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红彦没有军级,本来不该参加授衔,毛主席:上将名单必须要有他

 智能人做超人 2023-02-17 发布于河北
获取更多趣闻故事

1955年,新中国举办了盛大的授衔仪式,这次授衔仪式上,诞生了著名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此外还诞生了57位上将、177位中将、798位少将等。

这其中有许许多多令人熟悉的名字,这些将领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为党和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居功至伟。

不过,很多人没有被授予军衔成为了一大遗憾,比如邓小平、谭震林、程子华等人,当时他们已经在地方上担任工作,不在部队继续效力,因此失去了参加授衔仪式的机会。

图片

有一个人非常的特殊,他当时在四川省委工作,已经没有了军籍,按理说不该参与授衔仪式的。

然而在授衔仪式的前几天,毛主席查看了上将名单,毛主席对负责评定的人士说道:“这个人必须要有!上将名单必须要有他!”

毛主席说的这个人便是阎红彦同志,为什么毛主席执意要给他这个上将呢?他曾立下过哪些功劳呢?

图片

陕北加入革命

1909年,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迎来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就是阎红彦。

阎红彦的到来为家人增添了一丝喜悦,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阎红彦的父亲是一位贫农,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生活无比艰辛。

阎红彦从小就跟着父亲、哥哥下地干活,去砖窑里烧砖瓦,生活的非常不容易。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阎红彦一家宛如狂风里的小草,经受着风吹雨打,仍然在坚强的活着。

图片

农民出身的父亲很想让儿子成为人中龙凤,他让9岁的阎红彦去读私塾,可是由于家里太过贫穷,他仅仅读了半年,就被迫辍学,前往当地的砖瓦厂工作。

1920年,11岁的阎红彦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孤身一人就去了县城,给当地的地主家当苦力。

结果地主不把他当人看,天天毒打他,阎红彦没有办法,就孤身跑到了神木一带谋求生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孤身在外的阎红彦不久后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李象九。

图片

李象九

1924年,李象九在陕北招兵买马,阎红彦得知以后,马上前往投靠。李象九在陕西一位军阀的手下担任连长,虽然和军阀在一起混,但李象九并不是和他们一伙的。

李象九是一位共产党员,他投靠军阀的目的是为了借机宣传革命理论,扩大自己的力量。

阎红彦来到这支队伍以后,马上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他学习的兴趣很浓,和他一同学习的,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谢子长,阎红彦在谢子长、李象九的影响下,很快就成长起来。

图片

不久后,阎红彦被李象九看中,当了他的勤务兵。还在1925年4月,被李象九推荐加入了共产党。李象九和阎红彦打土豪、分田地,并且将部队的主要干部全部换成共产党员。

二人的行动很快引起了他们上级长官的不满,1927年,随着蒋介石公开反共,冯玉祥也宣布公开反共。

而李象九、阎红彦此时恰好是冯玉祥手底下的兵,冯玉祥早就听说有这样一支队伍,天天宣传共产党的理论,于是他以此为契机,开始肃清队伍里的共产党。

图片

走投无路之下,1927年9月,李象九、阎红彦、谢子长等人发动了清涧起义,起义军攻占了延川、宜川等地,队伍迅速发展到接近2000人,打响了我国北方起义的第一枪。

不过起义很快就遭到了敌人的镇压,虽然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阎红彦接受了磨砺,为他日后领兵埋下了伏笔。

起义失败以后,阎红彦逃到了山西绛州避难,一直到1931年才重新出山。

图片

当时党中央根据陕北的革命局势,要求在山西一带壮大队伍,阎红彦接到任务以后,按照组织要求,组建了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部队。

阎红彦以吕梁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发动当地的百姓,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为我党在山西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10月,阎红彦率军向自己的老家瓦窑堡发动进攻,大军杀入城内,打得敌人胆寒!然而敌人据守城内米山,外加敌人援军赶到,因此阎红彦退出了瓦窑堡。

图片

阎红彦撤退的很匆忙,无法带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他离开以后,他全家被国民党抓捕,在狱中受尽了酷刑,一关就是五年!直到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前夕,他的家人才被释放出来。

为国家四处奔波

1931年11月,阎红彦和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见面,当天大家特别高兴,阎红彦还把陪伴自己多年的手枪当做礼物,交给了刘志丹。

从那以后,刘志丹、阎红彦二人就成为了陕北红军的领导人物,在这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图片

1933年,阎红彦被组织派往上海学习进修,随后他被派到河北省委工作,此时,日本人的铁蹄已经向关内进发,察哈尔成为了抗日前线。

我党根据局势,拉拢了冯玉祥合作抗日,冯玉祥成为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总司令,而阎红彦担任河北省抗日前委成员,他从孙殿英手下带走了一支骑兵连,前往前线抗日。

蒋介石不顾人民反对,采取消极抗日的做法,他一面派人进攻察哈尔抗日联军,一面从内部分化察哈尔抗日联军,造成这支部队很快就四分五裂,冯玉祥辞去了总司令一职,阎红彦别提多么失望了。

图片

阎红彦只好在组织的建议下,前往莫斯科进行学习,并参加共产主义国际的第七次大会,阎红彦刚到苏联,我军在上海的地下网点就被国民党全部拔除!

