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游记中的水清

 兰勇讲语文 2023-02-17 发布于重庆

游记中的水清

兰勇

初中教材中古文涉及山水游记的有多篇,关于水清的语句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这是纯粹的、客观的呈现,没有别的意图,作者只想告知人们三峡在这个时节的水量小、流速慢,特别清澈,能看清倒影这一客观特征。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吴均、陶弘景、常建三位的描写则有目的:水很清澈,能得到洗涤、净化人的心灵。
水尤清冽。
这是柳宗元对小石潭第一印象,是抽象总体特征,读者很难体会。于是有了一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与吴均的操作有相同之处:通过能看清水中鱼来侧面刻画水之清澈,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但它还能看清光透过水将鱼的蚊子投射在水下的石头上,说明它更加纯净。如此干净,还有什么污浊不能去除呢?还有什么烦恼不能放下呢?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我以为袁宏道这个最高级:不仅写了水的透明还写了水的光泽。其描写可以说好到极致:将刚刚解冻的水给人的刺激比作镜子刚从匣子里取出遭遇光线将其反射到你的眼中那一瞬间的感觉,是不是特别惊艳?是那种很高冷的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这是很容易误读,其实,写的根本不是水,而是月光,是月色如水,如水一样清澈透明,能净化、空明人的心灵,效能是一样的。
水是充满了灵气的,写好了文章亦能灵气无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