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辩证

 彭_上善若水 2023-02-17 发布于江苏

辩证与辩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思维过程,也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病是整体,证是当前病位与病性的本质,病和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环境和诊治情况等不同,一种疾病可以存在几种证。如妊娠恶阻可见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饮停滞等症,但均属于妊娠恶阻病。同时这些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妊娠恶阻无论何种病型,当呕吐不止饮食少进而导致阴液亏损时,均可以出现气阴两亏的证。然而同是一证又可以见于不同的疾病中。如气虚证既可以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也可以见于崩漏,子宫脱垂等疾病。因此疾病又分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法。所以中医先辩病后辩证,根据临床经验通过四诊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明确是什么病,然后根据中医辩证体系,运用脏腑辩证气虚辩证,冲任督带的辩证,辨证明确后施以治疗。但是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病症可以转变,也就是说病和症不能同辨,但是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病症相似可以用同样的方药。一种疾病在某一些情况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

   所以作为一名出色医者,要明其心智,根据自己所学,要从病理,病因,性质,环境不同方面加以论证,结合临床经验辩证出最精确的治疗方案,明确了病,论证了症,病症结合方为上策。  

          禅悟晨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