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振奋人心的一个时刻。 2022年,苏州完成GDP23958.3亿元,以1000亿元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过香港(GDP22937.2亿元)。 那个曾经让大陆城市无比仰望的香港,那个20多年前艾敬演唱的《我的1997》回荡在大陆城市大街小巷的花花世界,已经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了。 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的GDP一度接近内陆的1/4,人均GDP更是达到内陆的50倍。 1997年回归这一年,香港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770亿美元,比北上广深和重庆加在一起的GDP还要多。 当时的香港,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而现在,它正和普通人一样站在我们对面。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在后来的日子里GDP都超越了香港。 现在,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GDP超过香港,从中可以让我们解读出什么? 01.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对香港的冲击是巨大的。 但苏州面临疫情压力同样不小。 据我们观察,苏州去年GDP之所以超过香港,很大程度是因为制造业。 在疫情中,苏州的制造业真正扮演了中流砥柱的坚挺作用,展现出强大的“免疫力”和“抗疫性”,即便是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仍能给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事实是,曾经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轻工业产品制造基地的香港,已经没什么像样的本土工业了。 今天香港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和房地产。 而在几十年前,制造业才是香港的根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制造”风靡全球,最高峰时,香港有近一半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的工作。 但从业之利,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不如金融。 随着经济的繁荣,香港走上了和欧美国家相同的道路。实体经济大举撤出,香港的经济和金融、房地产业越捆越紧。 到90年代初,香港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香港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越是蓬勃发展,越是抢夺制造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当有容易的钱可以赚,那些长期非常重要、但短期辛苦的行业就难以发展。 光鲜的外表下,实际上产业危机的魅影已经无限逼近。 金融行业的确很赚钱,但是,硬实力的较量绝对不能只看金融。 从1990年开始,香港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快速下降,到今天仅占1%左右。 新加坡的李光耀曾这样评价过香港,“他们制造出什么行销世界的产品了吗?没有!” 制造业虚弱的最大弊端,就是经济更容易受到周期性萧条和国家、地区间博弈的伤害。 97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世界经济衰退,都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虽然香港开始认识到了制造业的不可或缺,2022年5月,香港行政会议通过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将“创新及科技局”改名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这一举动被认为是新一届特区政府以新经济、新工业推动香港发展的管治思维。 香港当局还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香港制造”名气的一系列口号,但这条路,已经变得无比艰难。 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下,没有制造业的城市,注定走不远。 02. 反观苏州,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升级。 当香港继续沉迷于金融的胜利时,苏州一直在坚持打造自己的制造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创造了全国瞩目的“苏南模式”。 90年代,甚至流传“苏州堵车,全球缺货”,可见苏州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2003年、2004年,苏州连续两个上半年超过深圳,向一线城市发起冲击,2003-2010年间,苏州都是继北上广深之后“内陆第五城”的存在。 长期兢兢业业积累自己的制造业优势,让苏州成为了我国制造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不仅涵盖电子信息、化工、纺织等489个工业小类,在纳米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高端钢铁、半导体等领域竟然都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水平。 2022年,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2819.7亿元,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万亿规模的产业,何等惊人。 苏州的“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也处在加速扩张的狂飙之中,创新药物产业创新集群更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2年生物药五项指标全国第一,总产能占全国超30%,创新企业数量、创业人才规模、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数量、企业融资总额占全国均超20%。 的确,和金融业、互联网这些不断掀起造富神话的行业比起来,制造业显得笨拙、乏味。 甚至有些落伍。 也听说了很多富二代不愿意接班,宁可去开个酒吧、咖啡店的故事。 但正是那些发生在车床和轴承之间的故事,才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石。 今天的苏州,产业集群已经开始向创新集群迈进,在科技创新、新型产业培育方面,连上海都承认苏州值得学习。 “创业+集群+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增长和赚钱的问题,它更会促进高等教育、激发科技创新、增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性,人才涌现、创科火热、产业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 到今天,16万家工业企业、超200家上市公司、一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了苏州拼经济的最大底盘。 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小马拉大车”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逆天。 苏州GDP超越香港,绝非偶然,而是实体经济重要性凸显之下的必然。 03. 很多人认为,当下的经济环境,单纯对比城市之间GDP没有意义。 确实不应该信奉唯GDP论,但我们应该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像苏州这样的普通地级市,竟然可以和香港这种国际化大都市进行比较了。 而且,还是在硬碰硬的GDP领域超过香港。 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吗? 你换到20年前甚至10年试试? 回归到底层逻辑,教育、物价、收入、社会保障这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指标,归根到底,都是在GDP这个框架下对比,才更有实际意义。 当然,不可否认,在很多方面,苏州和香港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绝对不是很多年前那种绝望到让人自卑的天壤之别,而是可以理解、可以追赶的、可以望其项背的差距。 苏州仍然是那个低调务实的苏州。即使这次GDP超越香港,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但在我意料之中的是,苏州的官方媒体对此几乎没有什么动作。 但别人不说,我们还是要说的。 说的目的,不是为了吹苏州有多强,而是让更多人感受到苏州发展的信心。 更有自信让苏州这座城市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有自信在产业集群的建设基础上把苏州推向国际化,更有自信当好“探路者”,去实现伟大的“苏州梦想”。 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在经典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说过一段话: 当你真的很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世界都会形成合力帮你完成。 不管是追寻梦中宝藏的牧羊少年,还是今天站在新起点上的苏州,这应该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