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血通络治神经根型颈椎病一例 胡某,女,60岁,退休工人。 初诊:1992年3月10日。 主诉及病史:颈项僵硬,常易落枕,已半年余。近月来左臂发麻,有沉重感,持物无力,头转侧时晕眩。纳可,二便自调。 诊查:颈椎侧位示:C567生理弧度变直,间隙略变窄,C56后缘见骨质增生。苔薄白,脉弦细涩。 辨证:气血瘀滞,络脉痹阻。 治法:活血通络。 处方:羌活10g 葛根10g 桂枝6g 川芎15g 当归15g 赤芍15g 丹参30g 片姜黄10g 威灵仙15g 明天麻10g 鸡血藤15g 甘草6g 黄酒100g(入煎),10剂 二诊:1992年3月21日。服药10剂后,臂麻消失,眩晕好转,仅觉项背拘急,原方续进5 剂。后随访颈项活动自如,2年余未再复发。 【按语】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一般将其分为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脊髓混合型四种类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比较多见。吴老多年来在辨证的基础上,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数百例,收效满意。在治疗同时亦可加用颈椎药枕配合治疗。方用防风 60g,羌活60g,川芎60g,细辛 30g,川乌10g,草乌10g,威灵仙60g,千年健60g,葛根60g,白芷30g,透骨草60g,冰片10g(另包后加入)。上药共研粗末,装入长40cm、宽30cm的布袋内,置于原来枕头上或当一般睡枕使用,一般可枕2~3个月。 三、镇心安神治顽固性失眠一例 徐某,女,45岁,校医。 初诊:1992年4月10日。 主诉及病史:有神经衰弱病史,经常失眠,服西医安眠片已失效。近一周来加剧,每届夜临即提心吊胆,上床后辗转反侧,目不交睫,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肢倦乏力,不能坚持工作,口干心烦,烘热出汗。 诊查:苔薄白,舌质红,脉细弦。 辨证:肝肾阴虚,心火偏亢,心神失宁。 治法:镇心安神。 处方:生龙骨1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川连3g 麦冬10g 北五味子6g 朱染茯苓12g 炒枣仁30g 合欢皮12g 夜交藤30g 生甘草6g ,3剂 第1剂药服后,晚9时上床即渐入朦胧之境,睡至清晨4时方醒,第2晚心神安定,药后不久即进入梦乡,服药3剂,1个月后随访睡眠恢复正常。 【按语】失眠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由于病因不同,体质差异,病程久暂等因素,失眠的程度也轻重不等。一旦发生失眠,患者的精神容易紧张,思想焦虑、恐惧,求寐之心越切,越是卧下辗转难眠,如此恶性循环,甚至通宵目不交睫,服安眠片初尚有效,常服不仅周效,而且影响肝肾功能。镇心安神汤以镇心药龙骨、牡蛎、朱染茯苓合养心安神药丹参、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组成,结合辨证,选增相应的药物,服后不仅可以安然入睡,醒来且无任何不适,显效者睡眠由此即趋正常,好转者经辨证调治,短期内也可逐渐向愈,效果尚能令人满意。 吴老的经验,治疗顽固失眠,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仅要集中有效的镇心安神药于一方,而且剂量要大,头煎药放在睡前服,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同时也可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失眠的信心。 失眠的原因很多,中医辨证不外虚实两大类,由于阴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而致虚证失眠者,多见于产后,病后,失血,或由心脾素虚,生化乏源。由于心火偏亢及心肝火旺,除五志过极,化火扰神者外,多半亦因肾阴不足,水不济火,神明受扰而致不得眠者。因此,究其实质亦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镇心安神汤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而设,临床宜随症加减。如单纯因痰热、瘀血、胃气不和而致失眠者,则宜分别投以温胆、血府逐瘀、半夏秫米汤等,非镇心安神汤所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