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当大家都在畅想今年车市升温、大展拳脚之时,1月的销量数据却泼来了一盆冷水。据乘联会发布的1月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这已经很接近腰斩了。就连被持续看好的新能源车销量,也出现了同比下降6.3%。具体到车企来看,除了势头正好的比亚迪和完成降价的特斯拉,其它品牌几乎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政策放开后,为啥大家的销量反而更惨了?事实上,1月没有“开门红”是大多数人意料之中的,只是没预料到会迎来一场“开门黑”。是的,你没有听错,大家都知道1月份会出现销量下滑,只是不知道下滑程度这么大。至于原因,非常简单,去年年底买车的人应该都经历过了。大家都知道,2023年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和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都正式宣布退出,其中购置税减半政策让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涨幅明显,2022年12月也就成了“薅羊毛”的关键节点。彼时不少打算2023年才买车的消费者就不得不提前去看车,而车企和一线销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催单”操作,比如国补临近退出,车企推出限时自掏腰包补差额,再比如一线销售的统一话术“元旦前订车可以优惠X万元”。甚至,很多车企都抢着在12月交付,希望12月和2022年能交出一份较为漂亮的答卷。这些其实都是在提前透支1月销量。其次,自去年12月政策正式放开后,1月上旬成了多数地区的疫情高峰期,大多数人或是不愿意出门,或是正在饱受发烧、咳嗽的折磨,这时不管是买车还是交车,都会对销量有进一步影响。而在大家“羊康”后,1月下旬迎来的则是春节假期,再加上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选择提前放假或延长假期,所以实际的工作时间以及停工停产对车辆销售、交付都起到较大影响。反观2022年的参照系——2021年,它的春节假期是在2月,也就是说两者并非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样来看,1月的销量下滑是不是就“情有可原”了。教授翻查了日历发现,过去的2012年1月是同样受到春节假期影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零售销量为97.8万辆,同比下滑23.5%,环比下滑16.7%。如此对比当然不严谨,但下滑差异这么大,不就说明还有其它影响市场销量的原因吗?疫情至今已经三年,大家的消费一直被压抑,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市场已经在2022年出现疲软,人们都在捂紧自己的钱包。因为大家习惯了三年的谨慎消费,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肯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从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的汽车行业,国人购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这里要注意,并非国人买不起车,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车是大件商品,但对于当下的国人已经不算难事,只是因为他们不想买车了。一方面正如前面提到的消费意愿降低。由于习惯了谨慎消费,很多家庭在有车的情况下,非必要都不换车。而且,当下政府在不断加码政策刺激房市,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保值”的房子的优先级肯定要高于“贬值”的车子。今年年初降价的特斯拉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已经出来辟谣:特斯拉降价是按照“成本定价法”做出的决定,并非因为卖不动。但特斯拉在中国的订单从去年7月的17万台跌到12月不足7千台,也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买车在无形中会增加国人的费用。这几年大家应该没少听到“90、95后正在成为购车主要人群”这类话术,确实如此,不过当下年轻人同时也更乐于去大城市发展,而这些大城市往往是对车辆限制最严重的地方,例如限号、限牌等。而且,买了车还会额外产生停车费、油费、保养、保险等费用,同时在早晚高峰还需要面对堵车问题。这时候大家肯定会想到新能源车,如此便能解决很大部分问题。但要注意的是,2023年新能源车的价格并不稳定,自特斯拉在年初发动价格战后,问界、埃安、零跑、蔚来、小鹏、极氪等多家车企已经宣布推出不同程度优惠。近日,吉利帝豪L Hi-P最高降价3万元,丰田bZ4X和日产ARIYA甚至直接官宣限时降价6万,新能源车企间的价格战正愈演愈烈,而这势必会将战火蔓延到燃油车领域,届时将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甘愿为等等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今年1月同比下滑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这些有能力却不愿买车/想等等的人。在教授看来,以上因素对国内汽车销量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起码在Q2之前,在这场价格战停止和消费者恢复一些信心之前。但这并不代表2023年车市会很艰难,只是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了,而车企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实行救市政策,教授期待今年的市场表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