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后,对外开始了疯狂的扩张,还进行了三次西征,最后一次西征打到了波兰、匈牙利等地,最南方打到了非洲,就在蒙古人打算入侵埃及的时候,蒙哥汗突然病逝了,所以蒙古人只好收兵。 那么我们知道后来在西亚蒙古人建立了一个伊利汗国,开国者便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 当初准备向非洲进军的就是他领导的,可为何他建立了伊利汗国却并没有继续西征呢? 蒙哥死的时候,旭烈兀正在统兵侵略尚未降服的国家,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他便把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自率其余军队退回波斯。 他回到波斯也得到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回去,而是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 忽必烈在胜利后便也投桃报李,把西亚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划给了他,这也让旭烈兀从而建立了又一个王朝。 而伊利汗国之所以没有能够继续向西扩张,其实道理并不复杂。 第一,伊利汗国内部问题严重。 王朝是建立了,但是伊利汗国的麻烦不小,比如国内的信仰问题,信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彼此之间争权夺利,内耗不断。 我们知道蒙古本身就喜欢内耗,这一点伊利汗国完美的继承了。总而言之吧,伊利汗国的统治层面并不太平,所以根本顾不上对外扩张。 第二,伊利汗国面临着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威胁。 要说这几个汗国可都是从蒙古分裂出来的,同宗同族,可是他们之间矛盾也不小。尤其是在蒙古汗位的争夺上。 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因为支持阿里不哥,而和忽必烈系的伊尔汗国对立,所以,伊尔汗国也没少和察合台汗国干架。 这样一来,伊利汗国可没有什么机会对外扩张,能够保住自己现有的地盘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已经伊斯兰化的钦察汗国居然和埃及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伊尔汗国,这就更不可能了。 第三,伊利汗国在与木路克王朝的战争中失败。 就是要说说这个马木路克王朝了,马木路克王朝是当时埃及的奴隶制王朝,别看是奴隶制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当年旭烈兀因为蒙哥的死回到了波斯,留下大将怯的不花已经被埃及苏丹忽秃斯的军队击败,全军覆没。 已经占领的叙利亚也丢了,旭烈兀本想重夺叙利亚,但无能为力,所以伊利汗国就连亚洲的叙利亚都没有夺回来,更别提进攻非洲了。 媒体来源:史通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