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教人的幸福

 特教梦 2023-02-28 发布于江苏
穆尼尔·纳索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说起特教教师的幸福,也许会有许多人心中怀有疑问。不就是教一群残疾的孩子吗?他们不仅身体有残疾,有的模样还难看,还有的被称为弱智人。成天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别说幸福了,恐怕连快乐也很难说得上。是啊,教他们,尤其是教那些智力障碍的孩子,充其量就是一个保姆而已;教他们,也许一辈子也甭想教出一个大学生,教出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哪里有成功感呢?又何来幸福可言?
其实我们的幸福很实在,也很特别。它来自于学生和家长迫切的需要,真诚的信任,特别的依赖;来自于我们工作在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的环境;更来自于这些特殊孩子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和改变!
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年,我任教一年级,班里都是6到8岁的孩子,共15个,其中有一个孩子叫邓超(化名),他已经9岁了还没有入过学,进入我的班里我才知道他先天聋哑又轻度脑瘫。冬天,是孩子最难过痛苦的日子,因为他每天都会小便失禁。给孩子换衣服时那股腥臭味儿直让人喘不过气,但我从未嫌弃,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件一件的给他换下来,洗干净后把衣服烤干。这样的事我一坚持就是三年。每次接孩子时,邓超的父母看到孩子穿着舒服又干净的衣服都流露出万分的感激。他的父母好多次都忍不住拉着我的手说:“朱老师,孩子交给你真是交对人了,谢谢、谢谢。”我想:我工作做到位了,爱到位了,学生和家长就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人间的温情,更能唤起这些弱势群体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这就是特教人的良知和幸福吧!
“说话”对于听障和智障孩子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听障孩子发不准音,智障的孩子表述不清,甚至有些星星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语言。那就更别说朗诵了,然而在2020年的“牡丹杯”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新安特校获得了县一等奖、洛阳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让我们最感动的是:县教育局领导看完特校的诵读节目后,动情地说:“看到这些孩子表演的这么完美,我两眼含泪!”这短短的一句话,不仅是对特教人辛苦付出的肯定,更让我们特教人感到满满的幸福!
经典诵读排练不容易,其它舞蹈的排练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我们首先通过手语让听障学生明白含义,理解感情,然后进行舞蹈动作辅导矫正。辅导老师的嗓子沙哑,腮帮、舌头僵硬!为了让动作更优美精细,老师和同学们放弃星期天、节假日,辅导老师站得两腿发软,浑身酸疼;孩子们膝盖磨得通红也从不叫苦喊累!付出终有回报,当我们的孩子带着《千手观音》,带着《茉莉花》、《水姑娘》等等太多的优秀节目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省和洛阳市的大舞台上时,我们看到了这些特殊孩子身上所闪耀的无比绚丽的光彩!这就是特教人的骄傲和幸福!
其实,特教人的幸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春天,办公桌上的那一束鲜花;夏天,头顶上的那把小雨伞,秋天,那鲜红的一颗颗甜枣,冬天,随时递入手中的暖手宝......都是我们特教人的自豪,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更是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特殊的职业,特殊的使命,给了特教人一颗颗播撒爱和善的种子,也给了特教人一份满当当的幸福。在这块特殊的土地上,特教人用爱书写着平凡的岁月,也让岁月在特教事业中闪亮发光!
这就是特教人的幸福!”
朱秀兰
河南省新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