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 高血压 面瘫 偏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经方人生 2023-02-24 发布于四川

半夏白术天麻汤 ,出自《医学心悟》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脑血栓、偏头痛、冠心病、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内经》,称“冒眩”。《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见到眩晕,都可从肝论治。《灵枢》“上虚则眩”。认为眩晕属于虚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风痰眩晕并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4.5g),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3g),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证。其病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 停,聚而成痰,痰阻清阳而致。《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土虚木横,肝木乘脾土,遂成肝风内动,挟痰上扰清空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风性善行而数变,主动摇,肝风内动,则头眩物摇;又痰浊上逆,浊阴不降,阻遏清阳,眩晕之甚,自觉天旋地转,遂作恶心呕吐。

痰湿中阻,则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皆为风痰上扰之象。

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

本方证重点:痰与风,

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半夏性温味辛,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力颇强,意在治痰。

本草纲目.半夏能主痰饮……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天麻味甘性平,入厥阴经,善平肝熄风而止眩,旨在治风。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

脾胃论: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白术为臣,性温,味苦甘,具健脾燥湿

《本经疏证》白术治眩,非治眩也,治痰饮与水耳。”与半夏、天麻相伍,祛湿化痰,

佐以茯苓、橘红。

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渗湿,与白术共成健脾祛湿之功,以治生痰之本;橘红味辛苦,性温,善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

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本方系二陈汤加味而成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痰湿一除,诸病皆愈。

眩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痰湿中阻证

眩晕,头重昏蒙,看东西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参苓白术丸

肝阳上亢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用方:天麻钩藤饮

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

加减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

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

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

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耳鸣重听,加郁金、葱白、菖蒲;

脘闷不食,加砂仁、白蔻仁等。

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气血亏虚证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用方:归脾丸或补中益气汤或丸

归脾丸:主治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仲,失眠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食少腹胀、乏力、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肾精不足证

眩晕、腰酸膝软,少寐多梦,两目干涩、遗精滑泄,耳鸣齿摇;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肢冷,舌淡嫩,苔白,尺脉弱。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用方:左归丸或桂附地黄丸。

左归丸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神不守舍,血不归原;遗淋不禁;眼花耳聋

瘀血阻窍证。

眩晕,头痛,失眠,心悸,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用方:通窍活血汤。

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晕头痛,或耳聋或脱发、面色青紫,酒渣鼻,白癜风。舌暗紫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