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67)法西斯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梦想童年594 2023-02-16 发布于江西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合作,以及各个战场的胜利,加剧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矛盾。

1942年下半年,随着轴心国在北非战场和苏德战场受挫,法西斯集团内部被最初的军事胜利所掩盖的矛盾,不仅重新显露出来,而且一些新的分歧和争执也不断产生。

尽管这些矛盾、分歧尚不足以立即导致这个集团的崩溃,但无疑增大了集团各成员国之间的隔阂,削弱了其整体力量。

之前的1940年9月27日,经过讨价还价,《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

1942年秋,德军向伏尔加河地区大举进攻时,曾多次要求日本出兵苏联,配合行动,但日本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无意帮助德国。

1943年3月6日,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浩转告里宾特洛甫:“日本政府……深切理解德国盟邦切盼日本参与反俄战争之愿望。但顾念当前战局,日本政府无法参战。”

在准备1943年夏季攻势时,德国仍想说服日本配合行动。

4月18日,里宾特洛甫在召见大岛浩时劝告日本:“对日本来说,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拥有足够数量的反坦克武器,那么今年是进攻俄国最有利的时机,因为俄国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虚弱……”

而大岛浩表示,尽管他还不知道政府的意图,但他觉得“只要能事先看到这次进攻中的成就,那毫无疑问会进攻的”。

这种典型的外交辞令,显然不能让里宾待洛甫满意。

日本军人和德国军人交谈

在轴心国内部,德国除与日本貌合神离外,与意大利的矛盾也由来已久,尽管两国在对外扩张方面存在共同点,但利益上的差异,仍使两国间不断产生分歧,乃至明争暗斗。

进入1942年以后,尽管意大利对德国的依赖日趋加深,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间的矛盾得到缓解。相反,两国在政治上、军事上乃至感情上的裂痕不断深化。

1942年5月26日,德意非洲集团军发起代号为“忒修斯”的进攻行动,至6月21日,便攻占了英军坚守的号称“不屈的要塞”图卜鲁克。

第二天,指挥此次行动的隆美尔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德国的新闻媒介着力宣传德军在北非取得的辉煌胜利,而对意军的作用几乎不提,引起了意大利人的强烈不满。

墨索里尼深感不快,认为希特勒晋升隆美尔“显然是为了加强这次战役的德国色彩”,给外界形成一种印象,似乎这是德国的胜利而不是意大利的胜利。

为改变这种印象,墨索里尼于6月29日奔赴利比亚,目的是为了能就地防止德国人在埃及问题上再次欺骗意大利。

为此,墨索里尼主动致电希特勒,要求就埃及将来的行政管理问题进行磋商,并建议任命隆美尔为军事司令,另由一名意大利人任民政代表。

希特勒同意对隆美尔的任命,但却对意大利的民政代表问题反应冷淡,认为这一问题没什么“紧迫性”。

希特勒和墨素里尼

接着,由于英军在阿莱曼一线加强抵抗,同时德意军队得不到必需的补给和援兵,隆美尔的攻势到7月上旬已成强弩之末,9月初被迫转入防御,进攻受阻且给养不足的德意军队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10月下旬,英军开始反攻,德意部队开始溃退,德军在危难中抛弃了意大利部队,带走了后者的淡水和几乎全部机动运输工具,致使被丢在沙漠中的3万名意军官兵成了俘虏。

英军在阿莱曼的胜利和美英军队在北非的登陆,极大地震动了轴心国集团,又引发出新的矛盾和分歧。

为使意大利免遭迅速灭亡的命运,只有大力加强轴心国在地中海战区的军事力量,但此时轴心国把主要力量和武器装备都投入到苏德战场的情况下,要做到这点很困难,唯一的可能,就是停止轴心国在苏德战场的军事行动。

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墨索里尼等人提出,先与苏联单独媾和,然后把轴心国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军队调到地中海战场,形成对美英部队的优势,迫使西方大国接受轴心国提出的和平条件。

