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共叛徒之:红军时期叛变后贩毒被蒋介石枪决的叛徒余洒度

 兰州家长 2023-02-18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余洒度

余洒度(1904-1934),谱名修瑞,号梅宣,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三眼桥人。父余家椿(1881年-?),字翰生,号永年,又号稳年,历任湖南司法司科员、宁乡地方检察厅书记官、湖南陆军第三师司令部参议、湖北吏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民政厅第二科科员,1933年奉国民政府铨叙部以荐任职分发江苏省政府任用,侨寓湖北省武昌城内;母亲李氏(1877-1907),生二子一女,余洒度为次子。

1924年6月,余洒度平江初级师范学校毕业;由于母亲早逝,余洒度受其在湖南陆军第三师司令部任参议的父亲影响较大,自小决心从军报国。8月,考入黄埔军校步科第二队,1925年9月6日毕业。余洒度在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副主任的鲁易的影响下,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月18日,黄埔军校血花剧社成立。血花剧社隶属于黄埔军校政治部,社长由校长蒋介石担任,实际领导是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日常事务工作由剧社总务主任、共产党员李之龙负责。蒋先云、王一飞是剧社的主要干部,共产党员杨其纲,为血花剧社秘书,余洒度是血花剧社骨干。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员被迫离开黄埔军校,退出了血花剧社。蒋介石决定改组剧社,组织改组筹备委员会。5月11日,血花剧社以社长蒋介石和筹备改组委员王君强、李超、余洒渡联名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血花剧社紧要启事》,阐明剧社成立以来的成绩和改组原因。

与此同时,蒋介石决定成立黄埔同学会,并派蒋先云、冷欣、贾伯涛、杨引之、余洒渡、曾扩情等为筹备员。1926年5月中旬,在广州中山大学体育场召开成立大会,校长蒋介石任黄埔同学会会长,余洒渡任宣传科长。

文章图片2

黄埔军校毕业照

1926年9月2日,余洒度参加北伐军开始攻打武汉三镇,9月6日攻克汉阳,7日攻占汉口,但强攻武昌时死伤惨重,只好采取围城的办法;10月10日,北伐军终于攻占武昌。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我在当天跟着部队进到武昌城内,会见了陈潭秋等中共湖北区委同志以及我在上海时所派来做暴动工作的余洒度等那一组人。战后聚首,欢欣逾恒。据他们告诉我,他们被困在城内约四十日,做了许多秘密散发传单、粘贴标语布告、传布北伐军胜利等等消息,又曾策动军警投降。余洒度等还投过几次炸弹,扰乱人心。......同志们多以能在武昌城内为北伐尽了一臂之力而自傲。”张国焘在40年后写这段回忆时,两次提到余洒度的名字,可见其对余洒度军事才能是十分赞赏的。

1927年,第二十六师师长杨其昌北伐前与贺龙结拜为兄弟,思想上倾向革命,于是党组织派遣余洒度任第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

1927年6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叶挺的建议,决定帮助张发奎组建总指挥部警卫团,派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主官:卢德铭任团长,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浚,少校团附范树德兼辎重队长,余洒度与卢德铭是黄埔二期步科二队的同学,任中校团附兼第三营营长。

文章图片3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8月2日黄昏时分,卢德铭率警卫团从武汉出发到南昌参加起义。当时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没有通知第四营和正在执行任务的其他连队,实际带走的不足三个营,另有共产党员陈皓、韩昌剑负责的第二十四师新兵训练处在汉口的一个新兵营。为加强对部队的领导,卢德铭对警卫团进行改编:警卫团原来所辖的部队编为两个营,余洒度任第一营营长。

8月5日,警卫团乘船到了湖北阳新就登陆步行,进入江西省境,8月9日到达江西奉新。卢德铭估计已不可能追上南昌起义部队了,决定放弃原定和南昌起义部队会合的计划,由他和团政治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浚去长沙和武汉,向中共湖南省委和中共湖北省委请示部队下一步的行动,由余洒度代理团长,把部队带到修水县休整待命。8月10日,余洒度带领部队赶往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区修水县,途中遇到同族老乡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队,便相约同行,于12日到达修水休整。余洒度派人到南昌和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交涉,把部队番号改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余洒度担任师长。