当时只有上海的电台能和苏联取得联系,这样一来,我党相当于和苏联高层中断了联络!

阎红彦便多了一项任务,要把新的密码本带回国内,可是要带回国谈何容易!阎红彦带这个东西回国,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图片

周总理、陈毅、宋庆龄、阎红彦等

阎红彦于是想了个办法,他把密码本内容全部背了下来!密码本全是英文,阎红彦为此学习了一个月的英文,随后每天背诵密码本,最终成功将里面的内容全部记住。

1935年,阎红彦乔装打扮,从新疆回到了祖国,他原本是想从宁夏直接进入陕北。

但是宁夏当时全都是国民党的人,封锁异常严密,阎红彦没有办法,就绕道北京,打听到中央红军已经和陕北红军会合,目前都在陕北,他又从北京去了西安,最终历经波折,在1935年12月回到了老家瓦窑堡,见到了毛主席。

图片

陈锡联、阎红彦、曾绍山等

毛主席听阎红彦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不禁感慨良多!如今的阎红彦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知识,谈吐也和过去大为不同,让毛主席非常的欣赏他。

阎红彦将密码本的内容全部背诵了下来,后来人们经过对照,发现一字不差!这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让人不得不佩服。

1936年,抗日形势进一步严峻,中国和日本的大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毛主席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红军部队必须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建立根据地,这样才能协助抗日。

图片

然而,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害怕红军偷袭他,所以所有的船只移到了黄河东岸,我军难以过河。

阎红彦获悉这个消息以后,马上亲自去乡下、渡口,组织船夫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帮忙渡河,他成立了水手工会,带领战士们帮着老百姓进行生产,百姓们在他的带动下,全力帮助我军过河。

就这样,我军大部队得以进入山西境内,而阎红彦也获得了毛主席的夸赞:“阎红彦是个好同志,东渡黄河的时候全都靠他!他主动承担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解决的很快,因为他红军才能迅速的东征抗日。

图片

阎红彦随大军进入山西境内,帮我军稳固了根据地,担任了红30军军长一职。这时,西安事变爆发!阎红彦担任我军代表,前往杨虎城军中从事统战工作,到1937年2月回到了陕北。

陈锡联的好搭档

1945年,在党的七大召开后,阎红彦被调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工作,担任三纵副司令员一职,司令员是陈锡联同志。

国民党挑起内战后,对我军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军初期只能被动地组织防守反击,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陈锡联在战斗初期因伤在医院养病,无法去前线指挥。

图片

这种时候,是阎红彦扛起了三纵的大旗!他率军屡次击败了敌人的阴谋,让我军熬过了那一段最艰难的时期。

此时,陈锡联伤愈归队,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导下,我军打了定陶战役,国民党整编第三师被全歼,师长赵锡田被我军俘虏,而俘虏赵锡田的人正是阎红彦。

当时他绕到了敌人的后方,断绝了赵锡田逃跑的可能,这才让我军打赢了这场战斗。

图片

战争结束以后,阎红彦总结经验,当时陈锡联很苦恼,为什么他的三纵明明配置不差,可打起仗来就是没有其他几支兄弟部队勇猛。

阎红彦仔细分析了原因,他认为一切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旧思想在作祟。三纵的战士们作风太涣散,这样的部队没有精气神,是打不了胜仗的。

阎红彦当即召开了思想大会,号召全体战士打起精神,不要为眼前的胜利而沾沾自喜,我们的目标是解放全中国,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图片

阎红彦的发言振聋发聩,让不少战士重新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很快,三纵作战变得勇猛起来,一次比一次打得好,还获得了刘伯承、邓小平的赞赏。

1947年7月,阎红彦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我党战略反攻的序幕。

到了10月,部队已经在大别山驻扎,此时气温骤降,再加上大别山里的严寒,不少战士身穿夏天的单衣,在山里被冻得睡不着觉。

图片

陈锡联唉声叹气,不知道怎么办,结果没几天,阎红彦就带着大批的布料和棉花回到了山里。

陈锡联很纳闷,怎么阎红彦一天就变出来那么多布料、棉花呢?原来,阎红彦擅长做思想工作,他亲自走访了大别山下许多地主、资本家,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国民党。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阎红彦获得了制作棉衣的原料,为我军解决了燃眉之急!