1942年11月初,墨索里尼在与德国驻罗马大使马肯森会谈时,第一次谈到上述设想。

他说:“我想告诉您我个人的建议,需要尽快与俄国人单独缔结和约,以便处理法国问题,否则继续进行战争将十分困难。”

12月初,墨索里尼向来访的德国空军总司令、帝国元帅戈林再次谈到通过与苏联缔结和约,结束对苏战争。

12月18~19日,希特勒与齐亚诺进行会谈,后者受墨索里尼之托,把上述想法当面向希特勒作了说明,并进一步建议可以考虑吸收日本参与“同俄国的政治解决”。

对墨索里尼的建议,希特勒持否定态度,他不相信苏联会接受如此解决办法。同时,希特勒还认为,在东方的和平解决将使轴心国失去在苏联被占领土上的一系列重要原料来源,而且在承受了丧失重要原料来源的物资损失之后,也未必能把大量部队从东方调到西方。

希特勒的理由很简单,“只要苏联军队存在,德国任何时候都无法把自己的师从东方调走。”相反,希特勒要求意大利再派几个师,前往苏德前线,并要求墨索里尼给正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作战的意军拍发电报,要求它们不能后退一步。

面对苏德战场出现的不利于轴心国的军事形势,纳粹德国急需为自己和盟国打气,以适应新形势下德国军事政治战略的需要。

1943年2月下旬,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访问罗马,他向墨索里尼表示,现在德国要进行反苏的总体战,两三个月内便会看到实际效果。

他让墨索里尼相信,希特勒不打算向俄国辽阔的地域继续深入,只想占领乌克兰,以保证德国获得农产品,这将有助于提高德国的军事潜力。为此,必须让苏联遭受决定性的军事失败,这就需要轴心国集团各国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但墨索里尼仍然坚持他的看法。

1943年3月,在与希特勒的通信中,墨索里尼反复强调首先解决俄国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希特勒强化反苏战争实际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在西方大国威胁增大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使俄国中立。

为了弥补德意两国领导人的分歧,1943年4月7日至10日,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德国的萨尔茨堡举行了会谈。

会谈中,希特勒再次拒绝了墨索里尼的建议,相反却坚持把轴心国全部力量集中到苏德战场,集结全部的“欧洲力量”对付苏联。

希特勒一方面为墨索里尼鼓气,另一方面却没有满足意大利提出的武器装备的要求,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请求德国提供500架飞机,但被德国以意大利机场不具备接纳如此数量的飞机为由拒绝了。

结果,墨索里尼从萨尔茨堡除了得到希特勒通常那些无法兑现的保证之外,实际上别无所获。

萨尔茨堡会谈表明德意之间存在着深刻分歧,暴露出这两个国家在军事政治战略上已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尽管柏林—罗马轴心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然而不论是彼此的信任,还是对对方的信心,都已不如一两年前了。

如果说德意之间矛盾的加剧,相当程度上是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战局联系在一起的话。

那么,德国与罗马尼亚关系产生裂痕,更主要的是与苏德战场战局,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程及结果联系在一起。

德军向顿河、伏尔加河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开始后,罗马尼亚派出大量部队与德军共同行动。

投入顿河和伏尔加河战斗的有18个罗马尼亚师。结果,这18个师全都被苏军击溃,使罗马尼亚损失了全部陆军部队的一半多,或者说投入苏德战场的2/3的部队。

据罗军统帅部统计,1942年8月1日前,罗军共损失1.74万余人,而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间,便损失了37万余人,其中28.6万余人被打死、受重伤或被俘。

武器装备的损失在上述相应时间的价值分别为5210万列夫和2.5亿列夫。由此可见,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几个月的战斗中,罗军所受损失比此前全部战争时期的损失总和还大。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防守西南战线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损失惨重,第2、第4、第5步兵军,第1、第7骑兵军和第1坦克师,几乎损失了全部装备,30%的人员被消灭,其余绝大多数被俘。

