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黄蔼北 | 支农劳动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

黄蔼北,男,1965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兰溪村,现工作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广州市作协会员。参加工作三十三年来,一直在高中学段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自1979年立志于在文学方面要有所斩获以来,一直坚持了四十二年时间的笔耕,不曾停辍。发表语文教学论文八千多篇,文学作品二百十万多字。


         
支农劳动

                     文/黄蔼北(广东广州)

我考到初中尖子班读书,是在1978年的秋季。那时候全县招两个尖子班,一个在县城的大余中学办学,再一个就在新城公社的新城中学办学。

我们池江、樟斗、新城三个公社的尖子生,因为地域相近,上级要求那些学生不必跑县城这么远去读,就集中在新城读尖子班。

读初中那三年,我记忆犹新的,除刻苦学习和听从老师安排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外,响应华主席号召,认真参加“学工、学农、学军”劳动,也是印象特深的事情。

新城中学在农村,周边没有工厂,学工是挨不到边的,学军的话,有几次去新城机场参观,但那是解放军军用机场,不可能天天让我们半工半读地去“学军”的。反倒“学农”是最切实,最实用的。因而,我们学农也就成为了常规的教学。

我们学农、支农劳动,是在王屋岭大队的茶场、农场开展的。茶场、农场在学校东边十二里远的省道马路的北边山丘上。周遭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丘陵,从公路一直绵延到大东坳山脚下。公社划归新城中学的学农支农点,一共有一百八十亩,靠近马路,便于学校的那辆破拖拉机进出。

茶场、农场的东西方向有一条小河,常年溪水潺潺的,绿树成荫,我们劳动时,就喜欢那靠荫的地方遮阴,不被阳光给晒得太黑。

那时,“文革”虽然已经结束两年,但学农支农的气氛仍然笼罩在我们学校新城中学。学校有两个年级的八个高中班,两个年级的九个初中班。我们初一尖子班是单独的,不与初一的另外两个普通班混合在一起学习、生活、劳动。

每学期每个班都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轮流到新城公社的王屋岭农场茶场学农劳动。

我们属于低年级重点班,轮到去王屋岭劳动时,都是第十七周,是寒冬腊月的年底或者盛夏已经开始。校长李日升告诉我们说:“寒冬腊月,草木枯萎,劳动起来更轻松。夏日炎炎,瓜果飘香,劳动起来有吃的。”在他看来,我们小小年纪去学农支农劳动,好像好快活,是去享受。

全班五十人,除六七个出生在军人、工人、干部家庭,我们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然对农活很了然于胸。播种、锄草、耘田、种花生、栽番薯、莳田、割禾收米那些套路,拿起手来都会做。班主任吴老师,一点都不会感到压力。

初一年级时冬天的劳动,我们是在1978年12月18日到24日那几天进行的。每一天都是一起床吃完早餐,就排好队,打着红旗,沿323国道往东行,走半个多钟头,就能到达王屋岭农场茶场。上午劳动,中午在农场饭堂吃一餐饭,下午劳动三个小时,然后排队回学校,在学校饭堂吃完午饭就到教室里学习。

班主任吴琦老师是我们支农学农班的领队兼技术指导。上午,他安排我们到田里去摘豌豆,浇青菜,给红花草施肥,为茶叶行打深一点土,然后给茶土浇粪水。前两项学农的劳动很轻松,吴琦老师分给了那十五位女同学去干。

后面那两项,则费力些,肯定由男同学来承担。我被分在给茶行沟里浇粪水的那组,是最苦的一组。那时很不情愿做那种臭烘烘的事情,但碍于自己是农村来的,而且读小学也是做班长的,现在读初中虽轮不到我当班长,也不能思想意识一下子就太落伍了,我就忍住一肚子气,勉强去干。

中午在王屋岭农场茶场饭堂吃饭,饭食很粗糙,跟喂猪相类似,我们肚皮饿,也就狼吞虎咽,很快就吃食饱了。落在后面的王忠厚还嫌食,我们讲了一下浇粪水的细节,他干脆就吃不下了。整个下午,他都是饿着肚皮干活的。到了劳动完,回学校前,我见他从王屋岭农场茶场饭堂里偷了三次番薯出来吃。

第二天,我们又是一大早就去王屋岭,吴琦老师给我们分配的是给农场茶场疏通水沟,打薄荷苗子沟,打沟和栽种下一年的甘蔗。水沟是原有的,打沟的任务轻,吴老师又分给女同学,我挂在种甘蔗的那组,最出苦力的那个组。

栽种甘蔗,还是要挑粪水,浇粪水,又脏又臭。我忍不住跟吴老师提意见去,找到吴老师,发现他在跟农场的场长老王聊天,还抽烟。我想,吴老师好像不抽烟的,怎么在农民面前摆架子来抽烟了?

吴老师听了我意见,好像有些生气地说:“明天你继续干苦力,我要磨练你的革命意志!”

