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凯湖文化在线专稿】卢伟光(黑龙江 )智者秋色拍桦林【摄影:姜孝智】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卢伟光:兴凯湖文化在线专栏作家


【作家档案】卢伟光笔名草户,主任编辑,现任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黑龙江作家协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60年3月生于大兴安岭脚下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生在林区,长在草原,就读铁路学校,做过知青工、通信工、当过代课教师、药师、医师……转行宣传,1992年始做新闻工作。

    善写杂文、散文,又多文学评论。杂文《感动 心动 行动》获得中国新闻奖,散文《林海品秋》全国一等奖,散文《父爱如烟》获省和谐家庭建设征文奖,其余奖项不计其数。纸质出版物有《不伦不类集》,并与散文集《缘起圆聚》、评论集《为人作嫁》同登龙版网,读者点击率高居榜首。

    “一支秃笔写几篇不伦不类文章,一片诚心交几位可亲可敬朋友”是作者作文做人之座右铭。

【影人档案】姜孝智影名:大智若愚,1964年出生,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业余摄影爱好者,供职于华能集团呼伦贝尔扎来诺尔煤业公司总医院放射科主任。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把包括新疆西藏在内丘原野、江河湖海、楼台亭阁、古迹名胜、风土人文尽收行囊。

智者秋色拍桦林

 ——为姜孝智《爱在晚秋白桦林》题照㈡

                        卢伟光撰文 姜孝智摄影

 

我打小生长在林区,和白桦林并不陌生。然,冬天砍伐烧火柴,夏季扒桦树皮做引火用,以至于以后到图里河、根河的白桦林旅游也都在夏季。都说秋天是观赏白桦林最好的季节,是孝智镜下的晚秋白桦林为我弥补了自幼就有的白桦林情结中的缺失和遗憾。一幅幅精美图片,展示了白桦林中树木的伟岸,笔直,叶的金黄,构成了秋天最美的景致,影友站在高高的白桦树下仰视,瞬间“老嘎达”在我眼里也似乎高大了许多。


随相机镜头漫步在白桦林,享受着迎面扑鼻的凉爽,看着这郁郁葱葱的大地,天高云淡,神清气爽,眺望远方,山挨着山,连绵不断,云环雾绕,若隐若现,顺着眼线,消失在天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置身于大自然中,全身心的放松,始得心灵的安宁。


我很庆幸欣赏到孝智在深秋时节聚焦家乡的白桦林,聚焦使得《爱在晚秋白桦林》每张照片都有了焦点,假如没有焦点,白桦林的照片会变得空洞乏味,难以找到注目点,也就不会引发我的观瞻兴趣。而孝智在白桦林拍摄之中,或黄金分割构图,或井字构图,使画面有更多的变化,又不致于令画面某一边过于沉重。让我熟视了大自然赋予白桦树那出众的秋色:白的树干,黄的叶片,挺拔向上傲然耸立,无一不吸引我的眼球,成为我在每一个晚秋时节的遥想。至于那片白桦林是怎样由嫩绿变成青翠、由青翠走向华美我可以尽情去发散、去想象。家乡秋天的白桦林是最美的,秋风轻轻一扫,漫天落叶,如同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又好似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在天空中尽情飞舞、旋转。落在地上,铺成了一条条金光大道,我们在那里打流、捉迷藏。漫步丛林,向上看去,笔直洁白的树干,金光的树叶,静静倾听着桦林的述说……


顺相机镜头穿越白桦林,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像挺起的脊梁,刚毅而又坚强,一排排白桦树,不等间隔耸立着,大小相似,外形相同,像是一群兄弟共同支撑着美好的梦想。清风徐来,片片树叶迎风招展,相互温柔的拍打,引起吱吱作响,像一群嬉笑的小姑娘,惹出一丝怜爱。树叶透明,向着阳光青丝依稀可见,四向发散,连着叶片的每一处,输送着水分,也吸收着营养。一束束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洒向大地,明暗两别,映出树叶在地上翩翩起舞,伴随着吱声,和出一首大自然的奇妙舞曲。 

孝智在阳光普照的日子拍摄,光线充足,画面色彩丰富,阳光从白桦树一根根枝丫的缝隙处透过来,洒满林间的各个角落,映在金黄的树叶上,染得每个纤毫都金丝耀眼,就连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都变成了闪动的金星。《爱在晚秋白桦林》带着我在不觉中仿若走进了童话般的白桦林。有的白桦树将叶子都全抖落在了地上,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有的还披一身金黄,看着那簇簇金黄,在即刻间就将暖融融的感觉传递到了心中,秋的寒意顿时减少了许多,照片自然是非常漂亮。或许由于时间紧,《爱在晚秋白桦林》局限于当日,一个晴朗的天气拍摄,却使照片中缺少在阴雨多云、多雾刮风背景下的出色作品,自然失去了更能体现和表达晚秋白桦林的全部各色多彩美景。


