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念叨着史湘云挂在嘴边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用饭碗冲了一碗咖啡☕️。 晚上,打开喜马拉雅APP,专门搜有关《红楼梦》的赏析节目,听着听着,沉沉睡去。 对《红楼梦》的爱,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昨天讲“完璧归赵”,孩子们有些些失望——这个故事听过无数遍了呀!我镇定自若:“那我给你们讲点不一样的。” 我的本意是增加《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完璧归赵”部分。 当讲到蔺相如的出身不高,仅仅是宦官缪贤的门客时,孩子们的脸上一片茫然——什么是“门客”? 解释完之后,我仍然意犹未尽。顷刻之间,《红楼梦》中一个关于门客的故事脱口而出。 “《红楼梦》里有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其中贾宝玉的爸爸叫贾政,姐姐叫贾元春。贾元春是王妃,轻易不能出宫门。但那一年皇帝开恩,允许妃子们回家省亲,实际就是回娘家啦!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女儿回娘家,娘家自然要竭尽所能盛情款待。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兴土木,兴建了大观园。你们将来考上大学,你会发现,大学里的每一条路每一栋楼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此处有小心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或者我们去某个旅游景点,是不是也都有名字呀?那大观园里的建筑也不例外。” “于是,贾政带着他的儿子贾宝玉,和他的众门客一同踏入了大观园。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桥段,门客们为景点取的名字都非常俗气,不好听,只有贾宝玉独占鳌头,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这里边自然有门客们可能文采不够的因素,但最为主要的是门客们还要靠贾政吃饭,他们怎敢抢了人家儿子的风头?” “由此可知,门客要领会主人的意图,要懂得察言观色,某些情况下是比较卑微的。” 不要说逐字稿,我连腹稿都没打。 讲到蔺相如“怒发上冲冠”,说了一番豪言壮语,其中有一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我问孩子们,你们认为什么人是“布衣”呢? 达官显贵是着绫罗绸缎,布衣自然是平民。 我忽然又《红楼梦》上身了。“《红楼梦》里,贾母的大儿媳妇娘家没落了,她的娘家人来投奔贾府,他们家有一个和贾宝玉林黛玉差不多大的姑娘,叫邢岫烟。” “冬天,寒风刺骨,贾府的小姐穿的都是皮草,只有她着棉衣。你看,从衣服上就可以看出阶级。” 又是信手拈来。 这绝非废话,《红楼梦》本来就是中学阶段的必读书。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好奇的种子,终有一日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而就连我自己,也惊讶于我谈起《红楼梦》的“妙语连珠”。 从小学四年级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郑渊洁的《红楼梦少年儿童版》开始,我与《红楼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本书很快看完了,我又搬来椅子,在高高的书架上取下《红楼梦》原版。 不认识的字我就查字典,不懂的桥段埋在记忆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领会。 整个学生时代,每个假期——即使是高三过年期间的短暂假期,读《红楼梦》是我必做的事情。 大学时,和同学在小饭馆吃饭,电视里播放着《红楼梦》,剧中人物的台词特别忠实于原著,几乎是他们说上句,我立刻一字不差接出下句。我的同学瞠目结舌,连称佩服。 这期间一直在读各种《红楼梦》评论的书和文章,有时候也写一些《红楼梦》的小周边。 各个版本的《红楼梦》我都有,但进了书店还是想买。 对于《红楼梦》,我是最长情的。 “红学家”们侃侃而谈,无非为名为利;而我,是纯粹的爱恋。 我何其有幸,寻到了今生至爱,并得以相知相伴。 从《红楼梦》中汲取的精神财富,足够我一生受用不尽。 噫!《红楼梦》之爱,同予者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