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节专刊】张茂颖 (黑龙江) 我的父亲【散文】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张茂颖鸡西市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从事过策划、记者、编辑等职业,现在鸡西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喜欢创作散文、新闻、小小说、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在《中国青年》、《解放日报》、《萨尔图》、《雪花》、《鸡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多次发表作品,散文、新闻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

                              我的父亲



                       【黑龙江】张茂颖

如一缕阳光,直接照射心灵,让人温暖如春;而父爱则是一杯香茗,需要慢慢品味,令人回味无穷。我的父亲有三个女儿,他最偏心的就是我这个老姑娘。从小大大,父亲都是我心理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父亲12岁跟着大爷闯关东,从山东来到东北,生活了50多年。很多山东习俗都没有改变。都说山东人规矩多,一点都不假,父亲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培养很严格,不许剩饭,吃东西不许发声,不许挑肥拣瘦,大人没上桌,小孩不许夹菜……谁触犯规矩就要接受惩罚,我们三姐妹常因为触犯规矩而被父亲用筷子打手。当时,父亲的严厉在亲戚家是出了名的,谁家孩子表现不好,一说要送我家教育几天,小朋友立即变乖。

一次,二姐领着我玩,她把一根火柴点燃,我们观察火花,眼看快烧到手了,她瞬间扔了出去,这一仍,恰巧扔进了木柴棚,里面除了烧火的木头就是点炉子用的刨花,熊熊大火顿时燃烧起来。左邻右舍都出来帮忙才阻止了一场火灾。为此,父亲重打二姐,大姐有连带责任,没有看好妹妹,也跟着责罚,唯独我最小,吓得哇哇大哭。父亲虽然没有打我,但是,父亲严厉甚至冷酷的形象在我心理根深蒂固。正是父亲的严厉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父亲用他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孝道。爷爷奶奶去世的早,父亲待姥姥像亲妈一样,毕恭毕敬,无论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了姥姥,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即便自己不吃不用,也要先给姥姥送去。母亲家姐妹多,姥姥一个人带大了七个子女,为了减轻姥姥的生活负担,父亲每月将母亲的工资全部交给姥姥供养小舅和小姨上学,用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自己的小家,直至小舅和小姨参加工作为止。

等我上了中学,很多生活习惯已经形成,父亲变得和蔼可亲。冬天我放学回家,父亲会把我冰冷的双脚放到他温暖的腋窝下取暖,母亲把我的双手放在她的肚皮上,那种暖暖的父爱与母爱瞬间传递我每一个细胞。父亲提倡民主,每个人在家里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可以促膝长谈。同学到我家,他会把家里所有好吃的拿出来热情招待,以至于同学们都羡慕我,说我的家长通情达理,热情亲切。即便到现在,提起我父母,他们还会大加赞誉!少年时期的父亲是我的好朋友,因此,我没有叛逆的青春期,而是幸福满满的青春年少。

当我在就学期间发表几篇文章,为自己获得奖项沾沾自喜的时候,父亲毫不客气地砍掉我骄傲的小尾巴,他告诉我,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任何时候,不能得意忘形,往前看,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

我第一次在市里实习,父亲满怀希望地到实习单位看我,本想给我一个惊喜,而我却因父亲不是城里人觉得丢脸,父亲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转身离开了。看着他伤心的背影,我心如刀绞,幡然醒悟。一个人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家庭,但是,要懂得感恩,我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更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车间主任,最后当上木器建材厂厂长,已经很了不起了,我没有资格瞧不起他,相反,应该为父亲骄傲!父亲为了供我们三姐妹上大学,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干私活,每天辛苦到深夜,连续超负荷运转,一次,又累又困的他在使用电刨子的时候,意外将一根中指刮断了,这样一个为我们全心全意付出的人,我除了感恩还有什么资格去挑剔呢?

