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门”上令人费解的古篆字---三不老丈量北京胡同记(第五季-11)

 明日大雪飘 2023-02-24 发布于上海
几个不老的北京人用脚步丈量北京胡同,带您探寻、体味胡同的老故事与新生活,和您一起了解、感受京城独特的文脉、文化与文明


“葡萄门”上令人费解的古篆字

五条说完说六条,您一定早就猜到了。没错,六条胡同里有被称为“东城之冠”的一所大宅院,是王府之外官宦宅第中的佼佼者。宅院建于清光绪年间,系文渊阁大学士崇礼所建。

大学士为明清时期官职,以殿阁名称入衔。最初,学士源于唐代,专指执掌修撰、文学之官,对学士中资历特高者称为大学士,常常由宰相兼领。宋代沿袭,并开始以殿阁命名,先后设置集贤殿、观文殿、贤政殿大学士。

明洪武十三年(1382),朱元璋为防止丞相专权,废除丞相及中书省。这样做虽避免了皇权旁落,但皇帝也累得够呛,而且遇事无人商量,难免心中没底。于是,朱元璋又设立殿阁,其组成人员就是大学士,但此时这些人仅是顾问高参,并无实权。

到明成祖朱棣时,这些大学士开始参与朝政、协理机务,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其名称也渐成序列,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官级正五品,并无定员。

图片

建于万历年间的安徽歙县明代大学士许国“八脚牌坊”

清沿明制,但在乾隆十年(1745)进一步规范,专以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殿和文渊阁、体仁阁、东阁三阁为大学士衔,并且规定满汉各两人,职级正一品;而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从一品。这些均为文臣最高官职。后来其职权逐步为军机大臣所取代,成为实职之外的荣衔。

崇礼为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曾任理番院尚书、刑部尚书。其政绩平平,但因其女儿嫁给光绪的弟弟载涛,而与皇家拉上了关系,因而在官场上颇能吃得开。崇礼的宅第东邻南板桥胡同、西靠月光胡同、北抵东四七条,占地近万平米,有房屋300余间;在胡同的南侧还有花房和马圈,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精美豪华程度上,这一四合院建筑群都是数一数二的。

图片

崇礼宅院平面示意图

宅第整体布局分东中西三路,东路四进院落、规制较高、自带花园,为崇礼及家眷居住;中路是祠堂、花园、戏台;西路开始为崇礼的兄弟所居、后来为其侄子江宁织造存恒居住。三路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

清朝灭亡后,崇礼家人开始变卖房产维生。几经转手,被清代名臣张之洞第五子张燕卿购得。这个张燕卿没有其父的骨气和爱国情怀,九一八事变后竟然跑到东北当起了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外交大臣。

“七七事变”后,张燕卿又和日本人策划请吴佩孚担任傀儡政府总统、自己任总理。一时间东四六条崇礼旧宅门前车水马龙,很多人都想提前在这位未来可能的大人物面前挂个号。可没成想,吴佩孚拒绝出山担任伪职,张燕卿的美梦也就此泡汤。这还不算完,张燕卿为巴结日本人,曾把宅院里最好的一处院落收拾出来献给日军司令冈村宁次居住,可谓处心积虑。

现在,崇礼住宅基本格局保存尚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宅院外面修缮不错,在胡同里为63、65号广亮大门。大门红漆斑驳、黑黢陈旧;一排倒座房灰砖灰瓦、整齐干净,特别是沿街外墙上有一个个间隔一致的小方洞,洞内有铁环,这是旧时为来客拴马用的,相当于今天的贵宾专用车位。

图片

65号门外有八字撇山照壁;门内有一字影壁,上面字体已模糊不清,询问院内一位大婶,用手给我们比划了两个字,我们似是而非、不得要领。回来一查,这两个字是“戬榖(jian gu)”,出自《诗经.小雅》,有福禄、尽善之意。

图片

崇礼宅门外的八字撇山照壁和门内的一字影壁

进到院子里,看到古树参天、庭院宽敞、房屋高大,厅堂、回廊、假山等都还保留着,内部雕刻、彩绘细致精美。但房屋仅剩126间,减少了一多半,且大都成为民居。还好的是院子里私搭乱建的建筑不多,这大概也得益于是单位宿舍。可房屋建筑年久失修、特别是公共部分多有腐朽,状况堪忧,如果能早日获得重修就更好了。

图片

崇礼宅正房(上)、戏台(左)和垂花门(右)

图片

崇礼宅花厅及细部(上)、花园(下左)和游廊(下右)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元公第在六条胡同,公为圣祖三子诚隐郡王允祉之后。”允(胤)祉是康熙第三子,在文学、历法方面学有所长,曾主持编著《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因与废太子胤礽关系密切,被雍正派去为康熙守陵,后又因故被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允祉的玄孙奕果在嘉庆年间袭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迁到东四六条居住,其后人溥元在光绪年间承袭爵位,此宅被称为“元公第”。

《宸垣识略》亦记述:“(定昌)袭三等信勇公,第在六条胡同。”康雍年间,靖边大将军傅尔丹承袭三等信勇公,此爵位是其曾祖、清初开国名将费英东戎马征战一生获得的。家族后裔定昌沿袭爵位后,住在六条胡同内。

可见,除了崇礼宅第,六条胡同内还有一些大宅院。现在崇礼宅东边、胡同的5357号并排着三座金柱大门,想必原来也是官宦人家。其中55号三进院落,曾是民国时京城税务局长的宅院;1949年后由“七君子”之一、新中国的轻工业部长、粮食部长沙千里居住。57号院门对面,是上写“迎祥”二字的一字照壁,这在过去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宅院才能有的。

图片

再向东,6号院的大门十分引人注目,虽是如意门,可门柱门楣为西式方柱拱卷,正中是双鱼图案;门洞上有三层精美砖雕;顶部为传统中式大脊悬山顶。特别是中层的葡萄雕刻,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此门被人形象地称为“葡萄门。这种中西合璧式的院门在胡同里并不多见,那么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这处二进院落在光绪元年(1875)由日本人买下,改造后作为日本驻大清国公使馆使用,估计上述院门就是那时候由日本人设计改建的。11年后,日本公使馆迁至东郊民巷使馆区的新馆舍。后来,此处院落成为徐世昌的别院。而门上的砖雕由于此前用泥巴糊上,才得以保存完好。

这座小院儿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院门内额上刻有四个奇怪的篆体字,很多人来辨认过,答案莫衷一是,据说当年郭沫若先生曾经一试,也未能说出究竟。后来经过古文字学者“会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右到左为“厚德载福”四字,这也是中国民居里经常使用的传统吉语。

图片

之所以不易辨认,一是有的字少了笔划,如“厚”字;二是有的字偏旁部首调了个,如“福”字,这在古人书写习惯或中国书法艺术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开始看到这几个字时,还以为是故意反着写的,煞有介事的盯着猜了半天,看来还是学问不到家呀。

6号院的对过儿9号院,门洞里挂着一块“寻找功夫”的牌匾。走近定睛一看,是一家俱乐部,看介绍里面提供“顶级葡萄酒和鸡尾酒,还有少林素食晚餐”。看来,到这里不仅切磋武艺,更多的可能是切磋心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