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们对毛泽东的赞誉

 随e飞翔 2023-02-28 发布于山东

柳潜

解放后,毛泽东曾特地询问柳潜先生的近况,并一再强调说:“柳先生对我帮助鼓励很大”,“是位教育家”。

袁吉六

袁吉六多次在人前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

毛泽东在延安同埃德加·斯诺谈及自己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孙俍工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俯仰、起伏”这二十八个字便是孙俍工送给毛泽东的写字诀窍。

1945年,孙俍工赞叹毛泽东书法:“仿古而不泥于古,尽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础厚实者不能如此。况你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创一格,真不简单!你笔底自由了。”

杨昌济

作为毛泽东和蔡和森的老师,杨昌济曾称赞二人:“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后来在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谈话中称,杨昌济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

范长江

1938年,范长江采访毛主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他谈起话来,老是那样的不慌不忙,沉着持重,随时带着征询对方意见的语调。用语很通俗,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过后想起来,却又隽永有味。

陈铭枢

解放初,评价毛主席:“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卑视过去,迷信将来。

周恩来

周总理印象:“毛主席当着他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时,他就等待,有机会他就又讲,又教育,又说服。”

早期同志评价

1、“毛同志喜欢用政治手段拉一个打一个。”

2、“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有等待倾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