习;B组,4~5次接球过网练习;C

组,3次过网练习。 ②各组派3~4名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习惯,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体验排球运动带来的愉快感和成就感。

(三)结束部分

1.整理与放松:集体游戏“大西瓜,小西瓜”,按欢快的音乐节奏用手比划,小手型为大西瓜,大手型为小

西瓜;转移学生注意力,消除身体疲劳,反向思维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2.师生互评,教师鼓励学生谈学习体会;

3.宣布下课,收还器材。

本节课的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40%左右,练习强度中等偏上,学生能身心愉快地学习,较好地完成

学习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5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