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的书,都是“答案之书”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3-02-20 发布于甘肃
编者按: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最便捷、最纯粹的方式是阅读。因为爱文字、爱阅读,我们时时检阅,常常忧心,也自然对阅读本身产生思考。

爱读书的人,究竟是在读什么?我们为什么热爱阅读?到底什么才是阅读的本真?本期精神家园,我们来聊聊“读书”。

策划-本刊全媒体
统筹-本刊记者 刘博文

所有的书,都是“答案之书”
文-蝌蚪

文章图片3

每逢过年之前扫除,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收拾书架。

无他,因为我的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我有一点点的强迫症——同开本的书要题材一致的放在一起,同一作者的放在一起,条件允许的话还要分出版年份……这就意味着,一场普通的整理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排列组合工程。

我有两面墙的书。从学生时代开始,我买书就上瘾,从畅销书平均16.8元的年代一路买到定价随缘的现如今。从书架上看过去,与出版年份、定价一同变化的,可能是题材。我的中学时代赶上了青春文学蓬勃发展的年代,我的书架上有很多类型的作者发迹的第一本书、第一篇连载。后来又有一段时间发疯似的看武侠小说,相似题材一整套一整套地买。再后来的诗集也是,漫画也是,矫揉造作的文化评论也是。我的书架上堆满了曾经风靡市场的畅销书,像一场黄金时代的落幕,或者青春与书的坟墓。

跟很多从小学时就开始读名著的人不同,我几乎是上了大学才开始看那些父母眼里的“正经书”,直到此时我的书架上才出现了人文社科或是翻译文学。一次地铁上碰到一个同样在看弗朗西斯·福山的姑娘,因为拿着书上地铁的人目的地都不太近,所以聊了起来。她说起高中的时候看钱穆和奥威尔,问我当时看什么。我说:“我吧,我当时可能在看《名侦探柯南》。”

在看闲书这个问题上,我从未觉得我当年的阅读类型荒废了青春中最好的十年。也许是精神胜利法,但我依然觉得,每个砸进你眼里的字都不是白费的,就算是看一本青春疼痛文学,我好歹也咂摸了人类最宝贵的情感。

看书是最丰富、最触手可得的客体经验。每一本书所展示的世界侧面是不同的,有的光鲜,有的不堪,有的书存在本身便构成人类历史,有的书摆在那像一出行为艺术。所有这些,林林总总汇聚成这个真实的世界。

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用脚丈量世界呢?时间是线性的,每个人拼尽全力,一生也只能过一种人生。而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书里,时间是一种真正的第四维度,而你像一个高维生物一样,检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明,跟踪不同人的生命。如果你在吃早饭时捧起这本书,废寝忘食地看一天,十几个小时过去,书中人走完一生,而抬头回望你的世界,夕阳西沉,平凡的一天才刚刚落幕。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纳尼亚的魔橱,是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爱丽丝的镜子,是洞穿哲人思绪的眼睛,是可以直接触摸历史的双手,是听得进别人声音的耳朵,是为人之美德而鼓动的心。对书有所选择,就是放弃体验不同的生活。

在脚步所不能及的世界里,我们从书里看见我们的来路,看见几十万年前智人如何走出非洲,把七颗星星的故事带到七大洲;我们也能从书里看见我们可能的归途,揣测科技将带领人类走向哪个方向,在星辰大海中我们如何前行。书里有世界之大,也有人心之幽微。我们可以从书里看见人如何走出旧生活的囹圄,看见相爱的人如何战胜自己踏出那一步,看见人心里的狮子与眼睛里的白兔,看见信念的深处与死亡的后面,看见人与世界的相斥相容、自我与自我的争执不休。

书里有撬动历史的桅杆,也有掷出命运的铜板。

所以,对我而言,没有好的书与坏的书,也没有该读的书与不该读的书。

不妨说,所有的书,都是“答案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