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沧桑六十年:祝贺秧歌节献艺返故乡——中国京剧院于魁智来沈演出

 cxag 2023-02-24 发布于辽宁


(李麟童、刘新阳编著)

图片2008年友谊宾馆张荣茂合影

祝贺秧歌节献艺返故乡

——中国京剧院于魁智来沈演出

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赛复赛在京举行。一折《打金砖·太庙》获得三十七名评委的满分,表演者被评为青年老生组第一名,取得决赛权,他就是中国京剧院著名青年老生演员于魁智。作为评委之一的我,心中十分激动,为他取得的好成绩而高兴,更为我们沈阳出现这样的人才而骄傲。

于魁智于1961年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工人家庭,1972年考入沈阳京剧院学员班,在著名演员黄云鹏、杨元泳等老师的培育下,打下了唱念做打的扎实的基本功。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平,1978年学员班毕业后报考中国戏曲学院,老校长史若虚慧眼识英才,初试后竟免去复试破格录取。四年深造中,叶蓬、李世霖、王世续等名家精心培育,于魁智则如饥似渴、含辛茹苦地学习,不但掌握了几十出优秀传统剧目,而且在发声方法、唱腔吐字归韵、气息运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更因为他有一条宽亮醇厚甜润的好嗓子,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1982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加入中国京剧院。几年来经过京剧院老艺术家的传、帮、带及自己不断的舞台实践,技艺更有长足的进步。19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青年电视大赛,他以《文昭关》参赛获得最佳表演奖;1989年又摘取了第七届梅花奖。他在1991年世界风筝都(潍坊)京剧邀请赛上又获最佳表演奖。几年来他多次赴港出国演出受到海内外好评。在《打金砖》中,他以余派那种清脆刚亮、圆而不滑、平中见奇的艺术特点,在《伍子胥》中运用杨派的低回婉转、苍凉悲愤的唱法,充分发挥两派特点为己所用,加上他风华正茂的年龄,称得起京剧青年老生中的佼佼者。于魁智不但艺精,而且德更高,在京赛毕返沈的列车上,我俩不期而遇。长谈中,他那谦虚、礼貌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机会回沈阳向养育我的家乡父老献艺,向辛勤培养我的沈阳京剧院的老师们汇报,”他说,“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当得知今秋举办秧歌节时,他欣然决定返乡祝贺,并组成较强的演员阵容,拿出他得意之作《伍子胥》《打金砖》《四郎探母》《奇冤报》等剧目,将于秧歌节开幕同时演于中华剧场。最后他说:“希望得到家乡父老的指正,我将继续努力。”

摘自1991年9月24日《沈阳晚报》第3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