图片

战士们用树枝在大山里弹棉花,用稻草灰把布料染上颜色,一件件棉服就这样制作而成,陈锡联后来回忆道:“穿衣是当时我军最关键的问题,穿不上衣服,我军就站不住脚!阎红彦为我军解决了一件大事!

1948年,晋冀鲁豫野战军被改编为中原野战军,随后陈锡联、阎红彦向宿县发起了进攻,阎红彦每逢大战,必须亲自在前线指挥,哪里越危险,他就越去哪里。

陈锡联笑话他,说他一点都不老实,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交战的时候,陈锡联的指挥所离敌人特别近,是在敌人一辆废弃坦克旁边挖出来的指挥所,都能看到面前敌人的刺刀。

图片

贺龙、阎红彦

那么近的距离,阎红彦一点都不怕,他经常拿着望远镜,探出身子观察敌人阵地,再者就是去壕沟里,探访各营战士,有一次敌人的飞机抛下了炸弹,炸的阎红彦半个身子都被血液浸染,可他丝毫不惧。

此外,阎红彦对下级特别的不错,有一次一位战士说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阎红彦随口说:“你那是在放屁!”

这位战士不服气,直接回怼他:“是我在放屁,还是你这个指挥官在放屁!”当时指挥所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样顶撞领导,恐怕后果不妙。

图片

结果第二天,阎红彦笑着找到了那位战士,说:“昨天你别把我的话放心里!我伤害了你,我向你认错!”

这位战士羞愧不已,当天写了检讨,交到了阎红彦手里,阎红彦说:“行军打仗,意见不合都是难免的,以后记住就行了!”

后来这位战士非但没被阎红彦责备,反而跟着阎红彦,官职越来越高,让他感动不已。

图片

必须要有阎红彦

淮海战役结束以后,阎红彦竟然白了头!原本乌黑茂密的头发,因为一场战争变成了白发,让人看了都心疼。

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当他看到阎红彦的模样以后,对阎红彦开玩笑道:“老阎,你和伍子胥一样了!没关系,以后还会黑过来的!”

1949年2月,阎红彦担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以后,组织需要3名干部从事政治工作和驻外大使,阎红彦的名字赫然在列。

图片

贺龙、阎红彦

阎红彦知道以后很难过,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部队渡过的,如今去干政治工作,真的不擅长。

他找到邓小平,希望邓小平能帮自己求求情,邓小平其实很舍不得他,阎红彦作战有方,还擅长统战工作,奈何组织这是硬性规定,是党中央选的阎红彦,他也无能为力。

从此阎红彦结束了军旅生涯,到了地方从事政治工作,川东行署建立以后,阎红彦担任行署党委副书记和行署主任。

图片

在四川省建立以后,阎红彦担任了四川省省委书记,兼任成都军区政委一职。

1955年,毛主席决定搞一次授勋仪式,就这样,新中国第一次的授勋仪式开始了。

授勋仪式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履历、资历、年龄、派系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原本开国上将的名单有55人(后加入阎红彦、乌兰夫)。

图片

青年阎红彦

毛主席看完这55人以后,马上表示必须把阎红彦的名字加上。同志们告诉他:“阎红彦在地方工作多年,早就离开了军队,他也没有军籍,为什么要加他呢?”

毛主席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第一点,阎红彦的资历绝对很出色,他1925年就参加了共产党,是一位老党员,参加了抗日战争、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解放西南等工作;

其次,阎红彦是根正苗红的陕北红军。陕北红军在我党的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陕北红军里,连一位开国上将都没有,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图片

王若飞、朱德、阎红彦等

当年刘志丹、谢子长不幸早逝,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贺晋年是个不错的人选,可他犯了原则性错误,最后只能当少将;还有不少将军出身于陕北,但没有在陕北红军效力过,还有的是其他地方调到陕北红军的。

这些人都不能说是根正苗红,只有阎红彦,他是陕西人,也是从陕西开始革命,又是陕北红军的早期领导者之一,还曾是红30军军长,目前看来只有他能担此大任。

图片

周总理、阎红彦、秦基伟、宋庆龄等

最后,阎红彦并不是完全脱离军队,他当时还挂名成都军区政委,给他一个上将职位也不会有太大争议。

最终阎红彦成为了开国上将,这不仅仅是他自己应得的,更是陕北红军应得的荣誉,因此在地方工作的阎红彦被授予了这个军衔。

图片

阎红彦

后来,阎红彦去了云南工作,成为了受当地百姓爱戴的第一书记。1967年,阎红彦在云南去世,云南各地百姓知道以后,不约而同的在各地给他办起了追悼会,可见他多么深入人心!

阎红彦的一生是荣耀的一生,他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切,他当上将无可争议!更值得后人的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