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水军统帅的悲哀,敌人战船近在眼前,自己在陆地无船可战

 风雪太平路 2024-07-05 发布于广东

业余历史爱好者的闲聊

关注者得上天堂齐享天福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战的失利。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湖密布,水网交织。谁控制了江面水面,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便捷的水上运输更是天京最重要的物资生命线,如果失去对江面的控制,太平天国覆亡,只是迟早问题。 

太平天国前期确实有一支庞大的水师,有专门的水营与水军将领。从武昌到江宁的千里江面,全军大小船只万余,船帆遮天蔽日。但到了后期,长江上穿梭的都是湘军水师与西方列强的武装轮船,江面被封锁,天京成了一座孤岛,仅存的太平天国水军将领成了陆军将领,在陆地战场上奋战。 

太平天国水营到底经历了什么?失败得如此彻底?在战场上影儿都不见?这或者可以从曾经的水营统领,后来却弃船上岸成为陆地将领的航王唐正财的经历中找找原因。 

唐正财,又名唐正才,湖南道州人,又有说法是祁阳人。一直在长江两江两湖之间以贩卖木材、大米为业。因为长了一把大胡子,外表粗犷,人称唐胡子。这位唐胡子经常来往江面,精通水性,力气又大,善使大刀,还有一手搭架浮桥的好本领。他生性豪爽好客,喜爱结交朋友,与长江上不少商船水手关系都不错。 

1852年年底,太平天国大军入湖南,向益阳、岳州进军。其中岳州扼守洞庭湖与长江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湖北巡抚常大淳受命在此沉船堵塞洞庭湖与长江江面。唐正财的运米船刚好到此,被困在岳州不能通过。 

但真等到太平军杀到,防守岳州的清兵却是不战自溃。12月13日,太平军发现岳州“城门大开,无人把守”,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枪都不放一下就拱手让给了太平天国。 

攻克岳州之后,太平天国派人四出向老百姓“讲道理”,就是传播反清思想和“太平天国小天堂”的美好愿景。据说唐正财就是听了“讲道理”之后,幡然大悟投奔。刚好东王杨秀清正在招募水手,唐正财不单自己来,还利用个人关系带来了滞留在岳州的成千上万粮、盐船水手!杨秀清自然大喜!唐正财会操船,又能招募与统领水手,正是太平军最需要的人才!唐正财被封为典水匠,职同将军,大小船只,皆归调遣。太平天国也有了自己的水师,总计约2万余人。 

除了水师,太平军在岳州还获得了相当充裕的军资,包括粮食钱银、炮械火药。传说中还发现了吴三桂埋藏在岳州城里边的大炮与火药。当然,大炮有可能,火药就太扯了,毕竟已经过了两百多年。 

有了足够的船只和充足的物资,又打开了长江的门户,太平天国全军开始水陆并进,向武昌进发。12月22日攻克汉口、汉阳,开始围困武昌。但长江、汉江风波险阻,为方便部队调动,唐正财奉东王之命,发挥自己特长,从24日开始,动员将士“以所掳船为浮桥,铁索环之”。建成两座浮桥,“一通汉阳,一达汉口”,太平军在桥上如履平地,“省城九门被其合围,水泄不通”。武汉三镇交通被打通,同时切断了武昌的运输线,城中士气大受打击。 

这两座浮桥自然成为清兵的眼中钉,巡抚常大淳出重赏:“能毁江上一浮桥者,赏银五千两;上下流二浮桥全毁者,赏银万两;烧毁一贼船者,赏银二十两。”有如此重赏,却没有人敢去毁桥,城中士气之低落由此可见。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用地道炸药轰塌武昌城文昌门,攻破起事以来的第一座省会,常大淳举家自杀。杨秀清论功行赏,正式将水师升为水营,以唐正财总统水营事务,水营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后来更分为九军,太平天国的水师正式独立建军。 

