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为什么有的人身体很虚了,还成天想男女之事?这里面蕴含着大智慧。后面跟大家分享一个补充精气神的古方。 开头那句话,出自《黄帝内经》,老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人的身体要好,就看这精气神足不足,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 “精满不思淫”,并不是说精足的人完全没欲望,而是有正常的欲望,但不会整天沉迷于这件事。反过来理解,如果一个男人没完没了地想女人,那起码说明一个问题:他精不足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有的年轻人过度“用手”,明明身体很虚了,但还是无法自拔;有的中年人都秃顶了,平时精神也不好,但欲望却很强,成天想那事儿。但这两类人都有一个问题:想法强烈,但却容易早泻。平时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气满不思食”,意思是一个人真气足了,他连饭都不怎么想吃,不觉得饥饿。所以道家有个修行法门:辟谷。不吃饭,就服气,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练习吐纳功夫。不辟谷的时候,也吃极少的东西就行了。如果你一天老觉得饿,疲乏无力,那很可能是气血不足了。 “神满不思睡”,是说一个精神健旺的人,他的睡眠都很少,大家看生活中,有的人睡四五个小时也精神抖擞,但有的人呢,睡足八小时,第二天起来也双眼无神,哈欠连天,觉得疲累。为啥啊?因为思虑的事情太多,耗费心神太多。 那怎么办呢?除了多运动(少躺在床上)、少熬夜、放松身心外,有个补充精气神的古方分享给大家,那就是出自医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参杞元气汤”。 材料为:人参、枸杞、黄精、桑葚、大枣,各取2g,煎服,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泡几分钟,然后代茶饮。 这个食养方,体虚早泻、神疲乏力、气血不足的人都可以喝,人参大补元气,扶阳固脱,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枸杞滋肾、补肝,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眼涩,与人参配伍,益肾补虚;桑葚入肝肾经,补血滋阴,与人参搭配,气血双补;大枣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好,吸收才好。 黄精值得单独重点说一说。它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古代有“一两黄精一两金”之说,有的道家修行者,在山里就靠服食黄精,所以又叫“仙人食粮”。为啥古人这么推崇呢?因为它太全面了,既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还能益肾填精!所以脾胃气虚、精血不足、疲乏无力、肺虚燥咳、腰膝酸软都可以吃它,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精气神自然充足。 所以精神不好、身体欠佳的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建议日常泡泡这道“参杞元气茶”喝一喝,精力好了,夫妻才会和谐,事业才能红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