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2O已远去,OMO成为常态

 奎林说 2023-02-17 发布于江苏


数字生活,不再区分线上还是线下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人都享受到了数字生活的便捷。数字化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提了很多年,但实际上数字化转型还在路上,离完成还早得很呢,或者这个转型直到发展,是没有尽头的。
O2O这个概念也一直被很多人熟知,全称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的B2C、B2B、C2C等电子商务模式。O2O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自己的线下客户。
O2O是区分线上和线下的。现实的发展是很快的,不管你知不知道一些概念,但确实生活中就是这种场景:用户是按场景获得信息或者满足各种需求的。比如在逛街,口渴了,有一个支持刷脸、刷二维码和其他付款方式的自助售卖机,离他很近,他就去买了一瓶水。这个行为是线上还是线下?非得手机下单,等人送吗,显然不是。这个自助售卖机其实已经继承了很多信息在里面,它在线下也在线上。消费者购买的行为在线下也在线上。
这时候其实已经是OMO模式了,不是O2O模式,O2O已经可以摒弃了。在一些引领社会生活的大互联网公司里,四五年前就布局OMO了。比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还有一些垂直领域的商业公司。盒马鲜生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是OMO的。

现在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都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上下结合OMO全称是Online Merges with Offline或Online Merge Offline,是后数字时代成功企业一种共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为思考基础,在此基础上考虑线上的竞争方法与竞争原则。

以往的思维方式都是思考“如何将互联网用到我们的经济活动上来”。然而现在的世界,新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实的场景与人们的行为一直与网络相连”,因此要认识到“单纯的线下将不复存在”这个事实,考虑如何开展我们的经营活动。如果我们无法正确理解后数字时代的世界观,无法正确利用客户行为数据或客户触点的价值,未来就会被跨国数字企业狠狠地甩在身后。

OMO是谷歌中国的前CEO、创新工场领率人李开复从2017年9月左右开始提倡的一个概念,2017年12月《经济学人》杂志刊载其专栏文章后被广泛传播。

李开复把线下线上完整融合的社会称作OMO,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这样写道:“以后我们坐在沙发上随手就可以,点外卖,冰箱里的牛奶不够了就提醒我们追加购物车,线下与线上的界限已经消失。样线上线下完全融合的世界就是OMO,OMO是从单纯的电子商务过渡到O2O模式之后的下一步,一个更加进化了的世界。

李开复列举了共享单车、网约车、外卖等例子后,认为四大要素促成了OMO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时随地有数据连接,赋予了我们无处不在的连接能力;移动支付渗透率提高。连小额移动支付都能在任何地方完成;各种各样的质优价廉的传感器遍布整个社会。实时把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行为数据化,从而做到进一步有效挖掘、利用数据;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让物流供应链流程自动化的能力增强。

“如果满足了这四个要素,”李开复这样说道,“现实世界的渠道随时接人网络,实时处理数据并做出反应,线下线上的界限将会模糊,最终走向融合。

本文所说的OMO,比当初李开复展示的“线上线下完全融合的社会”更进一步,指的是“一种数字化成功企业的共通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线下线上的完全融合为基础,来思考线上的竞争方法与竞争原则”。

我们国家在这点上领先国外很多步,我们都是以数字世界为起点来考虑经济活动。线下世界消失变成后数字时代的社会之后,“线上既是起点又是基础”“现实渠道是能进行深入交流的宝贵场所”这样的观点已是理所当然。我们在讨论时只要简单说“线上线下融合”,对方就马上能明白你的意思。线上线下完全融合以后,界限消失,随时随地都成了在线状态,因此以数字世界为起点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

在OMO年代,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永远在线的状态。想做什么事情,直接考虑OMO的特点,非得区分线上线下反而不合时宜了。

说一下前数字时代和后数字时代。

以往对于现实世界与电子世界,我们往往认为“线下的现实世界才是中心,数字领域的发展是一种附加价值”。对于这样的思考方式,称为“前数字时代”的思考方式。

如果移动终端、IoT、传感器等遍布了世界各处,那现实世界中“线下世界”将不复存在,世界重组后“电子世界将覆盖整个现实世界”。我们称这样的新世界为“后数字时代”

社会进入后数字时代后,人们会变成与网络一直相连的状态,现实世界当中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将变成行为数据储存下来。从企业一方来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客户触点范围急剧扩大,而现实世界中的接触反而成了“与客户私下沟通的宝贵的客户触点”。

按商务人士的思考方式来说,就会发生以下转变。前数字时代,现实世界(店铺或人)当中一直会碰到的客户,偶尔来到数字世界;后数字时代,数字世界中与客户有无数接触点,客户偶尔才会造访使用了数字技术的现实世界(店铺或人)。

要推进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是要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一直沉浸在前数字时代当中的人来说,要换成后数字时代的思考方式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大家一直说“数字工具”,然而以后,现实世界反而会成为一种“工具”。“数字化”的本质,并不是把数字技术或线上技术当作“附加价值”进行使用,要认识到“新世界中线上线下的主次地位会出现反转”。纯粹的线下世界将不复存在,数字环境会成为我们社会运营的基础,我们必须在此前提下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

“数字化转型”不是指企业,而是指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与经营活动的根基都将向数字世界转变。如果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变化,那我们的思考角度也必须随之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