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熟悉的感觉,原来是童年

 厚仔 2023-02-18 发布于江苏

其实一直有计划,却一直在拖延,今天和姐姐一起回了一趟老家,虽然说是老家,可是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家,毕竟那不是妈妈和爸爸的老家,那只是我们搬去的一个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家,我在那里出生,生活五六年的样子,离开那里已经24年之久了,24年对于一座城市或者一个乡村,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下车,一脸的蒙圈,找到那个标志性建筑,邮局,还是没有摸清记忆中的路,问了一个快递小哥,“二队在哪”,果然小哥也是一脸的蒙圈,毕竟我们记得的都只是二十多年前的路,他不知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果然询问一个有了年纪的人,一下打听到了,走在我根本不认识的路上,姐姐们感慨,这个桥很熟悉,那个房子还在,而我像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一样,这不应该是我想得样子,平时的记忆里分明记得的景象,怎么会没有一点印象呢。

也许那时还小,记忆有些错乱,也许在姐姐的话语里,我自己重组了一个关于儿时的记忆而已,事实上我根本不记得那时的样子。

我开始有些彷徨,我一直想要重新找回的童年,却跟我一点缘分都没有,我不记得,也想不起什么,突然,好像见过的路,好像见过的商店,好像见过的田地,我窃喜,原来我没有忘记过这里。我是一个好梦者,几乎每天都会做梦,我曾梦过一个村庄,一片田地,一个小商店,我以为那是我梦里的一处景,原来那是我儿时的家园。我以为我记不得的事情,原来从没离开过我的记忆,只是存在我的梦里而已。

偏偏我的家被拆了,看不到曾经的家园,有些失落,也感慨,如果不是这么拖延,犹豫,我一定可以看到那个我出生的家的,没有如果,没有时光机,现实总在告诉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不要遗憾,而我们总在挑战时间的无情,输的多,赢的了了。

家后面的田地,记得有张照片应该是在这里拍的,照片里的我一头大汗,头发乱糟糟的,黝黑的脸,真的土里土气的是个乡下孩子。现在田地被围了起来,只能这样看着,想着。

后面的山上有个“风车”,原来我小的时候就已经见过“风车”,只是忘记了,难怪长大后的我也总觉得风车好漂亮,想站在下面合影,所有的熟悉和喜欢,似乎都冥冥之中早已有了注定。

刚进入巷子里的那个小商店,好像没什么生意,却还在,我不记得是不是这个商店,我记得和邻居的孩子买过零食,三五个老人坐在商店门口聊天,也许他们认得小时候我的样子,也许我们在那些年有聊过,只是现在成了陌生人。

走过每一条小巷都像是家的模样,一扇半开着的大门,好像穿越般回到了那时,每个村子的房子构造似乎都一样,透过半掩着的铁门,看到里面的样子想起了我的第一个家,有种想推开门进去的冲动,却怕吓着了别人,只得偷拍一张,走了回来。

某户人家的门上贴着文明家庭的标牌,我记得我家之前也有一个大大的奖状,这个村里一直都有这样的评选吧,至今没变。

村里的人比城市里的要热情很多,去买杯饮料,结账后习惯的扭头就走,老板娘顺口说了句“走了啊?慢着点”,好像是一直生活在这里的邻里一样。路上看到有摊煎饼的,记得奶奶喜欢吃,就进去买了一点,自己想买多少就拿多少进里屋去叠,姐姐进去还没收拾好,小外甥有些饿了,摊煎饼的大婶说“饿了就直接拿点吃吧”,我从里屋出来看到外甥手里的并不只是一点的煎饼,也没有算进我们买的煎饼的价钱里。村里的人总有种乡里乡亲的感觉,不陌生,虽然都是陌生人。

我在想,如果一直生活在这里,即使土里土气,我也一定会比现在好客很多。或许因为天气有些阴凉,小雨,路上的人很少,偶尔几个小孩在嬉闹,路很宽敞,大家也都相识,孩子们在外面自己玩着,大人们也不会过分担心,这也比城市里好很多。每次奶奶想出去走走,似乎都找不着伴,路上的人即使来往的多,也没有几个是可以打招呼寒暄的。

每家每户门前都种着树,这是我最喜欢的家的样子,如果我有一个家,我希望我家门前可以种着一棵树,可以开花的树,我可以数着掉落的花瓣,可以在树下乘凉,最好有几个石凳,我们能促膝长谈。

我真的记不得这里的事情,我能记住的都是梦里出现的模样,没有看到那个可以从我家的楼上直接跳到隔壁家的房子,没有看到红色的大铁门,来晚了,也不是太晚,还有爸爸卸硫磺的地方没变,小商店还在,那个水沟也还在,还有鸭子在游虽然不是那年的鸭子。弯曲的路还是通向家的,还有鸡鸣狗吠,还有风车,还有田地,没了我们,那里还是别人的家,我们成了路人,奇怪的路人。


该回家的时候就回家,家里有等我们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