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方感悟】久咳有妙方

 健康必靠中医 2023-02-23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上周陪老师去呼吸科会诊,解锁了治疗咳嗽的新思路。

病人是一个消瘦的老人,长期慢性咳嗽,最近因为肺炎住院,现在还有点低热。打了几天针水也没见好转,遂尝试中医。

他的咳嗽并不十分有力,还兼有明显的喘息,舌头瘦小偏红,胃纳极差,加之心肺功能一直不好,入院时出现了脚肿,用了一段时间利尿药后现在四肢的皮肤都是干瘪褶皱,缺乏弹性。一副十分典型的阴亏的症状。

“阴虚、又有低热”在我还在想哪种滋阴清热什么方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好了方子给管床医生,我伸头看了一眼:麦冬 50克 半夏10克 人参10克 甘草10克 大枣10克 大米一把。哦对了,我怎么没想到,麦门冬汤呀,顿时思路大开。

咳嗽并不一定要把目光放在止咳上。《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主要是需要找到真正的病因。我虽看到了阴亏却不应没有想对方向。

病人身体消瘦、皮肤干枯,加上胃纳不加,如果单以滋阴肯定无法运化,反而会进一步加重病程。而这个麦门冬汤用了大量的麦冬润燥生津以滋阴,并且入肺胃二经,在滋肺阴的同时还有养胃阴,使中气充盛,津液上归于肺。在加上人参、甘草、大枣、大米补中焦脾胃,少许半夏降气以止咳平喘,以此达到“培土生金”的目的。虽仅有一味半夏为止咳的药,却依然有很好的效果。果不其然三剂后病人饭量较前明显有了好转,咳嗽喘息也有了极大改善。

经方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其抓住了最主要的病机:并不是咳嗽就开一堆止咳药,阴虚就再加上补阴药这种填鸭式的死板治疗,而是从整体出发,抓住关键一举击破,这才是中医的优势和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