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邮筒。

 昵称vR8Dhu4m 2023-03-01 发布于上海

绿色邮筒:

见信如晤。

你孤独吗?

每次从尚嘉购物中心的门口经过时,都能看到你孤零零的身影。你身边的垃圾桶数量比你多呀,几乎每一百米就一个,里面的垃圾都装满了。

你知道,现在几乎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是那么匆忙和快速。波音飞机、城际列车、高速铁路、互联网、E-mail、微博、微信……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距离拉近了,整个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再遥远的地方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抵达了。

所以,中国古人所说的“鱼雁往还”,也就是书信传递,这种曾经流传了数千年的书面表达形式,到今天几'乎快要“失传”了!

你有没有发现,年轻的一代人,互相之间很少用书信来往。那种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尽情地写在洁白的信纸上,然后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投进绿色的邮筒,没过几天,邮递员就会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的表达形式,曾经带给人们多少想象、多少好奇、多少盼望和期待啊!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就感到压抑和孤独,恨不得天天给家里写信,恨不得每天都能收到远方父母的家书。

每次收到时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总是觉得家书太短,逐字逐句地看,生怕错过一个字,漏了一句话。信中仿佛能闻到家乡的味道,依稀看到亲人的身影。这是一种多么古老的,能够给人们带来惊喜的信息的传递形式啊!所以,我从心底里十分留恋这种手写的书信表达方式。

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有谁没有保存过好朋友多年前寄来的书信呢?谁的记忆里,不曾有过收到一封远方来信的激动与惊喜呢?你知道快餐文化横行,什么都要快,吃饭要快,挣钱要快,当官要快。工作要有效率,就连恋爱结婚也希望是速成,大家早已没有了“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的闲情雅兴,只需点击视频聊天,一切都在屏幕上,一切都在掌中。

现在的年轻人中绝少有“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的意境了;也绝少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文采了。现在年轻人谈情说爱不是咖啡厅,就是餐厅;不是电影院,就是卡啦OK,甚至情人节也就是一束花,一盒巧克力或别的,要么就是一句淡如白水的话,那些“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那些“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些“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早已渐行渐远。

是的,时代变了,风尚变了,标准变了。但有些东西不能变,至少我会挣扎、抵抗。你说,我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就像你一样?

书不尽意,余佚后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