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一)

 柳氏国术 2023-02-27 发布于山东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一)作者 柳国顺

 新浪 柳氏螳螂拳的博客 (2017-11-17 00:13:40)[编辑][删除]

标签: 

真功夫

太和拳

太和玄乙功

网络小说

历史渊源

       太和拳的“太和玄乙功”、“鸳鸯路”等是真功夫(一)

                                                             柳国顺

我于198411月在《中州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太和拳》,简要介绍了在青岛流传的“太和拳”的内容特点,提及了拳术套路诸如 “鸳鸯路”、“銮铃八手”、“螳螂图”等等,以及主要内功套路“太和玄乙功”。没想到,这篇《太和拳》竟然成了网络小说写手的创作素材。打开网页,《真功夫传奇》、《欲医-妙手神针》、《黑帮有情人》等小说中均有对《太和拳》内容的选用。

如:网络小说《真功夫传奇》中的叙写:【金婵闻言,如灵兔般说变就变,施展开“太和拳”中的“銮铃八手”,当胸就往傅真贯去。

太和拳,属长拳类。其讲究内外兼修,主张武术分武艺,道艺两门。武艺注重动作,重气力;道艺注重养气,重神态。内功练“八圈劲”,“八推太和功”,“太和玄乙功”。特点为意,气,力三者并重,以意运气,气到力随。虚实兼用,刚柔相济。太和拳揉进了螳螂拳的一些套路,长短俱备,佐以内功,技击性强。】

实际上的拳术套路“銮铃八手”被当作一技击招式用了,此属小说写法,是以大化小的虚构编造。而随之对太和拳的简要解说一段,其实是对《太和拳》文字的摘录拼凑而成,这倒是真实的。

再如:网络小说《欲医-妙手神针》中,也是对《太和拳》文中提到的真功夫套路“太和玄乙功”、“鸳鸯路”、 “螳螂图”等,根据小说故事情节的需要赋予了新的功用。

例一:【他的金针是特制的,六分紫金,两分金两分银,十分柔软,若没有太和玄乙功做基础,根本戳不进身体穴位,此刻也不知道为什么,什么龙阳归藏的体质什么太和玄乙功什么辨穴手法…全部不翼而飞。】

如此,内功套路“太和玄乙功”在这里具有了中医针刺上的神奇功力。

例二:【心情大好的女孩迫不及待汇报起工作来,“对了龙阳,龙道长教我的太和拳我已经练到『鸳鸯路』了,『八圈劲』也颇有根底了,前几个月我们学校有五六个小流氓来闹事,被我一个人打得抱头乱窜。”她语气中不无得意。

龙阳淡淡嗯了一声,一边继续看着书一边说:“再过两三年你大约就可以练到『螳螂图』了罢!到时候你的功夫就比我好了。”

女孩被他这么一说,突然想起他的特殊体质来,虽说从小被送上武当山来学习,可原本天资高超的他因为身体所限,太和拳最多只能练到『大小华山』,】

这里面所说的“鸳鸯路”、“ 八圈劲”(应为“八圈功”)、“ 螳螂图”、“大小华山”(“大华山”“ 小华山”)等,均为《太和拳》文中提到的套路,当然将这些功夫归之于武当山,则是小说的杜撰,不能当真。

以上网络小说取材于武术杂志上所载的《太和拳》的现象,说明当今人们对于真功夫的青睐,及作者创作小说时对情节真实的追求。毕竟时代不同了,当年读者对武侠小说中近似于神魔功夫的描写,譬如金庸笔下的降龙十八掌之类,其痴迷程度渐渐淡去,倒是真实存在的传统功夫内容拿来加加工用用,既不用费力凭空想象虚构,又增加了故事的艺术真实感,何乐而不为呢?倘若作者在文末注释一下所取用的真功夫的出处,让读者欣赏小说之余,还能知道一下这些真功夫的原貌,会更受益些。

丰富多彩的传统武术应该是有武术内容的小说创作的宝库,网络的发达会使网络小说创作日趋兴盛。

至于以上网络小说的取材,涉及太和拳的一些内容,有必要再将太和拳的历史渊源及技艺情况略述一下,小说故事虽选用了真实的功夫,却与其原貌相去甚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