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关于长寿药食的论述

 养生与益寿 2023-02-27 发布于上海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主张少吃肉,说“甘脆肥浓”是“腐肠之药”,并使人肥胖;而认为用少量肉与蔬菜同炒,吃了会使人不瘦不胖,保持健美体形,雅而不俗。不过,他认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吃肉更重要,从而主张住地周围广植竹木。民间广为流传他写的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须食笋炒肉。”

     

     服姜可延年,钱塘僧不老

            苏轼喜收知集民间延年益寿药方,将亲眼所见、亲身所试、确有效验者记录下来。如他游杭州(钱塘)净慈寺时,见人称“聪药王”的和尚,80余还面色红润如涂胭脂、目光炯炯有神。他便向高僧求问长寿之术。和尚自言服生姜40年,其法是取生姜汁贮于器中,去掉上面的清黄液,将沉积在下面的白而浓的部分阴干为“姜乳”。用此姜乳同蒸饼或米饭相合,作成梧桐子样药丸,每天用白酒或米汤送服数十粒;或将“姜乳”末放入菜饭中食之。长年坚持不断,便可高寿而童颜。


     麦田求野荠,强似吃山珍

            苏轼十分推崇吃荠菜,他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日食荠极美,天然之珍······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厌也。”并作诗赞道:“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其烹调之法是:采鲜荠菜二三斤,洗净,加人淘米三合,水三升,生姜,芽头,捶碎.同入锅中,浇上麻油一蚬壳(约30克),煮熟后不放盐醋,食之自然之味,有养血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对老人十分相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