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地理之四 古书云:“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人,人道也。”亦云:“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又云:“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行丽于天,因行察气,以立人纪。”此即天星地理的原由。 我们先来看一图,是笔者依据先圣赖布衣天星理论而组合推演完善的,自称“天星地理第一图”,见图一。“天星地理第一图”对我们读懂并融汇先圣赖布衣的《催官篇》以及对天星地理体系的理会与操作,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笔者把它放在篇首。 《催官篇》云: 催官第一天皇龙。剥龙换入天市东。阳旋少微左关局。廉贞起祖峰重重。右关亷贞降枢兑。变换太乙东南雄。四神八将应位起,三火并秀三阳冲。三阳洋潮入庚震。食邑开府应三公。……………… 在“天星地理第一图”的参考下,很快就会解透《催官篇》的,由于天星名称一星多名,故要通透才是,以免阻塞。 “天星”,是天星地理的灵魂,弄不懂“天星”,就无法进入天星地理。古书云:“在天成象,落地成形。”天上的天星,均能反映在地上的山川地貌中;地上的山丘、平洋,江河,亦能在天上的星座中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先圣赖布衣就是依据他掌握的天文数字知识,将天上的日月五星、阴阳、四象、三大星垣、二十四天星、北斗九星、二十八星 宿、十二纪星的整个星空系统,融会贯通于地理学之中,这就是先圣赖布衣创造的《天星地理》。 笔者的家乡有一句俗语:“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这句俗语是天文学理论在民间的延伸,也是老百姓对《天星地理》最朴素的认识观。 笔者将《天星地理》一篇篇的书写出来,并借洪老师的《易医资讯》介绍给易友们,是盼望和易友们同登堪舆学的大雅之堂,为祖国的中华古文化的弘扬出点绵薄之力,也是我抛砖引玉之愿。 记得在学生时代阅读名人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时,看到叙述鬼谷先师王诩的能耐时,作者描写他有儿门超凡的非常学问,一日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应……,这就是说鬼谷先师亦有着“天星”的学问。可惜,他的学说失传了。而先圣赖布衣掌握的天星学问,仍然能和鬼谷先师的相媲美。先圣赖布衣,将日月五星、阴阳、四象、三大星垣、二十四天星、北斗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纪星的整个星空系统融会贯通于山川地貌之中,并药含了龙穴砂水。在山川地貌中,用理气参助寻龙点穴,用寻龙点穴推导理气,使之相辅相成,而又相得益彰,故而他能点出三元不败之穴而流传千古。 笔者几乎用了十年的业余时间,编纂了《中华传统地理学流派总纂》上、中、下三卷,《中华传统地理学水法总纂》上、中、下三卷,《家传命理应经》上、中、下三卷,《洪氏择日秘课全书》八卷,包括建屋造房一卷、婚姻嫁娶二卷、丧葬一卷、杂事四卷,这四部书的编纂完成,使笔者在日常的预测操作中,能够得心应手,顺畅而满目皆春。 笔者的一位企业家朋友,因我曾多次为他已故的长辈亲人寻地安葬,他在与他好朋友们饭后茶余间聊地理时,说过,“罗先生不在山上东走西走,他是依据山形的走向、山势的形状去找地的……”这句话不是这位企业家朋友告诉我的,而是他们的朋友,另一位企业家来我家邀我为他的长辈寻地安葬时对我说的。 其实不然,我爬的山还是最高的,走的路还是最远的。因为我必须要爬到最高点方能找到龙的走向与结穴的方位;因为我必须要弄清楚过峡才能确定穴的吉凶;因为我必须要全盘明确此方的整个地貌方能决定消砂纳水。有时候,为了找过峡而爬了儿重山头。有好几次,天都很黑了,只好借着点点星光仍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这不奇怪,作为风水师,先圣赖布衣不是给我们定下三条准则吗?其第二条就是“要有樵夫的腿”。不就是很明显的要我们爬山越岭不叫苦不怕累吗?否则,怎么能算是一位合格的风水师呢? 记得不久前的4号(2013年9月)黄昏,写过儿本书并正举办培训班的刘朴生先生给我发来短信,说看了我在《易医资讯》上的文章,感到异常亲切,并说我是“真正的大师”,说自己早年拜师学形峦,学的就是天星净阴净阳之法。做阴宅坟墓近30年,真的还没有出过问题,证明是真正的杨公赖公风水……我回了短信,告诉他:“我爱书如命,除了干活,人生的主要时间都花在读书上了。作为实用预测人,精通易理,才能造福于民,才能对得起业主的血汗钱。