看着画面顺手一摸,仿佛触及树皮坚硬粗糙,凹凸不平,一条条缝隙,杂乱无序,上面爬满了虫子,经历过风吹雨打,日晒天冻,洗净一段铅华,历经一世沧桑,终究练就刚硬的外壳,护住生命的气息。随着枝干的成长,树皮被锭开的四分五裂,渐渐没有了养分的供给,直至老去褪下,也就算完成了今生的使命,也见证了枝干成长的历程。


孝智拍摄的《爱在晚秋白桦林》总是充满着梦幻美和寂寞感,调控得当的曝光,使画面中除幻美之外,还给人一种被秋染后的寂寥感。此时没有过多的颜色修饰,利用中间调拍摄出的白桦林画面显得深远,宁静,祥和,那种静美让欣赏者的心也随之安静不再浮躁,我也在这种宁静中寻求灵魂深处的一份清静和安然,好似再看一幅幅淡雅的水墨风景画。那深远多像人生的路,它一直在延伸着,延伸着……白桦林的每一棵树在我心里就像是一位不曾谋面的老朋友,我仿佛期待着与之相逢。《爱在晚秋白桦林》让机缘终于来了,只是来的稍微晚一点。看着又一个秋天渐行渐远,我久久地凝视这晚秋的白桦林。画面中晚秋本是宁静的白桦林在我脑海里喧闹起来,风儿的手指依旧会把那金黄而又美丽的树叶一片一片带走,然后化作泥土滋养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白桦林充满了诗意。


瞧这画面游走,宛如又一片落叶随风而下,看着这片落叶在其最华美的时候悄然飘落,我终于理解了《爱在晚秋白桦林》更深一层的意义,它不只是在倾诉离别的痛苦,同时也在企盼着重逢的快乐,只是这离别也许就是永绝。就像这随风飘舞的落叶虽然可以滋养一个又一个春天,却无法重返青春韶华。


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一棵系着蓝色哈达的白桦树,一条根系,生长出十棵树枝。孝智说,当地人称其为“十全十美”。民族兄弟由此把每个树枝上系上条条蓝色哈达,以表达祈求平安,庇佑幸福的纯洁、诚挚之心。为了保留哈达这一细节,孝智降低相机的位置采用低角度拍摄,这样不仅更加细致地描绘出哈达迎风飘舞的动感,而且使画面富有一定的远近感和临场感。另一张倒地仰拍的画面,阳光穿透树林更是漂亮的恰到好处,所带来的光影变幻莫测,拍摄过程中刻意回避阴影。可以说,在把握好画面的光影构成上,孝智的这一组优秀作品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爱在晚秋白桦林》俨然在诉说,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事情让你无法忘怀,这深秋的白桦林会不会是一去不复返的岁月,即将留给我的又一段难忘的记忆。无论什么时候秋风响起,总会看见远方的那片白桦林。大兴安岭的冬季是漫长的,并且充满一种神奇意味和荒蛮景象。当南国的秋阳尚未落幕,这里已是朔风卷地,草木枯黄。一旦飞雪初降,周天寒彻,大河冰封,这片莽莽大野便呈现出一派亘古自然的苍茫白色。 

我在那里生活多年,大兴安岭随处可见白桦林。跟着孝智的照片再看一眼秋天的白桦林是那么的美丽,我不想吝啬对它的赞美,但却不知道该怎样来赞美它。但看一棵棵白桦树,宛若身材修长的少女亭亭玉立,白垩色的树干笔直俊秀,所有的侧枝一律伸向斜上方,紧紧地拢成一束。明黄色的叶片光艳闪亮,光滑的树干上有着眼睛一样的疤痕仿佛能洞穿一切。一阵秋风吹过,树叶轻轻地飘落,像少女在低低地絮语。 

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我用眼睛贪婪地复制着秋天的白桦林的凄美,用心灵尽情地品味着凄美充斥我内心深处的每一份感动……几乎所有的画面已经被“老嘎达”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顿觉,再华美的语言之于白桦林的美丽,都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和苍白无力。


                   【在线编辑:林兆丰】 

 编辑: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