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改过”是克除偏执的开始

 智能人做超人 2023-02-27 发布于河北

致良知·改过

文/诚明子 讲授

致良知·改过以什么为正确标准

我们修学“人的科学”,如同古人治学修身,不是光会练个功法,练点儿气就行了,也还得从“改过”修起。这是内求法内向性运用意识的开始,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开始,更是自我革命,刀刃向己的开始。

学会改过,是练功变换气质的起步,是自我觉醒、自我改变、自我重塑、自我完善的新起点,也是陶冶性情的离俗之始。

群里每个同学,认真学习的,看了以上内容以后,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去“改过”,致良知。

“改过”以什么为对的标准呢?要以“回归人的本质——真、善、美”为对的标准。

“致良知”是自觉自愿地自我改造的方法

《大学》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讲的“致良知”和“致灵知”,都属于修身的具体内容,是用来改造自我的,也叫自我改造,不是用于自身以外改造世界的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用于改造自身以外的世界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致良知”改过的整个过程,都是自我认知,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求法实践,是用自己的矢,直指自己的的,是这样的“有的放矢”。而千万不要把方向搞错了,想去改别人的过,那就是犯了大错特错的主观主义错误了。记得以前有学传统文化的人在学了《弟子规》后,就拿那个标准去衡量别人,反而看别人越看越不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就看别人越来越不顺眼了。象这种情况是他(她)学反了,向外求了,是犯了主观主义错误。学的适得其反,是绝不可取的。

“致良知”离不开良师益友的帮助

致良知·改过,是一个人认识并改变自我偏执参照系的开始。由于受偏执参照系的覆盖,能主动认识到自我偏执是很难的,这就需要自我觉醒了。但绝大部分人习惯了异化,不觉得自己是偏执的,显得很主观,认为这是自己的个性。(这种情如俗话说的“灯下黑”类似。)但从“人的科学”的高度来看,这种情况是自我的异化,不是个性,因为他偏离了客观规律。因此,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觉知能力,需要有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提携,才能真正得到改变,自我偏执参照系才有可能改善。故有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说的这种情况是,一个人得具有自我觉悟的辨别善与不善的能力,才能择善与择不善,并自觉地以他人为参照来改变自己的不足。如果一个人还不具备这种辨别能力的话,要想长进,必须得有良师益友亲自给他适当的指点了。所以一个人要想克除自己的偏执,单靠自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儿,离不开科学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良师益友的帮助。

———诚明子《论“人的科学”》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