撤到奇尔河一线后,第3集团军又在德军支持下投入战斗,结果再次受到重创,第5步兵师1万6736人中只剩下1347人,第6步兵师1万5969人剩下1262人,第15步兵师1万5920人,仅存677人。

尽管遭受了如此惨重损失,但罗马尼亚并未得到轴心国其他国家的同情,在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官眼里,正是罗军的怯弱,才是输掉这场战役的原因之一。

而在苏军反攻成功后,原来就对罗军战斗力和指挥官评价不高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现在完全丧失了对罗军的信任。

1942年11月27日,罗马尼亚驻柏林武官格奥尔格向政府报告:“我从极秘密的渠道得知,在第3集团军中发生的事件让德国领导层对罗马尼亚军队大失所望。”

指挥“冬季风暴”行动的曼施坦因元帅亦有同感,他在1942年12月27日的命令中强调:“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士兵和军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想打仗”,军官“在不是非常必要的时候便下令撤退”。

在高加索地区作战的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官克莱斯特元帅,在1943年2月初也承认“对某些罗马尼亚分队一点也指望不上了”。

可是,罗马尼亚方面对这种指责并不接受,总统扬·安东内斯库对曼施坦因的上述命令极为不满,罗马尼亚的战士和军官则认为,德国人应对前线的失败负责。

希特勒和安东内斯库

罗第3集团军的调查机关在总结顿河地区被击溃的第5军士兵和军官的意见时写道:“被包围的第5、第6、第13和第15师很快被消灭了。这些部队的军官们认为罪责在最高统帅部,特别是德国人。……前来支援的德军先撤退了,而且是在罗马尼亚师的掩护下,结果罗马尼亚师成了牺牲品。”

经过共同作战之后,双方部队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密切,而是日益恶化,战斗的失利,使德军对罗军多方刁难,从交通工具、食品供应、军用物资等方面给罗军出难题。

在斯大林格勒前线的罗马尼亚士兵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各部队,1942年夏被送往前线时是坐火车,速度很快,但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失利后,则要徒步后撤,结果是让士兵几个星期处于饥饿之中。

而且,军事上的失败使罗军内和国内受到极大震动,失败主义情绪日益强烈,前线部队士气消沉。

1943年1月26日,罗第4集团军指挥部在报告中写道:“军官和士兵的精神非常沮丧,当前不能在军事行动中把本军算在内,士兵只想回国。”

这种状态甚至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1943年2月2日他亲自致信扬·安东内斯库,告诉他编入德第17集团军的罗马尼亚各师“重新表现出一种涣散症候”,这似乎是由“某些军官不坚定的立场”引起的,要求安东内斯库“要尽快采取必要措施恢复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与此同时,在罗马尼亚国内,反战呼声加大,对现政权的不满情绪增长,统治集团的宣传部门也被迫进行了调整。

罗马尼亚米哈伊尔国王1943年新年讲话中,把过去的一年称为“经受考验的一年”,扬·安东内斯库则称之为“进行着不可思议搏斗的一年”。

在承受着军事失败带来的沉重打击和精神冲击的同时,罗马尼亚还要承受德国对该国日益加强的经济控制和搜刮。

罗马尼亚的石油一直是轴心国集团所依赖的重要战略原料,德国尤为需要。

1941年,罗马尼亚出口原油519.5万吨,其中出口到轴心国各国363.6万吨,德国占了287.1万吨。

1942年,上述相应的三个数字为564.8万吨、307万吨和220万吨。

根据1943年2月2日在柏林签定的关于1943年德罗商品交换的“秘密协定”,罗马尼亚本年度要向德国出口7.1亿德国马克的物品,其中有4.5亿马克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其余为农产品和皮革。

而德国向罗马尼亚出口4亿马克的物品;多一半为金属制品和工业半成品。

这就意味着罗马尼亚的经济要进一步服从于第三帝国,对德国的这些要求,特别是在军事失败后军内、国内普遍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政府内部开始出现反对意见。