文章图片4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暴动爆发,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任师长

起义爆发后,全师四个团,以长沙为攻击目标,分路进军,一路上惩办上豪劣绅,消灭地主武装,声势浩大,但在敌人的追击下接连失利:9月11日,第一团遭邱国轩部袭击,团长钟文璋弃职逃走;9月17日,第二团在浏阳遭长沙敌军袭击,团长王新亚也弃职逃走;9月19日起义军在浏阳文家市会合时全师只剩1500余人;9月20日,起义部队在毛泽东、卢德铭、余洒度的率领下,从湖南浏阳向湘南转移;9月23日,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部队撤离,在江西萍乡芦溪牺牲;9月29日,第1师到达江西永新三湾,全师不足1000人。三湾改编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余洒度不再担任师长,被编入军官队任一般干部,只保留前敌委员会委员职务,前委书记仍为毛泽东。

1927年10月3日,起义部队在宁冈古城的时候,余洒度接到了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写给毛泽东和余洒度的一封便信批评,并让其去湖南汇报工作。起义以来,余洒度与毛泽东在军事上、政治上一直有分歧,不愿意钻山沟里打游击,自三湾改编后更是心怀不满,早已萌生去意,于是毛泽东便派余洒度前去中共湖南省委工作并请示工作方针。10月12日,余洒度和苏先骏在湖南酃县水口离开了起义部队。

余洒度到长沙向湖南省委报告工作后,留下来担任省委军事部长。1927年10月19日,他写了一篇《警卫团及平浏自卫军合并原委参加此次两湖战役报告略书》,刊登在中央内部秘密刊物《中央政治通讯》第13期上,该文后来成为研究秋收起义的重要文献。

192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派余洒度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秋收暴动以来的情况。由于要躲避国民党特务的围捕,中共中央不断改变接头方式,余洒度到上海不久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29年11月,黄埔革命同学会在上海成立,成员由黄埔军校各期中的部分进步学员组成,继续坚持反蒋斗争,与蒋介石领导的“黄埔同学会”相对抗。总会设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桃源村8号,余洒度任会长,周士第、韩浚等11人为委员。

在此期间,在外奔波多年的余洒度,与江西九江的雷氏结婚,1931年2月16日,其儿子余贤舜出生。但是好景不长,1931年8月17日下午,邓演达在上海被逮捕。当晚12时许,黄埔革命同学会总会也被查封,余洒度、陈烈、黄雍等20余人被逮捕,总会机关被破坏;余洒度随即“悔过自新”叛变,成为戴笠的干将。

文章图片5

戴笠

1931年9月20日,位于南京三道高井十八号的《中国杂志(南京1931)》成立,余洒度任社长,并撰写了《九·一八以后之中国面面观?》、《二十年度之双十》、《团结运动小议 》等文章,发表在1931年第2、3、4期上。当时的南京三道高井,是一排不成格局的旧式建筑,是戴笠培养特务骨干的地方。同年冬,余洒度作为戴笠的十四个重要骨干之一,进入“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受训。

1932年3月1日,国民党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力行社成立,余洒度成为力行社的一名重要成员。3月27日,余洒度、李秉中、陈春霖等人作为华北宣传总队的先遣队,从南京火车站先行出发,到北平待命。

到北平后,余洒度先主持《北方日报》,参与创建力行社外围组织——复兴社北平支社,后到晋绥军第六十一军担任少将政训处长。当时国军贪污腐败严重,很多军队将领利用职权走私贩毒牟利,余洒度也参与其中。

1934年,北平第六十一军走私贩毒案发,作为政训处长的余洒渡参与其中,1934年,因其妻参与走私和贩卖吗啡,被宪兵查获,由北平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检举,余洒度被逮捕到南昌,经军法审判,蒋介石亲批被处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