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歌的画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诗名:咏柳。 本诗为七言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历来广为流传,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早春的喜悦之情。 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晚年更甚。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其诗歌少有愤世嫉俗,整体基调乐观豁达。 诗词: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字面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就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这里指满树。 作者开篇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柳树,将其比作一个梳妆打扮的美女, 这里的“碧玉”一方面指柳叶的翠绿色,一方面与“小家碧玉”相呼应,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妙龄女子的楚楚动人,充满着青春活力。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 字面意思:轻柔的柳枝垂下来,犹如无数绿色的丝带。 万条:虚数,形容很多。绦:丝带。 首句将柳树比作少女,而第二句,作者的视角进一步聚焦,放在了茂密并轻柔下垂的柳枝上面,仿佛是少女身上的绿色丝织裙带。 “垂”字用得妙,与第一句的“高”相对应,更加凸显出柳树曼妙的身姿。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字面意思:这细叶是由谁的巧手裁剪出的呢? 第三句承接前两句,继续联想,这些细细的柳叶儿,每一片都是那么造型别致,仿佛是经过精心裁剪的,作者不仅发问,到底是哪位高明的裁缝,才能有此大作呢? 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字面意思:原来是那二月里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最后一句给出答案,原来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这个灵巧的“裁缝”正是二月的春风。 最后两句的一问一答,将比喻和设问巧妙结合起来,寥寥几字,就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形式新颖,叙述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看全诗,可谓立意巧妙,独居匠心,视角由大及小,先写柳树全景,再写柳条,最后写柳叶,条序井然。全诗看似咏柳,实则咏春,全诗无处不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人逢早春的欣喜。 “柳”字飞花令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
来自: 积沙成塔0u3svg > 《国学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