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南寺院行‖二、第一站:千佛禅寺里的文昌塔

 泷西山人 2023-02-25 发布于广东

千佛禅寺里已封顶的文昌塔

在建的郁南千官千佛禅寺,目前大雄宝殿还没有正式动工兴建,后面的文昌塔却已封顶了。

文昌塔是供奉道教祇文昌帝君的场所,而千佛禅寺是佛教寺院,佛与道,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呢?

其实,那是郁南宗教相互兼容的传统。为振兴郁南(西宁)的文运,改良社会风气,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县张溶建成了西宁文昌阁。这个县一级的文昌阁坐落在西宁城东面的辅锦山上,距离县城3里。在辅锦山建文昌阁,始于康熙九年(1670)任西宁县知县的王钺,但工程完成了将近一半的时候,却因为三藩作乱威胁到西宁县而不得不停止。十多年后,张溶知县在王钺知县的旧址上进行重修,建成了三层高的文昌阁。

张溶对这座文昌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在他的《重建文昌阁记》中说:《禄嗣奇谈》认为文昌星官的6颗星在魁斗星之前、三能(三台)星之上,可以把凶灾转化为吉祥喜庆,把莠草变成茁壮的禾苗,更可以焕发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去掉战争的硝烟。因此他相信,市井中淳朴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刚强傲岸的人、桀骜不驯的人,看到这文昌阁,也会变得更加虔诚,努力去掉阴险邪僻,回归忠厚老实。这样,县里的读书人和百姓就会变得优秀善良,社会风气因此逐渐变得淳厚古朴,百姓世世代代享受着和平的幸福。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认为修建文昌阁、文昌塔、文昌宫等来祭祀文昌帝君,对这个地方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西宁文昌阁也与佛教相互融合。张溶《重建文昌阁记》说:在文昌阁前面修建了几间厅堂、廊屋、客房和厨房,这些房舍是给县里的读书人学习、课读、吟诵的地方。还建成了僧人居住的房子,挑选僧徒供奉香火。为什么供奉道教文昌帝君的文昌阁要找来僧徒呢?张溶在《文昌阁祀田碑记》说:县学里的生员多是外地人,他们到县学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文昌阁早晚点灯上香没人,文昌帝君由谁来供奉香火呢?于是请来僧侣在这里常住。原来西宁文昌阁供奉的文昌帝君,每天都由僧侣来供奉香火!

佛教徒给道教祇文昌帝君供奉香火,似乎不可思议,但在郁南古代,佛道二教兼容性很大,在他们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深水埗村

历史上,千佛禅寺所在的深水埗村,也有一座文昌塔,据说自从修建了这座文昌塔后,深水埗村文运大振,人才辈出。如今千佛禅寺在大雄宝殿重建这座文昌塔,供奉道教祇文昌帝君,我认为与它的前身是道教兴福宫有关,也与郁南古代佛教与道教互相兼容的民俗有关。

千佛禅寺的前身是兴福宫,那是它的历史;千佛禅寺在大雄宝殿后面修建文昌塔,那是它的现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佛教的千佛禅寺与道教的兴福宫、文昌塔,都会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