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必烈两次东征,为什么都失败了

 茂林之家 2023-02-20 发布于湖南

忽必烈远征日本失败:是败给了台风,是败在了战船上,还是……

强大的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两次东征日本,为什么都铩羽而归?

强大的蒙古帝国

大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横扫天下无敌手。蒙古铁骑三次西征,到达黑海,消灭了花剌子模国,占领了今天俄罗斯中亚、伊朗、阿富汗大片土地,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盛极一时。可两次东征日本,为什么都铩羽而归?

忽必烈时期两次东征日本

1.第一次东征

忽必烈第一次东征日本是在1274年,也就是元朝刚刚建立不久(1271年),还没有灭南宋。

在攻打日本前,元屡派使臣出使日本,本想日本朝贡,和睦相处。岂料好几次使臣东渡,日本方面回应平淡,要么不作回应而不了了之,要么拒绝。忽必烈忍无可忍,决定动武了。

通过多次出使,对日本的风土人情、国家情况、军事布防等还是进行了一番考察。

元朝使臣赵良弼在日本足足逗留了一年,他回国后对忽必烈是这样说的“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是谓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巨壑也。臣谓勿击便。”(《新元史》)但忽必烈还是攻打日本了。

远征日本,需要番属国高丽的配合,以此作为后勤保障,要求发兵五千六百人助攻和派遣水手、梢工六千七百人和战船七百艘协同作战。

两次东征图

第一次东征日本,至元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忽敦为元帅,蒙汉、高丽组成联合舰队,其中蒙汉军25000人,高丽三翼军8000人,高丽水手6700人,合计35700人,战船900艘。

元兵乘船最先是达到日本的马岛,占领马岛后顺势攻下了壹歧岛,后博多湾,在这里双方军队进行了激烈地战斗,各有胜负,最后以元军占领了博多湾东部的箱崎而结束。

正当元军在计划进攻太宰府的时候,十月二十日晚当夜大风雨来袭,蒙军船只触岩石而遭受破坏,不得不撤退,所损失得兵力大概在13500人左右。第一次东征就此突然结束。

日本认为蒙古的突然撤军,是因为“神风”护佑。

2.第二次东征

1275年,忽必烈遣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等人诏谕日本持国书打算和日本修好,镰仓幕府的北条时宗却把杜世忠等人押到龙口给杀了。

1279年,忽必烈再次派周福等人为使者去诏谕日本,没想到日本又把周福等人给杀了。

因种种原因,这些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忽必烈的耳朵里。忽必烈很愤怒,他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坚定了武力完全征服日本的决心。

1281年2月,元军再次出发东征日本,蒙军出兵总计十四万二千人,三千五百艘战船,分两路出征。其中有江南十万蛮子军,东路军二万五千人的高丽军,蒙汉正规部队只有一万五千人,包含了忽必烈的精锐侍卫军四千人。

日本对这一次战争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守军在滩头阵地修筑了石坝。

五月份元军东路再次攻下了日本的马岛、壹歧岛,但在进一步进攻博多湾时遭到了日本强烈抵抗,遭受了重大损失,无力再战。后江南军来援,两处兵力合在一处与开始在鹰岛与日军鏖战,元军久攻不下。

8月1日,突然台风来袭。台风过后最后经过一番考量,都决定撤退,但是撤走的只是少部分将领和军士。因为船只不够,导致将近十万元军被抛弃在日本本土,他们孤军作战,最后被日本斩杀6万多人,还有近3万人被俘虏。

日本为了报复“尽杀蒙古、高丽、汉人,谓新附军(蒙古灭南宋过程中收编宋军而组成的军队)为唐人,不杀而奴之。”(《元史》)

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再次以失败告终了。

为什么会失败

对此,很多人探讨失败原因,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败于台风。

这两次东征过程中的台风,都对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连日本人都认为是“神风”拯救了日本。恶劣的条件让元军损失大半,尤其是第二次东征,直接让元军减少了数万士兵,无数的战船和武器辎重都被摧毁,元军当即丧失了战斗力,立足传统文化角度说,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的力量总是认为是神秘的,归功于天神,北方人也没见过台风,认为是神明不让如此。

很多人认为,元军蒙古骑兵,善于陆地作战,在海上发挥不了其优势,对海战并不擅长。

一种是败于战舰。

据日本《产经新闻》2015年7月2日报道,日本琉球大学考古学教授池田荣史确认在松浦市鹰岛近海深约15米的海底发现的木制沉船,是元朝进攻日本的军船,这是发现的第二艘能辨明船体构造的元朝军队沉船。据推算,改船体长20米,最宽处达6—7米。

后来专家研究分析,这些战船残骸布满了铆钉,而且还有一些刻有“川船”记号,这是失败的原因。铆钉比较多的战船残骸说明,这些船板是从旧船上拆卸下来直接使用。主要因为当时时间紧、任务重,高丽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战船打造任务,他们就想办法,粗制滥造了。“川船”的记号说明,有些船以前是用来做普通河船的,古代的“川”指内河。河船不如海船坚固,不必考虑台风等因素影响。这也是战船质量不够的证据。

一种是诸将失和军心瓦解。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在其《木兰花慢》词中提到:

“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葺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分明一盘棋势,漫教人、著眼看师言。为问鹍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整首词隐约表达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战事,有人解读“薏苡又何冤”,正是以马援之冤代指元军内部的猜忌失和,暗示元军东征日本失败之因。

“薏苡”的典故,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史事。《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称,马援征伐越南时,曾听说当地有一种“薏苡”的植物,其果实(即薏仁)可食用,有轻身健体的功效;服用后还可以避南方瘴气之害。于是归国途中,他便将这种植物的种子载了整整一车回来,以便在国内种植推广。可当时却有大臣向皇帝诬告,称马援载回国的车子里,曾经载有满满一车的珠宝。

换一个思路

姑且不论孰对孰错,让我们先看看以下的话: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

天时、地利、人和,何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