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照片均是来自(前)苏联摄影师弗拉迪斯拉夫·米克沙 (Vladislav Mikosha)1949-1950年两年时间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的彩色照片。 2021年9月23日,由中国美术馆、莫斯科市文化局、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主办的“聚焦'站起来’——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藏米科沙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前面战士拿着美国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主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只有极少数量装备了国军 摄影师米科沙(Владислав Владиславович Микоша, 1909-2004),这位前苏联的摄影师,多次荣获前苏联勋章著名电影人,可担任拍摄、写剧本、同时还可以兼任导演与制片,所参与制作也有很多重大政治题材,代表作就是1949-1950年被前苏联政府派到中国拍摄开国大典以及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 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朝气和精神,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你能感觉到他的快乐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是与旧时代麻木呆滞的中国人完全不同的表情和目光。 1950年 女民兵 使用美国M3盖德冲锋枪 那种时代的距离根本感觉不到,如同是今天某个剧组准备开拍某部影视剧一样。感觉所有事发生在昨天。 1949年 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坦克兵 一名立功受奖的解放军坦克兵,他穿着背带式工作服。身后的坦克是苏联制造的T-26轻型坦克。T-26轻型坦克是苏联在上世纪30年代援助国民党政府,用来与日军作战的。1938年3~6月间运到的第一批装备中,包括83辆T-26(1933年型)轻型坦克,一些BA-3/6/10型和BA-20型装甲车,以及45mm反坦克炮和各种车辆,国民党将装甲兵团扩编成第200师。 海军战斗英雄,他的水兵服是早期的样式,八一帽徽居中,帽墙从右至左书写“中国人民海军”披肩为三条白线条 1949年 准备在开国大典表演秧歌的男女演员 1949年 解放军的临时指挥部就是这样简单 一位民兵机枪手,他使用的是加拿大制造的勃然轻机枪,这种机枪就是英国布伦MK II轻机枪的改进型,发射当时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7.92×57mm毛瑟弹。 头戴日本90式钢盔,手持三八大盖的解放军战士。 解放军的高射炮部队那是凤毛麟角,装备着日本制造的75mm高射炮,而拖着它们的却是美国卡车。 1949年 进入上海 1949 进入上海 装备从头到脚。戴着美国M1钢盔,手中拿着M1汤姆森冲锋枪,脖子和身上缠着M2型12.7mm机枪的弹链 1949年 准备参加开国大典表演的姑娘们 解放军正攻入宜川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