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声 | 微山岛,仰叹千古之谜(散文)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微山岛,仰叹千古之谜

                            北京 心声

微山湖,连同湖畔的城镇,似乎适宜在秋与冬交接时游走。因为,那里有诸多大汉遗迹,留下千古名家逸闻。深秋后,西风发力,让青年激昂、中年踊跃,即便进入老境,也会让人随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韵,萌动“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念。

其实,微山湖畔的大汉名流,又岂止高祖!遥想两千余年前,华夏第一史官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时,面对一幅面如满月、皮肤细腻的人物图像疑惑不解,由此在案头拈须沉吟。他实在不敢相信“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张子房,其襟怀、胆略、业绩,竟然超越了历史上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壮哉张良!在博浪沙,狙击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在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从容应对、使自己的主公化险为夷;在楚汉相争时,以《太公兵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汉军灭强楚……“直言述史”著称的太史公想到此,用孔子之言将这位爷高度概括:“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深秋,我与徐州市旅游部门领导挥手道别,一路饱赏红枫黄栌以及丰硕转换为疏朗景况的田野。当济宁市接待者驾一艘游艇到码头接车,当船泊微山湖之畔,我迎着夹带寒意的风登上古柳坡头,忽见一座古墓隐现在荒草萋萋之间。陪同我的导游脸色凝重、语音深沉告知,这就是大汉风云人物——张良的安息地。

登微山岛,理应拜谒千古景仰的“三贤墓”,为殷商王族微子之墓、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目夷之墓,留侯张良之墓。最高大醒目的,是张良墓。高15米的古墓前,矗有乾隆年间石碑一座,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墓地后的小村,为墓前村,即《铁道游击队》中的“苗庄”。

我在墓前长时间伫立、沉思。张良,留给后人深刻印象包括:著名谋略家的丰功伟绩,独游万里的朝廷重臣。更重要的是,砥砺前行时,尽显矫健睿智、英武干练,功成名就后,乐于急流勇退、淡泊超逸。汉六年(前201年),当高祖刘邦御赐侯爵中最高封赏——请他在齐地“自择三万户”之时。张良出人意料地表示“不敢当三万户”只讨要一处仅有数千户、名为“留城”的小县作为封地。(现在微山湖深层)并向朝廷阐述自己的志向:“……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而后,他便踏着仙人赤松子的履迹畅游华夏名山秀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我在微山岛上徘徊很久,直至黄昏。时近深秋,微山岛的冈坡,多彩的林木在瑟瑟金风中摇曳,湖波清澈,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处引人产生遐思、半遮半掩的古贤栖息地,恍惚在展现着千古之谜——张良真正的安息地,究竟在哪儿?

于是,我努力搜寻记忆中的史料、剖析一代才俊的最后归宿……

张良的屐痕远至海角天涯,一些名山大川都有纪念他的庙宇祠堂,也有民间流传的动人传说。在河南兰考、在湖南张家界赤松子游地”、在江苏徐州郊野……都曾有见闻。宋代后,一篇文献记载的较为明确,把张良墓葬处集中在汉高祖长陵(陕西咸阳东)功臣陪葬墓区和山东微山县。争议喋喋、见仁见智,子房先生平素把功利看得很淡,他万万没有预想到,辞世之后越千年,自己的长眠地竟然成为专家学者们热议的焦点,旅游经营者炒作的产品!

直到21世纪初,一位精研秦汉史的学者站出来,通过大量论据论证,提出了“西汉时的列侯,除皇帝特赐葬于帝陵外,一般都安放在封地,众多文献中,没有高祖特赐张良葬于帝陵的记载。张良墓在留县说,远在南北朝、尤其在宋代后多有记述。”由此,一代大贤在驼峰般的小岛上卧听千年风雨之说,近乎成了定论。

茫然间不觉时光流逝,墓前村古槐的枝杈间透出几缕夕晖,我在弃岸登舟时,依旧疑团未解。譬如,张良的封地——古留城(位于微山岛西)早已在宋绍熙五年(1194年)随着黄河决口,洪涛奔涌而来沉陷在大潮底层,微山由此变为岛。留侯真正的安息之地,是在最初的山间、是在今日的岛上,还是早已沉入洪涛深处,又有谁能答疑解惑?

鉴于我的职业特性,数十年来,行游、探访、深思、采写已成乐趣,却很少在古墓前徘徊。微山岛上的张良安息地当属特例。由此思源:一是张良入世之后,能一剑一箫独步江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成名就急流勇退。出世后,能抛弃功利潇洒行游,散发扁舟隐名埋姓,不知所往留下传奇。如此做人,怎不让我专程拜谒、景仰连连?

远方的点点灯光,当是岛上村民家中的点点温馨。一天奔忙、晚间团聚、杯酒碗菜、妻小笑谈、月夜入眠,让湖中起伏的水韵伴随梦境,脸上露出甜美微笑……就某角度而言,如此度日,与子房公的心志倒有几分神似,其实,远胜那些殚精竭虑,最后难测福祸的高官巨富!

湖面上寻宿的孤鹜已成剪影,离岛的游船与波涌交流,清寒的月色下,我们系缆登岸,行车返回下榻的酒店。观游一日,虽然看点简单无彩,真假难辨,但留在我心头的,却是千古高伟、深沉哲思……

   在线编辑:林兆丰

【作者档案】冯新生(心声):报社资深记者、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多家网媒传播平台专栏作家、签约作家。曾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约7000余篇(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征文中,曾获小说一等奖、诗歌一等奖、散文二等奖,千余篇文学作品被新华书店发行的文学丛书选载,200余篇小说、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选播,300余篇游记散文,分别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课外语文》登载。专著包括: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小说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华天宝》《游出滋味》《行者手记》。创作成果,入载《中国文化名人大辞典》。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