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每篇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读过的都老了

 小吴上农村 2023-02-17 发布于广西

导读: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每篇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读过的都老了

80年代出生的人大的都40多岁了,就是小的也有30多岁了,在那个时候出生的人,都是比较艰苦的,那个时候条件都不好,特别是在农村里面吃饭都成问题。

在80年代,那个时候读书学费都很低,记得在读小学一年级第2期的时候是11块5毛钱,第1期是9块钱,不知道朋友们,你们那个时候读书是多少钱呢?

时隔40年时间,80年代读书时候的课本与现在的课本有了天壤之别,那个时候的课本比较简洁明了,而且里面的课文都是非常的有教育意义的,让我们来回味一下80年代小学的语文课本,大家是否还记得,还有印象呢?学过的都已经老了,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篇文章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就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第2期的语文课本的封面,看封面上面画的是一些垂柳,燕子,还有蝴蝶之类的,看看是不是非常的漂亮啊,这个封面记得还附有塑膜的,因为第2期是春天了,春天来了,所以封面上面都是一些有关春天气息的图画。意境非常的强,非常的结合实际。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你是否还有印象呢?这里面讲的狼为了吃羊,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首先是说羊在喝水把狼的水源给弄脏了,可笑的是,狼在水源的上方,羊在水源的下方。

被机智的羊给顶回去了,然后狼又说,羊去年在说狼的坏话,可羊说去年的时候还没有出生呢,狼又说,不是你说坏话就是你的父母在说坏话,反正你都是一个小坏蛋,可见多么狡猾的狼,为了吃羊,总是要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可是,毕竟小羊相对于狼来说太幼小了,最终也是成为了狼的口中之肉。

《小河流过我门前》这篇课文你记得吗?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河水的对话,小男孩叫河水停下来歇一歇,和他一起玩一玩。

河水说不能歇,也不能玩,得日日夜夜的奔向前。

这篇文章就是教育我们做什么工作,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不能够停歇。

我们再来看开篇的第1篇文章《春天》,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

这讲的是春天的一个场景,山上所有的植物都开始焕发出生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桃花,苹果花,海棠花都开了,我们村里种了很多的果树,到了秋天,树上的结满了果子,我们村就成了果园。描述了果树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这里讲述的是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北方还在雪花飘舞,但是南方已经是鲜花盛开了。

这篇课文描述了春天去野外放风筝的热闹开心的场面,在天空飞舞着很多的风筝,有蝴蝶,蜻蜓,蜈蚣,金鱼,燕子,老鹰,一家人在野外放风筝其乐融融的场景。

这篇文章描述的是春天去跳伞运动的场景,蓝天白云降落伞,姐姐的胆子非常的大,敢从天上跳下来,蓝天上花儿朵朵,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可见是多么的开心与快乐的画面。

这篇文章描述了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一副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柳树发芽了,桃树开花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冬眠的青蛙也苏醒了。

《小猫钓鱼》这篇文章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呢?

一只老猫带着一只小猫去河边钓鱼,老猫专心致志的在河边钓鱼,而小猫一下去捉蝴蝶,一下又去捉蜻蜓,钓到后面一只鱼也没有钓到,而老猫却钓了很多的鱼。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东一锤子西一棒头的。

《皮球浮上来了》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几个小孩在树下面拍皮球,树那里有一个洞,他们拍着拍着皮球的就掉到这个洞里面去了,而且这个洞非常的深,皮球就拿不出来。

其中一个孩子就想到一个办法,用盆打水,把水灌满了这个树洞,水满了,皮球也就从里面浮出来了。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聪明的小孩,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要想办法。

你洒水,我扫地,我们把教室扫得干干净净。

描述了学生在学校里面,放学以后扫教室的和谐画面,分工合作,你洒水我扫地,一起齐心协力把教室扫干净的场景。

过马路,左右看,不在路上跑和玩,这里讲述的是学生在过马路的时候的一些交通规则。

泉水,小溪,江河,湖海,这篇课文讲述水源的一个流向问题,泉水流到小溪,再流到江河,再流到湖海,再流到海洋的一个过程。

《小马过河》这篇文章就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篇文章讲述了小马帮老马干活,去磨麦子,然后驮着口袋过河的场景,因为小马个头小,想过那一条河,却不敢走,他就去问老牛,老牛告诉它水很浅。才没过马蹄。

然后看见了松鼠,松鼠说水很深,昨天还有一个同伴淹死了,小马就不敢走了,在那里犹豫不决的。

然后它的妈妈就告诉它,说遇到问题要自己去思考,不能够只听人家说的,自己不去思考,不去试,永远都不知道。

《草》这首诗大家应该都烂记于心了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骆驼和羊》这篇文章,讲述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个价值,不能够只看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大家是否记得,朱德这么大的一个元帅,还同士兵们一起去挑粮食,太平易近人了。

这首耳熟能详的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人都能背吧,不过现在的语文课本上面标题变成了《悯农》。

70-80年代的朋友们,80年代的语文课本,里面的一些文章与古诗,大家是否还记得呢?是否还记得那个时候读书的场景,读过这些书的人都有40多岁了,有的都做爷爷奶奶了,都老了,满满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