称我为大师不敢当,哪有这么多大师啊,只有郭(璞)、杨(筠松)、廖(金精)、赖(文俊)、徐(善继、善述)、叶(九升)、赵(九峰)等,他们才是大师……" 说实在话,我们都只能是先贤事业的准继承人,在学习先贤的理论上取得一些成绩,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取得较好的结果而已。称号“大师”,在光贤的业绩面前,能不自愧吗? 弄清先圣赖布衣“天星地理”中的24龙法,是我们进行具体操作的关键。在24龙法的指导下会使我们的操作更上一层楼。北宋辜托长老的《入地眼】 说:“乾方来龙,乾为阳之极,为天、为父、为龙、为马,以八扑,八方与天上二十八星宿相互对应,得乾方天星名阳玑,主文章,炳焕,主兵权,主沟涣……却不可与亥方来龙并行而至。”如此,托长老已经将先圣赖布衣的“天星地理”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就会应用自如犹如鱼得水。 作为实用预测人,还是用实例来剖析“天星地理”,会使易友们朗朗入口。 实例一,2000年春,一位中学教师与在县府的公务员弟弟请我去离我家150多里的他家乡寻地安葬他们去世的父亲。我们寻得了癸山丁向。见图二。 这是一颗很特别的穴星。我们爬了两天才找到亥龙过峡,穴星几乎被包围在几座小山之中,却是东边单薄。然而这些都是低矮之山,也就是离地面20来公尺吧。后山却很高,巽方有一片农田,东西向的,两山之间约有30多公尺距离。近水从兑方来,看不见的二水从坤方来,看不见的三水流入一水库,兑水与坤水都到丙方南去一弯亦入水库,小溪自西向东环抱,东南方大片的农田。远方前山清秀,对称而美丽。 我告诉业主,你们兄弟俩十五年内必成为小康上的有钱人或准富人。 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兄弟俩与我仍有联系,告诉我,现在他们确实有钱了,他们的妻子搞经营,下班后尽力协助,辛勤的结果是富裕了。 实例二,2010年秋,业主经人介绍,请我去看地安葬父母。 这是一块他们自己的山脚自留地,山不高,但从东北方来的后山却不低。此片地形奇特,穴堂前面案山直去,却又有一小山横拦,而前面还是直去之小山,似形成了十字山,业主告诉我,他们不想另找地方,此块地是自己的,无须和他人口舌麻烦,只要可用就算。我在山上测是为巽龙入首,确定卯山酉向。我建议业主在坎方山脚挖水池,把两边之山水都引到池中,常年储蓄,可保家财丰富。否则,将财来财去,经济会捉襟见肘。业主听我之言,在坎方挖了一个约10多平方的水池。 实例三,“君若不信此经文,但覆古人坟。”--杨筠松 考古文是学好地理学最重要的手段,是熟读地理经文后的最重要的实践。此例申山寅向,见图四。是一座古坟。坟主仙命去世于1888年,是为秀才,亦是对《易经》有相当研究的学究。精通命理、风水、择日。在生时家庭经济不好,是个穷秀才。家中只有一间半二层楼房,五亩四分田。若有主家请他去教塾馆,他就教学,若无人请,他以择日、算命、看风水谋生,养活一家。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图四是他自营墓园。 他的长子生于1862年,1886年光绪丙戌年考中举人,每月享受国家的粮食和银两补贴,住在府城,生活惬意。二子生于1869年,1887年入洋,父子同住,第二年老秀才去世,亦是一介穷秀才。小儿子生于1880年,老秀才去世时他才九岁。 1898年二子才30岁就去世了,留下寡妻和一女儿。小儿子于此年开始经商,三十年间成为富甲一方的千万(银元)富翁。他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和三子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于1934年去世, 年仅55岁。此支的第三代有七个孙女,十个孙男。 墓主的长子有三个儿子,长子是秀才,其支有十二个孙男两个孙女儿;次子成人后被推举为族姓头脑,直到去世。其支有三个孙男,长、次均在成人后去世,没有后人:三子在府城留在其父身边,有八孙男、两孙如儿。 这个家族丁财两旺,且都耕读传家。申山寅向墓园,留给易友们分析。此墓的吉凶均已画在图四上。 实例四,2001年春,业主请我寻地安葬其父母,我们上山找了三天,找到此穴丁山癸向。一年四季长流不竭的山水从乙方来,汇合西边的涓涓细水,只有下雨天才成流,在辛方交会而出。每次台风雨来时弯环穴前的东水冲出了几弯小水塘而形成癸、壬、乾三阳水局,既能旺财又能发文贵。 择日安葬时,所点定的穴堂在山岩间正好是软软的泥土层,而且正好是一个墓地大,再外层又是山岩了。业主异常高兴。 业主夫妻均是上班族,时至今已经退休六年。儿子大学毕业后攻读博士,亦已毕业。刚成婚,妻子是大学同学,又是一起攻读博士的同学。业主妻子是教师,退休后办辅导班带学生,收入不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