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四气生五味。“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以偏救偏,使归于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治疗大法:阴病以阳药治之,阳病以阴药治之;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阴虚滋其阴,阳虚扶其阳,反了则害。 李时珍《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直达颠顶。如牛膝引入下焦,细辛可直达颠顶。炮制:酒制则升(细辛也升)、姜(辛)炒则散、醋(酸)炒收敛、盐(咸)炒下行。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记录中药的古籍,成书于东汉,记载365种中药,分上品120种,中品125种,下品120种,可能与一年365天和人体365个穴位有关。 一、四气:寒热温凉。还有平气,实际上平气不平,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平和不太显著而已。《神农本草经》:“五性焉,寒热温凉平”。细分有程度差异,“大热”、“大寒”、“微温”、“微凉”。细分有寒性药、凉性药和热性药、温性药。《本草纲目》: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 例如:石膏、知母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能治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也就是寒性和凉性药具有清热性质,热性和温性药具有祛寒、回阳作用。 王叔和:“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二、五味:一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二是指具有五种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是最基本的分类。除五味外,实际上不止五种,还有淡味或涩味,与五行相配对,淡近于甘,依附到甘,涩味依附到酸味。淡味,有淡渗湿利湿作用,如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涩味,收敛止汗、涩精的药,久咳收敛肺气、涩能收涩。 1、五味也分阴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能走,淡能渗。 2、《素问·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辛散:辛味能散能行。行气、行血。肾苦急,辛以润之,辛入肺,肺属金,金能生水。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辛散,如当归、川芎、细辛行血,木香、香附能行气,桂枝、麻黄能祛风。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凡是辛味药如紫苏、麻黄等能发散表邪,香附、豆蔻等均能行气宽胸。 甘缓:甘味能缓能补能和。缓急、补益、和中、调和药性。有缓急止痛、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的作用。甘缓,指缓急作用如拘挛;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凡是甘味药如黄芪、熟地等均能补益气阴,甘草、红枣等均能补虚缓中。 酸收:酸味能收能涩。收敛、固涩。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能收能涩,固表止汗;如麻黄根、浮小麦、酸枣仁、五味子、百合、诃子、白芍、山萸肉、收敛涩肠止遗精滑精止白带作用。凡是酸味药如石榴皮、五倍子等均能收敛固肠,山萸肉、五味子等均能止脱涩精;。 苦坚: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坚阴(这里的阴可指六腑,坚即是指坚阴,苦味多寒,有清热、防止伤阴作用)。泻火存阴,如清胃散、导赤散、承气汤等。(坚壁清野。将野外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物资清理收藏起来。坚阴,将四散的阴液清理收藏。)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如大黄能泄能下气,苍术、白术能燥湿(味道可能偏甘或偏苦,但实际上是指作用,非指味道)。凡是苦味药如黄连、黄柏等均能泻火燥湿,大黄、芦荟等均能泻热通便。 咸软:软坚散结、泻下。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软坚散结,如鳖甲、贝母、芒硝(能泻下通便、软粪便内结)等。凡是咸味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能消痰软坚,玄明粉等均能润肠泻下。 涩味,近于酸,固涩。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淡味,渗湿、利尿。“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神农本草经》未提淡味,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故只言五味,不称六味。淡近于甘,尤其是健脾的药,但不一定味道是甘。如山药、甘草、大枣、黄芪、党参、白术等。 3、实际上,五味是指五种作用,非指原始味道;是按临床来定义,非按药味来分。如甘能补,甘不一定是甘的,如山药能补,能和中、缓和;甘草、大枣还能调和诸药。酸味入肝;苦味入心,如黄连、浮小麦;甘味入脾,如大枣;辛味入肺,如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等;咸味入肾,如补肾利水的药。有湿是脾阳虚的表现,一般配合温阳才有效。通过健脾可化湿,如用茯苓、山药、薏苡仁;利尿的药如茅根、车前草等,长期使用会伤阳气。麻黄止痛、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效果好,用药要用有本事的药。如麻杏石甘汤,麻黄与石膏,麻黄散寒、发散,石膏清热。阳气不足而又便秘时,大黄、附子可同用。此外,另有淡味药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尿作用,但淡非显著味道,一般仍归五味中的甘味。气属阳,味属阴,接近中性的药作用不是很大。 |
|
来自: 风声之家 > 《中药煎、制、服用 膏药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