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半夏泻心汤:湿重、寒湿、舌苔底红、苔白腻 黄连阿胶汤:热重、失眠 《内经》谓之“不寐”、“不得卧”。 成因有痰火上扰者 营卫阴阳不调者 心脾气血两虚者 心肾水火不交者。 陈士铎《辨证录》云:“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 思虑过度,暗耗心阴,心火不能下交于肾 阳用过极,肾水难以上济于心。助火伤阴, 黄连阿胶汤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难经》所谓“泻南补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素问·奇病论》说:“胞络者,系于肾。”《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肾不交、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反下移入胞中,逼迫经血淋漓不止。阴亏火炽,故治当壮水制火,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为法,投《伤寒论》的黄连阿胶汤。 月经过多、胞宫血分热毒迫血妄行所致。月经量多色红,或淋漓不绝,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脉弦数有力等。 阿胶、赤白芍、鸡子黄养血止血,滋水制火,以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止血。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 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 黄连、黄芩二味,苦寒、泻火,燥湿; 阿胶、白芍、鸡子黄,滋阴益水,补血止血。 失眠:心火亢盛,肾水亏虚之心肾不交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心神被扰,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黄芩苦寒直折心火,以除烦热;阿胶、芍药、鸡子黄滋补肾阴而养营血, 清心火,下滋肾水以交通心肾,共奏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功。 口腔溃疡、心阴血亏虚,心火独充之不愈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心经的别络上系于舌。 气上通于舌,心阴血不足,心火充盛,随经上扰, 出现口腔溃疡 黄连、黄芩二味,清心泻火,直折火热, 阿胶、白芍、鸡子黄滋阴养血,以补心之阴血不足 清心火、解热毒、滋心阴之功。 热邪之痢疾 湿热毒邪结滞于肠 热毒伤阴耗血,且火灼血动,血不归经,随大便夹杂而下,致阴血亏虚。 黄连、黄芩二味清热、解毒、燥湿 阿胶、赤芍、鸡子黄三味,可养血,又可凉血,清热燥湿、解毒养血、凉血止痢之效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二亦有“春温内陷下痢,最易厥脱,加减黄连阿胶汤主之” 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 湿热下注,下焦阴血耗伤。 心火充盛,心与小肠为表里,移热于小肠,导致小肠泌别清浊失职,多因湿热毒邪, 膀胱气化不利,伤阴动血,小便混浊,淋漓不畅或尿频、尿急、尿赤、小便淋漓涩痛 黄连、黄芩二味,可上泻心火、下清小肠火,更可淸利膀胱湿热,小肠自可蒸腾气化 阿胶、白芍、鸡子黄滋阴养血,水生火降。系下焦湿热阴伤证, 较猪苓汤证,热毒阴伤俱重,而水湿不甚 牙痛:胃火亢盛、阴血不足 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 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 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 |
|
来自: 花无缺3myj1j3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