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疑义】
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人或疑之。本节经文,就是这一理论的渊源,它是用具有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的阴阳学说来说明的。如泛泛读过,则其理难明。
【析疑】
一、“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味:指药物之味,味有质,属阴,故曰阴味。
下窍:指前阴、后阴。所谓“阴味出下窍”者,味有质,属阴,阴者沉降向下,故下出于二阴之窍。
阳气:指药物之气(性),气无形,属阳,故曰阳气。
上窍:指口鼻等窍。
所谓“阳气出上窍”者,气无形,属阳,阳者浮升向上,故上岀于呼吸之门。王冰:“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
二、“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此论阴阳中复有阴阳。味属阴,阴中再分阴阳,则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
三、“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中之阴”
同样的道理,气属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
四、“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泄:指泻下作用。
发泄:指发汗功能。
马莳云:“唯味之厚者,为纯阴,所以用之则泄泻,其物于下,如大黄大寒,味极厚,为阴中之阴,主于泄泻,李东垣曰酸苦咸寒是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所成用之则流通,不至于泄泻也,如木通、泽泻,为阴中之阳,主于流通,李东垣曰酸苦咸平是也。
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所以用之则发其汗于上,如麻黄为气之薄者,阳也,升也,故能发表出汗,李东垣曰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纯阳,所以用之则发热,不止于发汗也,如用附子,则大热之类,李东垣曰辛甘温热是也。”
这四句的重点,是说明药物四气五味的功能。
【小结】
本节经文首二句是揭示药物的升降浮沉,阳升阴降,阳浮阴沉也。
升,是指药物的上升作用;降,是指药物的下降作用。升为阳,降为阴也。浮,指药物的发散作用;沉,指药物的降逆作用。浮为阳,沉为阴也。
药物的升降浮沉,在立方遣药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因疾病从部位上来说,有上下表里的不同,从病势来说,有上逆和下陷的区别,故用药时要以药物升降浮沉不同的性能进行处理。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和它的气味是有内在联系的。
一般地说,凡是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大都能升能浮,如麻黄、桂枝、羌活、防风之属;凡是味苦咸酸,气寒凉的药物,大都能沉能降,如大黄、芒硝、芍药、牡蛎之类。
故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也。
至于药物升降浮沉的应用,仍须用阴阳加以阐明的。
这一点,张元素在他的《医学启源》谈得比较清楚,他用阴阳的理论,对药物气味功能,作了不少具体的说明,使我们对药物气味阴阳的作用,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启发。
三、四、五、六句,重点揭示出了药物四气、五味的阴阳属性。
盖药物的性能,概言之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首两句,揭示出了升降浮沉。
三至六句,接着揭示出四气五味。由于药物本身具有寒热温凉四气,气为阳,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味为阴,则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亦阴阳中还有阴阳也。
七、八、九、十句,是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功能的说明,还是用阴阳原理来概括的。
如药物有气、味,气为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能助阳发热;气薄的为阳中之阴,有发散功能。
味为阴,味厚的为阴中之阴,有泄下作用;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有通利作用。
实质上,这一阴阳的划分,是概括地说明了药物气味在治疗上的反映,从而使我们对药物功用的认识,可以执简驭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