1853年2月,太平天国放弃武昌,全军水陆并进,万余艘船只载运将士及老幼家眷、贮运粮食物资,一路沿江以下,攻破江宁,定都天京。唐正财被封职同指挥,再加恩赏丞相,不过太平天国的“恩赏”并不值钱,要多少封多少。到了10月,升为殿左五指挥,提督水营事务。唐正财于天京仪凤门外筑营,管理调遣上行下行的舟船。 

当时清军的绿营长江水师衰废日久,根本不是太平天国水营的对手。太平军下取镇江、扬州,上征安徽、江西、两湖各省,粮草物资源源不绝从长江运输进天京。清军虽然在天京城下有江南大营,但始终无法围困天京,原因就是有水营的存在,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太平天国水营的全盛时期。 

但水营的隐忧,此时已经出现。首先,洪秀全、杨秀清对水师根本就没有太多重视,虽然水营独立建军,在使用上却更多作为陆地部队的辅助,船只主要用于运输各种物资。这从唐正财的职级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统领水营,级别只是将军、指挥,上边还有检点、丞相。当时太平天国王府里边,很多做着各种杂务工作的人,都“职同将军”。如东殿(东王府)的参护,也就是牌刀手,职同将军,有一千六百人之多。一堆负责杨秀清出行的各种典官,如典东舆,典东马等等,也是职同将军。甚至杨秀清身边负责举旗的大旗手“职同检点”,比指挥还高一级! 

其次,唐正财是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但并不是合适的作战统帅。水营的船虽然多,绝大部分都是民船,船况参差不齐,有些还是被清兵凿沉堵塞航道后捞起来修复再用。唐正财并没有对船只进行分类,战斗一来就全部变战船,要运兵、运辎重就全部变兵船、运输船。这些船新旧不一,大小不一,航速吃水不一,坚固程度也不一样,根本就不适合编在一起作战。水师更没有进行阵型、作战方面的训练,水手多数只懂驾驭船只,不懂得如何水战,打起来完全就是靠船多,搞“艇海战术”。 

其实太平天国里边有一人,比起唐正财更适合率领水师,这个人就是原来天地会“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的艇军首领罗大纲。可是,罗大纲到了太平军后,却是任命为左二军军帅,成了陆军将领,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最后,水营有自己的船厂,但一般只是对船只进行修复,较少建新船,补充的速度远低于战损的速度。这也是因为船厂缺乏做船的原材料——木材。并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适合造船,当时出产坚固造船木材的两湖、江西得而复失,供应断绝。天京城内大建王府官署又要用木材,留给水师的,能有多少? 

清廷方面也深知绿营长江水师不堪战,就从其他地方想办法。1854年年中,广东水师副将吴全美从广东带来一批红单船,红单船本来是海商用船,船大坚固,安装火炮二三十门,火力凶猛,船上舵工、水手都是父子兄弟,不会闹矛盾,一遇敌就合力向前。太平天国水营的那些民船根本就不是对手,天京粮道也因此堵塞,与江对岸声闻不通。 

为对付红单船,唐正财奉东王命令,造木排,在木排上列楼橹城墙,排布枪炮,号为龟船。同时也在船厂仿清军船式造专门的战船,教健儿习水战。但缺乏木材的顽疾不除,百般经营,都无济于事。 

对水营而言,最大的威胁,还不是红单船,而是曾国藩的湘军。 

曾国藩从组建湘军起就很重视水师,在长沙成立湘军陆师的同时,就在衡州全力建立水师。曾国藩仿照广东战船样式,集合衡州、永州工匠,在衡州设总厂,湘漳设分厂,制造战船。并在湘潭、衡州招募船户水手为水兵,用广西炮手为教习,编成水师五千人,共分十营。曾国藩还亲自写下《水军得胜歌》来进行教导。湘军水师统领,如彭玉麟、杨岳斌(杨载福)等,日后都官至总督,成为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1854年2月25日,湘军正式成军。当时太平天国西征已经深入湖南,唐正财也统领水营进入湘潭。 

