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之后来自父母的窒息感为哪般?

 江晓 2023-03-03 发布于北京
大家好,我是江晓。


现在好多女孩子抑郁,是的,原发性心理疾病例如自闭症男娃比较多,但后来衍生出来的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女娃比较多。这就是医学上所说,养男娃要特别注意他的身体机能,但养女娃要注意的是她的心理机能。在以前都觉得养男娃要给他准备钱、房子娶媳妇儿,不如养个女娃是招商银行,但养女娃的过程真的是艰辛,因为女娃的天性使然,她们敏感脆弱,内心焦灼,想的多,又因为群体特征的原因,很难交到真正能共情的朋友,所以,不知道咋滴了,就抑郁了。


这其中“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占重中之重,很多女娃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成长,自然心里会有或多或少的阴影。基本上很多女娃找我咨询,都会把现在不如意不幸福的局面怪罪在原生家庭上,这种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前几天有个女娃抑郁找到我,意思就是:“自己是个汉服爱好者,但家里人不让穿,每次一穿她爸爸就骂她。她今年二十五了,连这点穿衣自由都没有,还不如死了算了。”这个可以理解,二十五岁了完全成熟的年纪还受家里人这种约束,听听就让人感觉窒息。


然后当我进一步了解她的职业工作能力认知等等的时候,嗯,我觉得我有这种女儿我也看她不顺眼。这女娃中专毕业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从超市收银换到公司前台,从街道临时工换到直播小妹,就没一个能干长的,一年平均两个月在工作,其余十个月在家里躺平摆烂,问父母要钱美其名曰参加各种培训,其实是去混汉服圈子买一些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随着进一步的了解,一开始父母应该还是对她抱有希望的,希望她能突然奋起,好好学一门手艺找一个正了八经的工作干下去。但后来欺骗的次数多了,父母逐渐失去了耐心。

由此可见,父母不是嫌弃你喜欢汉服,只是讨厌你的不学无术。试想一下,你自己有个高薪的工作,有正常的生活轨迹,就算喜欢一些小众爱好,父母不过就是随口一说,你撒娇一下,父母也就喜笑颜开根本不去计较和深究了。很多城镇父母的小毛病就在于,当惯了大家长,享受那种孩子围绕听从自己的指挥的满足感,一旦孩子脱离管控,他们难免失落,但这种失落比起毫无建树在家啃老的局面来说,父母们还是会赶紧选择让孩子远走高飞的吧。


接访过非常多上述这样的“汉服女孩”,她们要么埋怨父母小气,要么就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她们把自己现在的一切问题全部“归功”于自己父母的压制和无能,统称为“原生家庭的错”。

但当我进一步告诉她们,从十八岁开始,她们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成年人是享有自由的权利,这其中包括工作自由穿衣自由行动自由等等,按道理说,父母是不应该约束其在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十八岁之后也代表着必须有履行的职责,最根本的就是独立,其基础就是自己赚钱自己花,你自己赚的钱爱怎么花怎么花,更高一层的就是独立买房,搬出父母家,周末去看看父母扮演个母慈子孝的,平时各自安好,这就是中国传统所说的“远了香近了殃”。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这些来访者纷纷都开始回避独立这个话题,有点廉耻的吧就说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廉耻的就直接又怪上父母了,说别人的父母都能给闺女买房买车的,自己爹妈怎么都不行,嗯。


这就是中国教育下的孩子,特别是舶来之物教育心理学一来到中国,我们本土的教育就变成了中不中洋不洋的玩意儿,既失去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仪式,又没有抓住西方教育的精髓,搞得不伦不类也没教育出好孩子。这个教育孩子的这件事情,要百花齐放,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看看现在的某些教育类的心理类的所谓“专家”们让生拉硬拽死套的那条条条框框,就算你全文背诵,按此行事,也是白搭的存在。

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所在地区的人文环境不一样,父母性格差异感情不一样,孩子的个性发展不一样,把这些细致末梢的细节放进中国现代化的整体社会中,才能得出完整的一套所谓教育孩子的理论。但就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之下,大家都是平凡人,每天的每天都为了吃喝拉撒而不断奔走,谁有那个时间精力和金钱能去仔细研究这个情况的呢?


所以,造成了现在孩子和父母很多断层冷淡的局面,这种局面不是偶然,是必然;也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学,却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就像你把一只企鹅放在赤道,你就算再了解企鹅的习性、脾气、生长状态,它也是不能够存活的啊。这就相当于把我们的孩子套进了资本主义的心理学里,用外国人的人文文化所提炼出来的教育体系去教育我们中国人的孩子,这怎么也行不通吧?教育学家告诉你,要对孩子有爱心,要宠爱孩子,但孩子长大了就不会感恩,她认为小时候你爱我,为什么大了不爱了?没有那个能力从始至终给孩子营造所谓的爱,不如一开始就让她自强自立的好。当然,很多营销号打着坐在爸爸的宝马车上也不如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只要一个家里有爱就好,可是无论这些营销号怎么去渲染穷人的爱是多么可贵,但这个社会现状不停的告诉你,爱的基础就是金钱啊。
孩子在这种理念下生长起来,在一个所谓“尊重和爱”的环境里长大,就形成了一种流氓习气,无赖得很,他们早早的精神独立了,却到了三四十岁,经济还无法独立,他们依靠吸收父母的血液来生活,父母如果没有能力支撑他们的生活,还要被他们唾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呢?你给他讲爱,他给你讲钱,你给他讲独立,他问你要富二代的身份。反正在这种孩子的眼里,做什么都是父母的错。


精神独立固然是好事,但精神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你只有满足自己的吃喝拉撒睡了,才能更近一层的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指望你自己连人生最基本的吃饱饭和睡觉的地都没有着落,请问你穿那个汉服追求那种美有什么意思呢?把你的追求建立在父母的生活之上,那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我现在给我闺女说,以后你有条件,想光着屁股上街我也不管(但警察蜀黍会管),我尊重你成年之后所有的决定,但前提是你要经济独立,什么老祖宗那一套,给父母养老的思想我连想都不敢想。我只求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啃老,能养活起自己,做一个不被社会所遗弃的人,我就千恩万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