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醇茶,一杯风雅,赴一场春日茶宴

 胜乐典藏 2023-03-03 发布于北京

“茶叙·甄选优质老茶专场”与“吃茶去·紫砂茶器集珍”正在热拍中,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拍场。

“茶叙”与“吃茶去”云集众多经典老茶,以及工艺、选料都非常优质的紫砂茶器,共同打造一场风雅的春日茶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今天聊聊茶。

茶虽排在七件事的末尾,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图片

▲唐 周昉 《调琴啜茗图》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本《茶经》也将茶文化推向了高潮时期;到了宋代,茶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图片

▲宋徽宗(款) 文会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茶不仅仅在日常中占据地位,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诗词、书画、戏曲、话本、宗教、医学,从宫廷皇室到平民百姓,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图片

▲宋 刘松年 撵茶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宋徽宗赵佶擅长茶事,写出了《茶论》,后世称为《大观茶论》。两宋时期,有大量的文人建茶入诗,北宋文学家苏轼更是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

图片

▲宋 钱选(款) 画卢仝烹茶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茶叶有上千种,依据色泽与加工方法分类可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

图片

▲明 文徵明《品茶图》立轴 (局部)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绿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过简单的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保留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代表茶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鸿福韵鹏程万里青饼

黄茶也属微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较少见。黄茶在绿茶基础上加以闷黄工艺,因此形成黄叶黄汤之特点。代表茶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私藏茶困鹿山

青茶也称乌龙茶,乌龙茶属工艺复杂费时,其中做青是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由此形成。代表茶叶有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坡寨2016年螃蟹脚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茶汤呈深红色。比较有名的如祁门红茶、滇红等。

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2019年厚起之秀贡眉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10年老树牡丹王鲲鹏志

白茶属轻度发酵茶,主要产于福建福鼎一带。白茶制作工艺最自然,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后,只需自然摊晾和文火烘干,让茶叶中的茶多酚自然氧化(微发酵)即可。代表茶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鸿福韵2012年老班章

黑茶属后发酵茶,主要产于湖南、云南、四川等地,为方便运输,多数被压制成紧压茶,如砖茶、沱茶等。代表性茶叶有普洱茶、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等。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2015年老曼峨

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碎银子 普洱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茶,自然也不能缺少好茶具。

“壶以砂者为上,世间茶具称为首。”最适合泡茶、煮茶、品茶的,当属紫砂茶器。

古代文人评价紫砂: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可见对紫砂茶器的喜爱之情。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核桃对杯

合则核桃,分则对杯。紫砂仿生器的烧制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看似是普通的核桃,实则是一对可实用的杯子。不知道用这对杯子喝茶,会不会有核桃的味道。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段泥海螺公道杯套组

最惬意的时刻,莫过于闲时品茶,看看窗外的蓝天碧水,朵朵白云做点缀,再吹一吹咸咸的海风,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海鸥的声音从海面上飘过,等待远方归来的帆船。像是赶海时偶然捡到得到海螺,海螺杯里好像还残留着海风呼啸的声音,不能去海边的日子里,有海螺杯陪伴,也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青荷紫砂盖杯

即使在炎炎的夏日,也不能阻挡饮茶的脚步。如果既能品茶,又能消暑,那就再好不过了。青绿的荷叶化作杯身,似在夏日,用荷叶掬起一捧清水,将炎热与烦闷,通通浇个干净,杯中仿佛带着荷叶的清香,夏日的清凉。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莲花主人杯

有了荷叶的清香,也要有莲花的芳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莲花的美,自不用多说。寻一隅净土,花中君子与真正的君子同品一杯清茶。

图片图片

▲胜乐典藏精选拍品

老紫泥干泡台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品茶不只是品茶,品的也是人生百味。而凡尘俗世的所有苦恨烦闷、郁郁不得志,也在这举起、放下间。如果过分执着觉得太累,不如放下。

最后送大家一首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希望大家天天有茶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