为攻破长沙,太平军分别占领了长沙南、北的湘潭与靖港两地。湘军水师与靖港的太平军水营交战,遭到惨败。但同一时间,湘潭之战却是太平军大败,西征军被迫放弃了从湖南进入两广的作战计划,收缩回湘鄂交界处。 

接下来从岳州城陵矶战役开始,到武昌、田家镇、半壁山,因为指挥失当,太平军一路溃败,水营损失惨重,船只被焚数以万计,元气大伤,全军一直败退到江西九江、湖口。幸得翼王石达开亲临前线,用计将湘军水师的轻便战船引诱入鄱阳湖,马上堵塞湖口,将大船留在江面上,湘军水师被分割为长江和内湖两部分。太平军乘夜击破没有小船掩护的湘军大船,曾国藩座舰也被罗大纲夺取,湘军大败,战线才稳定下来。 

这次太平军反败为胜,湘军损失巨大。但湘军在湖南、江西等地拥有众多造船厂,资源丰富,可以制造、维修船舶,补充战损,太平军的水营则是越打越少。 

湖口之战后,翼王石达开也看出水师的问题,准备开始一项庞大的造船计划,建立新的水营。但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翼王出走,军心动荡,唐正财更加孤掌难鸣。

唐正财此后一段时间,都被安排到安徽芜湖,负责运粮以及筹划天京兴修诸王府所需的建筑材料,远离战场。 

1857年10月,经过整顿后的湘军水师与太平军水营再次在湖口激战,此役太平军水营仅剩的一千多条战船被全部烧毁,湘军外江、内湖水师会合。曾国藩高兴地大叫:“三年积愤,雪于一朝”,又说内湖水师“从此重游浩荡之宇”。 

到11月中旬,湘军水师和吴全美统领的长江下游清军水师汇合。至此,太平军基本丧失了对长江的控制,仅余的舟船也转隶各省、各将领,唐正财成了真正一无所统的光杆司令。 

1858年夏天,洪秀全恢复五军主将制度,唐正财转隶前军主将陈玉成麾下,统带英王右大队,彻底变成陆军将领,随陈玉成转战各地。 

失去水营助战的太平军,如折一臂。安庆战役期间,湘军水师就在江面上严密包围,配合陆师截断城内补给供应。曾国藩在围困之时,向清廷奏报:“发逆之横行在陆不在水,皖、吴官军之单薄亦在陆而不在水”。太平天国陆军战斗力强大,却未能建立同样强大的水师,最后为敌所败。 

1862年5月,陈玉成被苗沛霖出卖,旋遭清廷杀害。唐正财回归天京,太平天国王爵开始滥封,他也被封为“殿前济川涉远顶天扶朝纲航王撑千岁”。 

“济川涉远”“航”和“撑”,明显与之前统领水师的经历有关,但此时水师统帅已成为陆师将领,看着这种王号,不知唐正财作何感想? 

就在同一年,李秀成率军第二次进攻上海,战事对防守上海的清洋联军越发不利。在紧要关头,李鸿章率领新组建的淮军,从安庆出发,乘英国商船赴上海增援,共计13营6500人。其中李鸿章于4月6日登船,率2000人仅2日时间就到达上海。 

从安庆经长江水网到上海,肯定要经过当时的太平天国控制区,但太平军水营驰废,根本无力拦截,任由淮军全体到达上海扭转战局。如果太平天国有强力的水营,淮军又岂能走得如此从容? 

淮军守住上海,开始从东路反攻太平天国苏福省。1863年10月,为进攻苏州,淮军李鹤章、刘铭传等率大队进逼无锡,李秀成派唐正财等将领前往救援,遇敌于大桥角等地,酣战五日,战局不利。11月10日,再与淮军张树声、张树珊于东亭恶战,太平军又再失利,唐正财当先冲锋陷阵,力战而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