随后,第三天的劳动,我们被分到仅次于女生组的劳动量。吴老师没有惩罚我。我想,可能是吴老师一时疏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吧。

劳动的最后那天,也是王屋岭农场茶场接待我们学校劳动班级的最后一批的最后一天,他们就给我们的任务是抽干鱼塘,任意抓鱼。劳动后,每个人分到两斤草鱼。我们吃中饭时,吃的是小炒鱼,每个人都吃得肚皮圆。吃了中午饭,就回学校。吴老师叫我们赶快回家去,把劳动成果拿回家去。

我们几个懂事的同学都想把鱼留个吴老师,吴老师笑呵呵地说:“你们每个人给我两斤,你们组十五个人,我拿三十斤鱼回家,学校会追究我贪污罪!”没办法,我们只好把鱼各自拎回家去了。

念初中的第一次劳动,很快就结束了。而第二次劳动呢,是在盛夏,参加了王屋岭农场茶场的双抢活动,干的活就是捞禾、割草、挑杆莥、晒谷那些出苦汗的事情,到最后农场茶场给我们的劳动成果是每人拎五斤西瓜回家。

我记得我从新城走回池江三十一里路,人还没有到池江墟,更没有回兰溪,西瓜已经给我吃完了。

初二的时候,参加的劳动也大同小异,寒暑易节,成果不同而已。而读初三的时候,就没有参加劳动了,因为我们是全县第一批特招的尖子班,要跟大余县城的那个平行的尖子班来较真功夫的,学校就安排我们全身心搞好学习,不用搞劳动生产。

1981年初中升学考进行下来,我们这个由吴琦老师领队的尖子班,一下子就把大余县城的那个尖子班给完全给搞得没脾气。全班五十人,上全县前三十名的,有二十一人。我们那五十位同学,在全县名次里,最差的也有八十一名。

新城中学读初中那三年,学习分外紧张,劳动也不输别个班。而学习成绩,也更是在紧凑的学农、支农活动中,在王屋岭农场茶场的劳动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劳动成果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

我记忆力比较不错,小学时跟肖文霞、胡仕芬、黄瑞声、黄蔼忠四位老师,初中时跟吴琦、刘祖顺、王植权、胡小燕四位老师,都学了不同科目的记忆方法。在吴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观察事物,描摹事物,表达情感方面的写作能力。我的写作能说有一定的功底,就是在吴老师身上学到的。

写起东西来,我常常会将时间给写得很清楚,就是吴琦老师教给我的,他曾经要求我写东西必须时间、地点、事件要准确。虚构情节除外。这些都是他交给我们的写作能力,也给了我很大很多的影响。

而今,我有时从王屋岭坐车经过,我会心生很多感慨,感慨那地段有着我少年时期的付出,有着我们劳动支农的乐趣。而今,那场地早就被征用为其他用地,但那学农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兴凯湖文化在线作家诗人方阵:(添加中)

沈晓密 孙文斌 鄂俊光 刘俊 张磊晶 白雪 海小粟 徐鲁梅 杨秀芹赵庆英 赵庆英 红彤彤 王克勇 郝文彦 侯伟业 刘波   刘艳  章迎春  阿娇  张鸥  孙书林  张芹  张忠仁  刘金龙  唐密林  姜芬  阳娟  史忠和  秦占清  耿吉财  高杰  过客  黎明  宋继英  程龙启 东隅塞翁 权友清  高维东 徐伟 鲍颖  徐敏  曹秀兰  王顺昌 姚学范 郑晓云 刘晓琳 隋祥云 沈学印 王国良 王国忠 青林 王秀花  许放 江崇胜 许丕成 杨宝忠 李振才 王宏 李梅 北斗 小苗 玫琳 程龙启 隋喜昌 王教平 勤聆 张鸥 邓昌盛 雁南飞 墨林 孙立清 张从振 韩雪丽 徐翠华 张广玲 山水伊鹤 张文业 张浩宇 刘显双 闫秀明 曹秀兰 刘宏娟 王秀宏 吴艳芬 张莹 山长水远 七儿  毕文君 刘维斗 史洪德 李想平 李载丰 枫叶 玄清 周芳 袁汝霞 魏德成 刘生文 苏胜和 范亚荣 王薇 姜玉敏 肖耀 蒋兴莲  杨炳阳 夏春龙 北斗 王教平 韩雪丽 王怀吉 陈明帅 林密 下沉的烟圈 王庆会 刘奇伟  邴荣磊 刘玲玲 胡常娥 刘凤玲 刘湘泉 袁汝霞 柴学政  王桂莲 秦占清  张家喜  王殿莉 李炳金 滕凡友 宋艳秋 江宗皓 朱胜男 周广华 贾丽娜 黎明曙光  宋国元 韩君玲 李彬 高秀军  王宝权 王永刚 张立友 江帆 陈丽丽 梁锡涛 范传财  周广华 田文举  雪然 罗学贵 刘金龙 金祥海 日月 邵泽坤 田米山 圳岩 孔祥萍 山水丝竹 李 娟 王薇 妙音 田波 常引航 祁明杰 孔光明 陆楷明 远方 于孝君 王沛君 残墨 逄晓玲 孙常凤 毕文君 杨奇 黄玉春 梁瑶 蔺莹 乔乔 张宝香 孙艺帆 薄守省 张淑华 王淑芹 甄会 张士君 赵斌 徐晓霞 齐鲁青 王冠军 黄蔼北 孙艳梅 孙维维 王立国 孙立清 马润芳 王志宝 丁十成 郑森 唐云涛 徐兆荙 海韵 张茂颖 崔伟成 苏晓慧 荆耀成 孙文成 王小岛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白雪  张磊晶  刘俊

主编:瑞雪   13115477919(微信)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