在讨论上述“秘密协定”时,罗马尼亚文化和艺术部长彼得洛维奇说:“现在我们在尝着1940年政策的苦果。当时我们拿出石油、粮食,做出各种让步,是希望能够挽救已经不能挽救的东西。现在我们丧失了国界并且一无所有了……我们应该逐渐重新审视整个问题了。”

其他的政府成员也有同感,认为罗马尼亚“给的多,而从盟友那儿得的少”。

几个月后,这种看法再次得到证实,随着战线逐渐接近罗马尼亚边境,罗马尼亚的一些露天油田和其他重要经济目标,受到苏军空中打击的威胁日益增大,仅靠罗马尼亚一国的力量无法保证所有目标的安全。

因此,只有借助其轴心伙伴的财力物力共同保护这些不仅仅对罗马尼亚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

1943年7月7日,扬·安东内斯库在与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军事代表团领导人康森谈话时,提出要德、意和其他利用罗马尼亚资源的轴心国成员,分摊此项约为110亿列夫的巨额开支。

但是,康森却以德国没有列夫为由拒绝,当扬·安东内斯库希望德国提供武器以装备9或10个在1942~1943年冬季被严重削弱的罗马尼亚师时,康森则回答他没有全权讨论这一问题,并且当场说明:“注意到当前的形势,德国正被迫供养整个欧洲,我想,要德国提供武器和装备不大可能。”

军事上的失败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使罗马尼亚当局愈来愈怀疑德国能否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从自身利益考虑,也是为了寻求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罗马尼亚政府也与意大利政府一样,开始向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单独谈判的试探。

所不同的是,它不是把苏联,而是把英美等西方大国,作为接触和谈判的对象,一方面罗马尼亚虽然形式上与英美处于战争状态,但并不存在直接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罗马尼亚不仅参加了对苏战争,而且一直没有放弃收回1940年被苏联强行要去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两地区的希冀。

在作战失利情况下,如果去与苏联谈判归还上述两地区,其可能性几近于零。

相反,与英美等国谈判,罗马尼亚至少还有阻止红军向西深入、削弱苏联对巴尔干地区影响这张牌可打。

在罗马尼亚最高领导层看来,“西方盟国对苏联深入欧洲的后果比对消灭法西斯制度更为关心”。

于是,罗马尼亚开始从多方面进行和平试探,在轴心国集团内部,它试图通过与意大利、匈牙利等国联合行动,寻求支持。

1943年1月,罗马尼亚外交部长米·安东内斯库向意大利驻布加勒斯特公使斯科普帕表示,罗马尼亚像意大利一样,必须“与同盟国建立接触”,“以保卫欧洲不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侵害”。

7月初,米·安东内斯库应邀访意,在与墨索里尼会谈中,双方在共同行动以便与同盟国缔结和约问题上看法一致,只不过在行动的具体步骤和时机上尚有某些分歧。

由于墨索里尼在7月下旬垮台,罗意双方就此问题的进一步磋商,才全面流产。

1943年上半年,米·安东内斯库还指示罗马尼亚驻梵蒂冈、安卡拉、里斯本和马德里等地的外交机构和人员,在反苏基础上,与西方盟国建立接触。

为了利用梵蒂冈,罗马尼亚外交部长要求部下摈弃东正教与天主教教廷之间的隔阂,尽可能对后者让步,争取双方在“在未来的欧洲确立基督教秩序”上达成共识。

英美对罗马尼亚单独谈判的试探作出了相应的反应,美国驻马德里大使卡尔顿·汉斯在与罗驻西班牙使馆秘书谈话时表示:

“避免罗马尼亚被苏军完全占领的唯一办法,就是米哈伊尔·安东内斯库政府向美国递交无条件投降的正式声明”。

当然,罗马尼亚政府在1943年上半年与西方大国单独谈判,并不意味着它将立即中断与德国的同盟关系。

在西方大国的军事力量尚未出现在巴尔干半岛之前,德国仍然是罗马尼亚抗击苏联的唯一可以凭借的力量。因此,罗马尼亚政府把自己为同“布尔什维克威胁”作斗争而与西方大国进行外交接触的情况,通报给了德国。