大姐二姐出嫁的时候,父亲没掉一滴眼泪,我出嫁的时候,父亲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出嫁前,父亲嘱咐我一定要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尊重并善待公婆,他说,为人父母都不容易,什么事都要换位思考,你对人家父母好,人家才会对你父母好。父亲的话让我铭记在心,一直按好儿媳的标准为人做事。父亲和我们三姐妹的婆家也都相处和睦,凡事都多为别人考虑,从不挑剔我们的公婆,有好东西还时常想着和他们分享。

当我要去外地发展的时候,父亲告诉我,无论走到哪里,这永远是你的家,爸爸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每当我受到委屈觉得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想起父亲这句话,这句话像个充气筒,不停地给我打气,告诉我不能让父母失望,引领着我不断前行。

走出家门才真正明白一个道理:“父母在,不远行。”无论你发展多好,不在父母身边尽孝往往就是一生最大的遗憾。电话虽然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却不能代替情感的陪伴。不一定非要为他们做什么,哪怕陪他们聊聊天、吃顿饭,都会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温暖。在家里,父亲的教诲很多都是耳边风,真正走出去,遇到问题的时候,仔细品味,才明白父亲传授的经验都是法宝真经,尤其父母言传身教的善良与真诚才是为人处世的首要法则。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做了母亲,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真正懂得了父母的爱。自从我女儿出生,父亲就主动承担了洗尿布的工作,母亲则想方设法做我们爱吃的饭菜。为了照顾我们母女,父母卖掉矿山的房子,到我单位附近买了楼房,父亲每天要做一个小时的车上下班,直至退休。女儿上学后,每年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父亲都会去学校接她,担心孩子发的书多拿不动,女儿也很懂事,不舍得让姥爷受累,于是,他们爷俩常常在公交车上演抢书包的闹剧。

如今,女儿已经十五岁了,父亲为我做了十五年的后勤部长。无论家里水、电、暖哪里坏了,父亲都首当其冲,不仅出力还搭钱,我常说他是全能老爸,有困难不用找交警,就找老爸。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座便坏了,父亲陪我选购完新的座便,我要雇人抬上楼,他说什么也不肯,一个人扛着座便从一楼一口气爬到七楼,累得满头大汗,我真是吓坏了,60多岁的老人如果累坏,我的罪过太大了。父亲却笑呵呵地说:“没事,你爸身体杠杠滴,为我姑娘干啥都行。”泪水瞬间盈满我的眼眶。

父亲遇事达观,积极向上。他常说,人活着得知足常乐,没有谁一辈子都一帆风顺的,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好心态,世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他在一次阑尾炎手术的时候,不仅自己没有抱怨上火,而且还积极地影响病房的人,自己躺在病床上,还给病友们讲幽默的笑话,别的病房都愁眉苦脸,他所住的病房常常笑声不断。

父亲心地善良,跟左邻右舍都相处很好。他利用休息时间为邻居家老人制作室外乘凉休息用的椅子,为左邻右舍免费磨刀,默默无闻地照顾邻居残疾人很多年,残疾邻居出行不便,他就经常帮忙代购物品送货上门。父亲每次看见年龄比他大的老人拎重物,都会推掉自己的事,帮老人送到门口。

父亲注重养生,他常说把自己身体照顾好,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对我们负责。他把吸了四十多年的烟戒掉了,戒烟限酒,每天早晨喝自制豆浆,晚上喝牛奶,上午外出锻炼,每天定时吃水果,学习食物搭配禁忌,他还把胆固醇高的食物排行榜复印几份,给亲戚朋友每人发一份。

父亲虽然只读三年书,但是,他一直读书看报,热爱学习,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活到老,学到老。年轻时,喜欢文学,喜欢读书,当年还给《故事会》投稿。退休后,父亲潜心研究厨艺,专门买来很多厨艺书籍,每天换着花样为我们展示厨艺。只要我们爱吃,他从不嫌麻烦,更不嫌成本高。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长期占据父母的爱,无论多大,我在他们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每天中午我都回父母家吃饭,每天父亲掐着点做饭,我进屋吃到的是刚好不烫嘴的饭菜,父亲每天都会为我的专用杯子沏好一杯蜂蜜柠檬水,饭后就连刷碗都不肯让我做,他让我抓紧时间午睡,父亲一直等我睡醒后喝了蜂蜜柠檬水,吃了水果,再去开始他的午睡。

自从去年姐姐为父亲购置了电脑和智能手机,他又学会了上网搜索、看电影,发微信等各种现代化工具,为他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他不仅学会了发微信,还学会了发朋友圈、点赞、发照片、发视频、发红包,不仅自己乐在其中,还当起了老年朋友的微信老师,很多年轻时候的老朋友都被他教会了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天南海北的老友常在微信中问候,我又给他个新称呼叫“时尚老爸”。

    如今,父亲已经是近七十岁的人了,每年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我相信,父亲的性格、心态,加上他的养生之道一定能让他健康长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