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知足常乐”出自《老子》,今人直译为——知道满足(之人),常常快乐!直白说,容易满足之人,常常快乐!分析“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即使大蛇嘴再大,生吞大象,它是痛苦的,因为它根本咽不下去!所谓人心不满足,指人的欲望利益达不到,是痛苦的!所以,人心不足,好比大蛇吞象一般痛苦。相反容易满足,则常常快乐! 不过,从古至今,天下间有几个人知足常乐?恐怕除了像后主刘禅——此间乐,乐不思蜀的人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痛苦的!即使是刘禅,从皇帝到安乐公,他真的快乐吗?小学生都不会答应,任何人拿五角钱换取手里的一块钱!那样,他不快乐!迫于武力迫于无奈,刘禅只能接受安乐公封号,只能装疯卖傻乐不思蜀。不然即使不会人头落地,没准第二天就会被毒哑,然后悄悄死去!为了保全性命,刘禅只能乐不思蜀!所以,那些说刘备生了个傻B儿子的人,请闭嘴,人家刘禅聪明着呢! 仔细想想,这人啊,活着无幸福可言。人们每天都在竞争着,每天都在勾心斗角!当官的为了更上一层楼,满脑子是如何打击他人,阿谀奉承!为了保住乌纱帽,遇事就打压他人,不给人出头之日!即使是平头百姓,也是成天提心吊胆,提防这个恶语中伤告刁状,提防那个暗地里打黑枪——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一样,总有人不安现状!想想,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多姿,会有几个人知足常乐?你家门前有空地,或许盘古开天地后就一直没有主人,假如某天你把空地改造成花园——对不起要拆掉,它是违章建筑!或许你家里没有车库,把空地平成车场,没准明天大家都把车开来停——对不起,这里是空地,隔山打鸟,见者有份! 伟大的科学家们,如果都是知足常乐者,这个世界就不会像如今这样高度的发达,完全可以肯定人类都还生活在最原始的时代!什么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通通不会有!恩格斯说——劳动改变人本身!如果原始的先民在劳动中知足常乐,止步。第二只大鸟就不会死于带有棱角的石块。因为先民无意中意识到棱角的锋利石块,能轻易干死了第一只大鸟。他们就会开始到处寻觅锋利的石块。找着找着最后居然懂得了磨制别的利器!想想,那个时代的先民根本不会知道原子弹,核武器,也不会知道包臀裙,丁字裤。然而,今天,这些东西都有了,不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知足,所创造的吗?如果仓颉知足,造一个字够了,干嘛要造众多的文字?如果炎帝神农知足,尝一草够了何故尝百草?如果女娲知足,造了男人何必再造女人?非常感谢远古的先辈,他们的心中没有知足常乐四字,不然今天居住的这颗星球,或许早被其它物种所占据! 矛盾的是,知足常乐作为一种处世心态恰恰又是必须!国人讲一而再、再而三,事不过三!如果一二作恶,第三次收敛,以后改恶向善,可以原谅,可以不被看着坏人!如果继续作恶,国人又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狡猾狐狸终究还是败于猎人之手!老百姓也讲——凡事适可而止,不要得一望二脸朝三!某种意义,适可而止,就是要学会知足!不知足犯事进监狱是丑事、痛事,相反,知足不犯事,岂不快哉? 先辈伟人说——看问题,要综合分析,要辩证的从不同角度看。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事物)!社会要发展,就不能提倡知足常乐!社会要稳定和谐,知足常乐是境界! 回头再看看,《老子》里讲的真的是“知足常乐”吗?来看看《老子》第四十四章原文……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这段文字无论怎么翻译,都与快乐扯不上半毛钱关系!“长久”可以理解为时间久,时间久带有好的意思。出现好,必有快乐的意味!但是,这样太牵强,说服不了国人!再看看《老子》第四十六章原文……罪莫大於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个人翻译出来就是——欲望(贪恋)是原罪,不知足者闯祸犯罪,犯过错者就是希望满足欲望。所以,懂得知足,就能长久的满足!还是找不到知足常乐的影子! 来看看权威人士的译文——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过失没有比中敌人诱利之计更大的。所以,知足之足,就是长久之足!老子的思想是经典的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寡国小民。可以说,老子对于战争没有什么研究!然而,权威人士的解读里出现“用兵之道”,出现中敌人的“诱利之计”,它们究竟出自原文何处?凭借字面意思,就能读出“用兵之道”“诱利之计”,估计这些权威人士是通灵的外星人!如果说《老子》的这段文字真的带有兵家思想,那也应该是知兵胜利,不知兵失败这一类的解释,何故僵硬地与知足常乐捆绑一起? 如此看来,“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并非出自《老子》!不然,解释不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