实际上,德国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有关情报,尽管德国领导人不怀疑罗马尼亚的反苏动机,但他们仍认为,在德国控制之外与西方大国单独接触的行动并无必要,试图制止,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德罗之间的猜疑和矛盾。

1943年4月12~13日,希特勒在萨尔茨堡与扬·安东内斯库举行会谈,希特勒希望安东内斯库在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后振作起来,要求罗马尼亚停止与西方大国的任何媾和谈判,解除米·安东内斯库外交部长职务,召回罗马尼亚驻马德里、里斯本和伯尔尼的外交代表。

在希特勒的一再坚持下,扬·安东内斯库答应停止与西方大国的接触,但他要求德国在经济问题上作某些让步,用黄金清偿德国对罗马尼亚的欠款。

扬·安东内斯库回到布加勒斯特后,只是责备米·安东内斯库行事不谨慎,并未按希特勒的意思解除他在外交部的职务,此举进一步增加了希特勒对罗马尼亚领导人的不信任。

为了在必要时能要挟罗马尼亚领导人,希特勒分子还预谋用罗马尼亚的特种部队在罗国内制造混乱。

据罗驻德武官格奥尔格证实,罗马尼亚的特种部队与德国的秘密警察之间保持着联系,德国在罗马尼亚的间谍机构不断加强,任务要点中有一条就是“对政治活动家、政府成员和那些对轴心国持否定态度的人进行监视和侦察。本组织应随时与盖世太保保持联系”。

所有这些再次证明,德罗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在进一步加深。

进入1943年后,德国与轴心国集团中其他国家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德军在战场上接二连三的军事失利,使其纷纷采取行动,为避免与德国同归于尽做准备。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的第二天,芬兰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苏德战场局势和芬兰的对策。

绝大多数出席会议的人认为,战争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德国的战败不可避免,芬兰必须利用最初的机会退出战争。

1943年2月13日,芬兰财政部长唐纳致信英国海军大臣亚历山大,询问有什么途径可以恢复英芬之间的和平,同时,芬兰政府还利用美国外交官向苏联进行和平谈判的试探。

德国对芬兰的上述行动非常不满,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与芬兰外长拉姆赛会谈时,明确要求芬兰必须保证停止一切单独媾和的行动,否则,德国将对它采取“极端措施”,这使德芬之间的关系急剧冷淡。

二战期间的芬兰士兵

自1942年底和1943年初,芬兰便不再参加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攻,也没有去切断同盟国经摩尔曼斯克铁路向苏联输送物资的交通线。

另一个轴心国成员匈牙利政府也开始向西方大国进行和平试探。

早在1942年夏,匈牙利外交部的一名负责官员在伊斯坦布尔,就与英国外交官建立了接触,在英匈举行的秘密会谈中,匈牙利政府代表表示,匈牙利准备投降,只要英美军队进抵匈牙利边境,匈牙利的投降便立即生效。

同时,匈牙利还在单独媾和问题上寻求意大利的支持,1943年4月,当时任匈牙利总理的卡拉伊访问罗马,他直言,此行的目的就是讨论匈牙利停止战争的可能性问题。

1943年秋季,匈牙利与英美两国接触频繁,7月,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巴拉尼亚伊在伯尔尼,同美国战略情报处官员艾伦·杜勒斯举行秘密会谈,前者表示,匈牙利反对的是苏联而非西方。

之后,匈牙利的代表又在里斯本同美国人接触,双方赞同战后在中欧建立以哈布斯堡王朝成员为首的联邦。

9月初,匈牙利代表在停泊于马尔百拉海上的英国军舰上会见了英国驻土耳其大使,英国大使向匈牙利代表通报了接受匈牙利的投降建议,并转达了可供选择的条件。

据美国驻匈牙利公使蒙哥马利证实,英匈双方还拟订了停战协定草案。

匈牙利的这些行动被德国视为背叛,促使德国最终下决心占领了匈牙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