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绛州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 段衍超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导师 仝建平教授
【摘要】:宋代绛州为雄州,辖七县,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稷山、绛、垣曲和临汾市曲沃、侯马、翼城及襄汾县的汾城镇、赵康镇等地,北依河东路,南邻永兴军路和京西北路,地理区位比较突出。宋代绛州地处防辽御夏重镇河东路的最南端,政治环境较为安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比较发达,是宋代河东路粮食的主要产地,其粮食储备也十分丰富,在支撑宋代国防和赈济灾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绛州历史悠久,历来为河东巨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始置绛州,绛州之名自此始;宋代绛州户口繁多,是河东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绛州地处秦、晋、豫往来交通要道,铜、铁、煤等资源富足,又有河汾水运之利,商贾之风盛行,较多民户参与到商业活动中,商税税额在河东路也居于前茅,因此宋代也十分重视对绛州官员的选拔和任命;在宋代相当一段时期内,绛州每年要向朝廷进献一定数量的羊、马,是国家重要的马匹和肉羊的供应地;宋代绛州的文教在河东路也十分突出,较早设立州学,屡次兴修文庙和学宫,弘文兴学的风气浓厚。另外,绛州的佛教在宋代迅速恢复并取得新的发展,信徒众多、寺庙遍布,当地祠神信仰种类庞杂,数量丰富,其中主要以国家赐额祠神和水利祠神的信仰为盛。但随着商贸的日益发展,绛州质淳朴素的民风却日趋淡薄,奢侈之风逐渐兴起。宋末,绛州军民也曾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目录】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8页 (一)选题目的第8页 (二)选题意义第8页 二、研究动态第8-11页 (一)对宋代绛州垣曲县“店下样”的研究第8-9页 (二)对宋代河东路的研究第9-10页 (三)对宋代府、州的研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1-14页 第一章 宋代绛州的政区沿革第14-26页 一、宋代绛州的政区概况第14-17页 二、宋代绛州的政区沿革第17-26页 (一)宋代以前绛州的政区沿革第17-22页 (二)宋代绛州的政区沿革及辖县第22-26页 第二章 宋代绛州的主要职官及政事活动第26-48页 一、知州第26-36页 二、通判第36-38页 三、绛州辖县主官第38-43页 四、宋代绛州的主官活动第43-48页 (一)重教化、兴文教第43-44页 (二)修水利、解纠纷第44-45页 (三)建亭榭、美环境第45-48页 第三章 宋代绛州的经济第48-84页 一、绛州的户、口第48-58页 (一)与河东路南部主要府、州相比第48-53页 (二)与相邻交界的别路府、州相比第53-56页 (三)与宋代其他雄州相比第56-58页 (四)小结第58页 二、绛州的农作物和粮食产量第58-62页 (一)农作物第58-59页 (二)粮食产量第59-62页 三、绛州的农田水利建设第62-67页 (一)淤田第63-64页 (二)泉水利用第64-67页 四、绛州的盐业及铸铜业第67-72页 (一)盐业第67-69页 (二)铸铜业第69-72页 五、绛州的商税第72-75页 六、绛州的方贡和名品第75-77页 七、绛州的自然灾害第77-81页 八、小结第81-84页 第四章 宋代绛州的文教与社会第84-112页 一、宋代绛州的教育和风俗第84-89页 (一)教育第84-87页 (二)风俗第87-89页 二、宋代绛州的宗教和祠神信仰第89-104页 (一)宗教第89-99页 (二)祠神信仰第99-104页 三、宋代绛州籍的名人及其贡献第104-112页 (一)官员第104-108页 (二)绘画艺术人物第108-109页 (三)州学教授和乡里孝子第109-112页 第五章 宋代绛州军民抗金自卫斗争第112-116页 结语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